▲點擊收看短片
十九年前,木村拓哉主演了一部創下史詩級收視紀錄的日劇《美麗人生》。裡面有一幕讓我至今難忘,多年以後才領悟到裡面打動人心的浮光掠影。
常盤貴子飾演的殘疾女孩,跑去找木村拓哉演的理髮師剪頭髮,木村拓哉問——「你想剪個什麼樣的?」女孩坐在輪椅上,看著鏡子里的理髮師說:「全都交給你吧。」
電光火石之間,彷彿傳遞了一份託付終生的安全感。今天講的是另一個給人同樣感受的理髮師,飛雅的故事。
旋轉,開合,輕握,一把小剪子被耍得飛起,飛雅這樣握著這把剪刀已經有15年。
還是非典那一年,飛雅在老家秦皇島的一家美髮學校開始學習剪髮。同年年底,這家學校在北京開了一家理髮店,要在100多個學生當中選拔優秀學員去北京工作。
「當時對北京特別嚮往,就覺得是特別大的城市。」為了去口中這個特別大的城市,她潛心學習技術,基本上每次考核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後來終於被選到去北京。
去的那個月,北京沙塵暴肆虐,飛雅來得時候帶著的期許被一一打破。
來之前,本以為自己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但是短短几個月,無論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因沒能適應北京而做出強烈抵抗,不得以只好回秦皇島,重新開始。
如果剪髮對飛雅來說是「專註夢想的一場修行」,那麼這場修行中間曾經出現過岔路。
回去之後,飛雅並沒有立馬拿起剪刀,而是去做了美髮產品的銷售,雖然做的還不錯,但是「嗯,就是覺得很不喜歡」。
後來學校又舉辦了美髮比賽,飛雅參加了那次比賽,結果沒得獎。雖然很傷心,但是這卻像當頭棒喝敲響了她,「感覺自己離夢想越來越遠」。
在這之後,飛雅重新拿起了自己的剪刀。為了能夠繼續打磨自己的技術,她參加了數不清的理髮比賽,她覺得自己一個人摸索很可能就閉門造車了,而參加比賽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快速成長。
2008年,飛雅獲得了河南省的一個美髮冠軍。
2009年,重回闊別多年的北京,開了一家自己的美髮店,雖然生意特別好,但是恰遇那年北京房價暴漲,加上同行業連鎖店遍地開花,飛雅最終沒能做下去。
後來經朋友介紹,飛雅去了吉米造型工作。此後的5年間,她沉下心來,從一個小小的理髮師做到區域經理再到技術總監,過程中的艱辛自不必提,「從來就沒有人能隨便成功」。
在這幾年間,飛雅對美髮技術的追求從來都沒有停止,甚至達到痴狂的階段。「我就覺得一個人做技術總是有一些跨越不去的位置」,2014年飛雅遇到了自己跨越不了的技術瓶頸,她覺得離開的時候到了。
辭職之後,她和老公兩個人開著車,開始了他們的西藏朝聖之路。
她一路上都在思考,怎麼才能讓技術做的更好,某一天頓悟:
「技術沒有辦法做得更好,但是人可以做得更好。」
此後的兩年間,飛雅為了讓自己變得更細膩一些,開始學習唐卡學習畫畫,期間也還是會去不同的地方學習新的技術,感受不同的文化,日本是她常去的地方。
這些都給了飛雅新的靈感,2017年,凝聚了她很多心血的日式美髮店「麗之源」在北京開業。
而這一年,離當初飛雅拿起剪刀,整15年。
香肌撲簌瑤台月,翠鬢籠松楚岫雲。自古以來,秀髮總是賦予女人無限的柔美和韻味,挽上髮髻,伊人如故。
在一溜兒的水光尖臉中,愈發讓人懷念老港片里的美人,通常都是雪肌烏髮、妝容乾淨、眉眼利落。
我想大抵是因為舊美人都有兩樣法寶,一是一頭蓬鬆、濃厚、閃亮的烏髮,二是永遠得體不突兀還自帶靈氣的妝容。
「怎麼才能像港片里的美人一樣,擁有一頭氣質加分的頭髮?」這怕是很多女人的疑問。
然而擁有一頭柔滑靚麗的秀髮卻不是件容易的事。
除了平時要對頭髮多加護理之外,你還要有一個好的理髮師。否則你悉心愛護的頭髮,一不小心可能就毀了。
我們把這個問題拋給了飛雅,看看她這個專業人士是如何做的。
「我們給客人做頭髮,一切都是基於自然和健康的前提下。」飛雅說。
每次做頭髮,就意味著是在打磨一件藝術品。而為了塑造好這件藝術品,飛雅需要花許多功夫。
從與顧客溝通到美髮產品、技術的選擇,每一個都是關鍵。
「給顧客做頭髮,做得好不好是美感的問題,但是做完之後顧客的發質好不好,則是店家的人品問題。用的產品好不好能直接決定顧客的發質。」
她不光會替顧客當下的造型考慮,還會替他們未來的發質考慮。
所以一年當中,飛雅會不定期飛到日本、美國、法國等地專門去買相對高端的美髮產品。
對美髮產品質量的高嚴格把控,也為飛雅帶來了很多回頭客,他們像老朋友一樣定期預約過來剪髮。
顧客來到店裡,飛雅不會立馬給他們剪頭髮,而是先一起坐在軟軟的沙發上聊天,她覺得這樣能更好地了解她們的需求。
溝通也不是簡單的溝通,飛雅說,「我會跟顧客溝通未來的髮型」,她不會根據顧客現在的樣子去做判斷,而是問顧客「你想把自己塑造成什麼樣」。
當然除了根據顧客的職業、社會地方等這些「社會定位」來決定髮型選擇,還會根據顧客的整體面容和身體形態。
人有千百態,而髮型亦是。這是對於髮型師經驗和審美的雙重考量,而這兩點,在漫長的的職業生涯中,飛雅早已爐火純青。
採訪間隙來了一位顧客,說起飛雅,「她很好,如果恰好有段時間飛雅不在,我寧願頭髮就這樣長著,也不願意去別的地方剪髮,因為不放心」。
3、髮型,時代的記錄者
在飛雅還未出生的上世紀70年代,燙髮在內地悄然興起。
那時,對燙髮技術的要求很高,不,是相當高!因為用來燙髮的還是下面這個玩意兒——
沒錯,就是火鉗……生好火的鐵爐子加上兩個鐵鉗子,妥妥的一套燙髮工具。
燙頭時會冒出一縷縷白煙,伴隨著滋啦滋啦大的響聲,鼻子里還能聞到頭髮燙焦濃濃的味道。
如果燙頭髮的師傅技術到位,燙出的效果會非常好,非常自然。如果技術不好,那……
進入80年代,燙髮工具由「鐵鉗」改為「電熱帽」,燙髮藥水、捲髮杠等,一時間也成為風靡之物。
到了90年代,國外的各種理髮技術也開始興起。那個時候大多數人喜歡模仿沙宣、托尼蓋等英倫髮型技術,但是因為發質不同,所以最後操作出來的結果也不一樣。
至於00年代,80、90後共同的記憶:殺馬特髮型了解一下。
後來韓式和日式髮型更受國人喜愛。有劉海兒的,沒劉海兒的、中長的、短的……
時至今日,千篇一律和可以模仿的大時代已經漸行漸遠,人們髮型在設計上更強調個性和獨特。
頭髮的長度、顏色、樣式是否適合年齡、職業,與臉型和體態是否相配,這些都是考量的標準。
髮型,時代最直觀的記錄者。
作為從業15年的髮型師,飛雅也見證了很多美髮技術的變化。
從早期沙宣、托尼蓋到現在的各種韓式、日式美髮技巧。她最喜歡的是日式,因為更適合中國人,也更健康自然。
日式美髮技術,「在剪裁上有剪裁的技巧,在燙髮上有燙髮的技巧,在染髮上有染髮的技巧」,看似相同的技術,卻大有不同,一切都體現在細節之中,「細膩」二字能描述之,但不能概括之。
飛雅在給顧客染髮過程中,會選擇更健康和生活化的顏色,比如經典的大衣駝色,在駝色中又會做一些深淺變化;還有光線色系,是一種一條一條細線式的挑染,這種技術做出來的頭髮相對自然也更清晰一些,能夠展現亞洲女性的獨特魅力。
寫在最後
歲月在長河中流逝,頭髮在歲月中長短,女人和頭髮的故事啊,估計永遠沒個完……
而城市一角的理髮店,每天還都在上演著各式的故事,社會時尚潮流的涌動、情感的宣洩和個性的展示。
這裡沒有鬧哄哄,沒有辦卡推銷,無論是歡愉的還是悲傷的,每一寸心情都能在這裡靜謐的分秒之中被沉澱下來。
這是我們能想到的,理髮店最好的樣子。
· The End
推薦閱讀:
TAG:美髮護髮 | 減肥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