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馬爾他人的印象
是那些等候中時而嚴肅時而詼諧的司機
坐在自家門外家長里短眉飛色舞的老人
海邊三三兩兩談論音樂和電影的開懷少年
馬路對面熱心幫忙指路的中年夫婦
迎頭在你雙頰熱情貼面的酒館老闆
還是餐廳里友好中帶著驕傲,猶豫半天最後倔強說出一句「NI HAO」的服務生?
穆迪娜復古節,打扮成中世紀風格的小商販們~
馬爾他人總能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於偶爾回國期間只要聽見海浪聲,南歐口音的電影橋段,看見黑髮棕眼的人和艷色比基尼,就會被捲入漩渦一般夢回馬島,回到馬爾他人的身邊自在飲酒,暢聊。
街邊話家常的婦人
過馬路的貓
錯綜複雜的血統
——馬爾他人既是馬爾他人,又不是馬爾他人——
馬爾他人(Maltese),南歐民族之一,屬歐羅巴人種或高加索人種。馬爾他人民族來源複雜,最早的居民可能來自西西里島。公元前9~前8世紀迦太基人開始湧入。在此後的兩、三千年歷史過程中,又先後遭受希臘人、羅馬人、汪達爾人、哥特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諾曼人、西班牙人、土耳其人、約翰騎兵團、法國人和英國人的入侵或統治。
因此,
馬爾他人既是馬爾他人,又不是馬爾他人……
他們的血液是多個祖先的民族大融合形成的河流,
奔放,熱情,率真,勇往直前
一個城市每年都要盛大舉辦一次的宗教活動festa~
「一言難盡」的性格
——馬爾他人是外人眼裡的「神經質」——
說到馬爾他人的性格,可能要極其謹慎地三思而後言,畢竟我們不想把這個民族誤會為多種性格的極端。什麼意思呢?
1
馬爾他人時常掛在嘴邊的莫過於「Relax」。當習慣了在大都市「拼搶」的外地人來到馬爾他後,都會漸漸為自己的急功近利和錙銖必較而深感羞愧,每當你漲紅了臉不知所措時,身邊的馬爾他人就會張開雙手抑揚頓挫地在耳邊勸慰一句:Relax! 這都不是什麼大事兒。
之後,他們就會半嚴肅半嬉皮的找到一個60-90分的解決方案。別總求100分,這不是南歐人的做派。
瓦萊塔(Valletta)的夕陽
2
當你正稍有欽佩地琢磨著馬爾他人不溫不火的生活態度時,可能右手邊就會有人搖下車窗做出不理解的手勢,或直接問道:哥們兒,開車專註點ok?
亦或是在一個原則性問題上,面前的馬爾他大哥大姐會毫不掩飾地表達他們的個人觀點,難免有時爭論到面紅耳赤,圓眼睛滴溜兒轉,字句如擲重金,讓你應接不暇最後轉為一絲苦笑。
而解決問題後,對方又是一通開懷的拍肩或擁抱,在外人眼裡難免有些「神經質」了。
3
說到南歐,自然想到熱情。馬爾他人的熱情和其他國家還有所不同。湛藍的天空和地中海直射的陽光點起當地人內心的熱火,這份熱火沒有那麼甜蜜,卻溫暖人心。
當你在倒車,抬東西,尋路等等任何看似需要幫助的情況,只要身邊有人經過,他們都會直截了當地伸出援手,沒有多禮的言語和形式,大多都快速有效地救你於水火。
4
注意了,馬爾他人並不會「套近乎」或「拍馬屁」,在他們心中,友善和服務精神是在順其自然中實現。所以在商店,餐廳,80%以上的服務生都不會諂媚式推銷,更不會圍著顧客左右多言,他們的態度從入店,選擇,結賬都始終如一,給你的感覺,就像來到老朋友的家。
節奏多變的生活
——馬爾他人的字典里沒有「苟且」——
無論是天蒙蒙亮,午日當空,還是傍晚升起星辰,馬爾他人都喜歡沖一杯濃縮咖啡悠哉地寵溺著全身的舒懶。
在他們心裡,如果不偶爾「Refresh」(重啟),那麼下一步工作多數就會一團糟。
馬爾他人在工作上,喜歡「一件一件來」,既不喜歡鑽牛角尖,又時不時鑽牛角尖。在南歐國家裡,馬爾他的經濟鏈條和發展速度使其整體上偏向嚴苛的北歐,預約不可取消,赴約不可遲到,辦事文件要求嚴格,流程複雜但不可反駁。馬爾他人的思維簡單且嚴格,兩方相融,缺一不可。
而工作之外卻是另一種畫風。他們的口號是:不加班,去海邊!
由於地中海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尤其是春夏季節,日照時間長,夜晚來得遲,人們在下午3-5點紛紛結束工作回家換上休閑舒適的衣衫,帶上家人和朋友開啟美好的地中海夜幕。
東海岸城市斯利馬(Sliema)和森格萊阿(Senglea)的海邊餐廳
馬爾他的東西南北沿岸各有不同特色的風景
東海岸聚集著燦爛的城市夜生活——跟著閨蜜去狂歡吧!
西海岸有地中海最美的絕色日落——領著戀人去陶醉吧!
南部漁村有特色餐廳和海鮮——吃貨們空著胃去享受吧!
北部有色彩變幻的天然海灣——和家人們感受夜色與海灣的神秘吧!
總之,如果你有一個馬爾他國的好朋友,你不會想要去遠方,因為此刻的生活一點都不苟且!勞逸結合,是他們自始至終的生存原則。
今年8月初在Ta』Qali國家公園舉辦的Farsons啤酒節
不可替代的家庭
——馬爾他人每分每秒都戀家——
如果說天主教代表慈善有愛,那麼南歐人就代表溫馨的家庭。在北歐,美國以及亞洲大城市,大學畢業後人們一貫的思想是,即便在同一個城市,還是要搬出去開始自己的成長生活。但在馬爾他,許多大家庭無論何時還是願意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共同進餐,分享每個人每一天的事情。
即便不住在一起,就如同潛移默化的家規一樣,每周整個家族必須至少兩次團聚,各個家庭驅車來到老一輩家裡,他們聚在一起聊天,談心,用餐,甚至無需多少言語,只要坐在一起就好。
家人,是他們內心的一道幸福安全的保障。
馬爾他人的家庭聚會
主人會一圈一圈分發飲品和點心
馬爾他人的「自來熟」和「愛閑聊」
經過無數次的觀察,在整個歐洲版圖來看,從北至南,是一道人與人距離從疏至親的遞增曲線。以法國為分界點往南,露天咖啡和餐廳的數量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密集。作為歐洲倒數第二南,且經濟飛速發展的國家,馬爾他黃昏,傍晚和夜色里熙熙攘攘的室外餐廳則是人們細聊,短聚,解壓的最好場所。
當你的馬爾他朋友足夠多,你會發現,跟他們比起來北京人一點兒都不貧。但和我們中國宴席上酒水潑灑的喧囂侃談不同,馬爾他人不需要特定的場合和主題,幾個人約個時間和地點,便可一杯啤酒半條雪茄,蹙眉低語,捧腹大笑。
即便是路邊,幾個並非一定有共同話題的人也能津津樂道地聊上個天南海北。也許,這正應了他們的「隨意和釋然」。
比爾基卡拉(Birkirkara)8月宗教活動
馬爾他人獨特的個性並不是幾頁紙稿能描述清楚的,也並不是在當地住上幾天的外國人憑藉「自以為是的觀察力」就可以準確地闡述。馬爾他人和世界其他民族一樣,他們帶著自有的驕傲和尊嚴,把蘊藏著愛與熱情的家園既快又慢地推往更好的年月。
TAG:移民 | 馬爾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