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內心都是自卑的!

01

孩子一生下來,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懂事聽話」,只要別人誇獎你的孩子懂事乖巧,那麼你的心裡洋洋自得,覺得是自已教育的好,而往往忽略了孩子內心的感受。

馬伊琍

的女兒愛馬是「出了名的懂事」,女兒還聰明優秀,去年底還在重大體育舞蹈賽上獲獎。

大家可能都會說:「馬伊琍教育的孩子真好,既聽話懂事又聰明優秀」

可馬伊琍卻在反省自已:『對女兒愛馬管教太嚴格,使女兒過分「懂事」,雖然成為了人人稱讚的乖孩子,卻連自己的心裡話都不敢表達」。

有一次,女兒在幼兒園裡跟同學一起玩過家家,一些孩子扮演媽媽,一些孩子扮演寶寶,可是有的孩子總是要當媽媽,逼著愛馬當寶寶,其實愛馬也想試試當媽媽,可是她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後來馬伊琍告訴女兒「你完全可以拒絕」的,愛馬仍然說「我不敢」。

馬伊琍的女兒在外面的表現:特別的乖巧,特別的聽話好管,可是她內心非常膽小,而且動不動就認錯。只要自己聲音大一點,愛馬立刻會認錯:媽媽我錯了,我再也不敢了。

是的,這基本上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的孩子了

不敢說「不」,對於家長同學的要求都「有求必應」,即使自已不願意!

不敢表達自已,明明自已有好的想法,也不敢說出口

不敢爭吵,不敢哭

.......

這樣的孩子,內心極度缺乏安全感,也極度的自卑,怕父母不高興,怕同學不跟我玩,怕老師批評...在所有人的面都小心翼翼的樣子。

過於「懂事」的孩子,已經「懂事」到連「不」都不敢表達

毋庸置疑:有很大一部分「懂事」的孩子,內心絕對是不快樂的!

02

嗯哼總是一副「大哥」的樣子,那是源於父母無條件的愛!

曾經嗯哼的爸爸-杜江說過:

如果可以任性被寵愛,哪個孩子願意在委屈中變得懂事呢?

他們這個年齡,還不能分辨出謙讓和委屈,寬容和自責時,太懂事的孩子背後往往是有一些自卑,擔心別人不喜歡,擔心做錯事呀,小心翼翼地看著大人的臉色,就失去了孩子應該有的放肆和任性,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是這樣的。

是啊,我們大人總是想要一個「懂事」的孩子,因為懂事的孩子很省心,懂事的孩子讓大人喜歡,可是懂事真的是他們的內心想法嗎?還是單純為了迎合大人,取悅大人而壓制自己的內心?

因為「懂事」就是壓抑真實的自己討好大人,而這樣的人格長大之後,依然只會討好他人,不能拒絕。

心理學家武志紅也說,「懂事」是一種很深的絕望。

是啊,再懂事的孩子,他也是只是一個孩子。

如果可以,誰喜歡做一個懂事的孩子?

讓孩子過早、過分的懂事,其實是一種殘忍的行為。

壓抑內心的懂事孩子最可憐!

03

在教會孩子懂事聽話的時候,更要記得讓孩子學會這4個「技能」

1. 鼓勵孩子表達自我

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想法的需要和權利。用提問讓孩子參與自己事情的決定,建立孩子表達自我的自信。比如,詢問孩子:今天穿什麼衣服?想吃什麼早點?玩什麼遊戲?

2. 教孩子學會自我評價

簡·尼爾森說:我們能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學會自我評價,而不是讓他們依賴於別人的讚揚或觀點。引導孩子多關注自身,發現並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在活動中獲得成就感、自我確認感、自我滿足感,自然而然贏得別人的關注和讚美。

3. 不要當孩子的面爭吵

父母就是孩子的家,如果一個家總是爆發爭吵,孩子就會散失安全感,擔心「家」隨時崩塌。為了穩固賴以生存的「家」,孩子會刻意壓抑自己的情緒,故作懂事,討好父母,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價值感低、不自信的討好型人格。

4. 允許孩子犯錯

討好的本質是害怕,害怕不被愛,害怕被拋棄。當孩子犯錯,如果一味指責、辱罵,會讓孩子恐懼焦慮,擔心自己不被愛。而包容鼓勵,才能給孩子安全感,讓孩子相信,父母是無條件愛著他的。

據大數據統計,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長大之後心理問題越多,尤其患抑鬱症的概率特別大。

而小時候表現越自由、越能真實表達自己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

我們都曾吃過懂事的虧,明白討好的苦。

那就請不要讓自已的孩子重蹈覆轍了,如果你也這樣想,那就別再逼孩子過分懂事了。

盡量給予孩子足夠的無條件的愛,幫助孩子建立獨立人格,健康成長


推薦閱讀:

TAG:孩子 | 人格 | 自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