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肝鬱:肝臟氣血不能條達舒暢,導致氣血郁滯,一般以氣鬱為先導,先由情志鬱結,引起氣鬱,繼而使血行障礙,造成血瘀,在氣表現為鬱鬱寡歡,意志消沉,胸脅苦滿,飲食呆鈍,甚至煩躁易怒;在血則脅痛如刺,肌肉消瘦,赤痕紋縷及婦女月經不調等。肝鬱是為疏泄無能,作用不及,其性消沉,木不疏亦可影響中焦,出現痞滿腹脹,消化獃滯等證,另一方面,由於情志憂思鬱結,氣機不舒,久則化熱,郁伏於內,不易發泄,出現急燥憂憤,小便黃赤等,甚或耗氣爍血,出現潮熱盜汗、失眠驚悸等證。
2 肝火:凡肝病機能亢進,出現熱證即沖逆現象,統稱肝火。肝火之原因,一是肝木與膽火同居,容易形成風火交煽;也可由肝氣轉化而來,即古人之所謂「氣有餘便是火」。由於火性上炎是其癥狀,以頭暈脹,面熱面紅,口苦口乾,目赤耳鳴為最常見,沖逆無制,常可影響他臟,如《類證治裁》所言:「木郁則化火,為吞酸脅痛,為狂,為痿,為厥,為痞,為呃噎,為失血,皆肝火衝激也。」肝火來勢較猛,臨床表現大都是實證,其治多為苦寒直折。同時應注意到火盛傷陰的一面,瀉肝火而勿忘護陰液。
3 肝風:肝為風木之臟,內寄相火,血虛化燥而後生風,故稱肝風。因不同於外來之風,故亦稱「內風」。風性動搖,其主要表現為眩暈欲仆,耳鳴、肢麻、抽搐,亦可引起嘔惡、心悸。《內經》云:「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類證治裁》也說:「風依於木,木郁則化風,為眩、為暈、為舌麻、為耳鳴、為痙、為痹、為類中,皆肝風震動也……肝陽化風,上擾清竅,則巔痛、頭暈、目眩、耳鳴、心悸、心煩」臨床上概稱為肝風證。
4 肝虛:肝主藏血,肝虛證多指血虛和陰虛,主要表現為眩暈、失眠、消瘦、脈細弱、面光白,婦女有月經量少,色淡及經閉等。肝虛除血虧而體不充外,還有體衰而氣不充的一種,這就包括氣血陰陽在內的四種虛證。《聖惠方》上說:「肝虛則生寒,寒則苦脅下堅脹,寒熱腹滿不欲飲食,悒悒不樂,如人將捕之,視物不明,眼生黑花,口苦、頭痛、關節不利,筋脈攣縮,爪甲乾枯,善悲恐,不得太息,診其脈沉滑者,此皆肝虛之候也。」
5 肝厥:厥證有三個特點,一為氣自下上逆,二為手足逆冷,三為昏仆不省人事,一般所說的肝厥往往不只一個證候,但總不外這三種現象,如急怒引起之氣厥,證見猝然昏倒,牙關緊閉,手足不溫,形似中風;肝陽上擾引起之暈厥,證見頭目暈眩,昏倒不省人事、汗出、面白、肢冷;肝火上沖導致的薄厥,證見猝仆、面赤、氣道不利,喉有痰聲,脈弦緊而數;肝腎陰虛內風所致的「痙厥」,證見神昏,舌謇煩躁,手足抽搐,時時欲脫等,臨床上稱肝厥。
6 肝積:肝積為五臟積之一,指肝臟體積增大,按之有形,《難經》上說:「肝之積曰肥氣,在左脅下,有頭足,久不愈,令人咳逆,閡瘧,連歲不已」,又說:「脾之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古人在實踐觀察的基礎上提出這一結論,只是描述時提法不同,在實際內容上與現代醫學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