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過幾次福建,在福建的幾個城市中,對泉州印象最深。
深夜抵達泉州,城市靜謐,古老的城牆讓人覺得時間在此放佛停住了。我住在一個很有特色的五角洋房,雖是市中心,卻是極其隱蔽。
一早上起來,那種老城區的古早味就散發開去。門口就有廟和公園,往小巷子穿,都是早餐的味道。
在泉州,以鐘樓為界,分為東西兩街,其中西街是泉州市區保留最完整的古街區,見證了這座城市近千年的繁榮與昌盛。
起於鐘樓,終於新華北路的這一段西街,車水馬龍、古早美味,這裡是美食的烏托邦啊,比起大城市來更值得深入探索。
白岩松說過:「泉州,是你一生有機會,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
泉州是一個值得慢慢逛的地方,好吃的不斷,而且閩南特色的建築,廟宇無處不在,繁華和市井交織在一起,每走一步都會有驚喜。
—泉州一日漫步定製—
來到泉州,如果天氣不錯的話,可以晨起爬清源山,然後在山頂喝茶,吃小食。
如果選擇爬山的話,我會更建議你倒序參觀。先坐公交到天湖路口下,然後從山頂往下面參觀,最後參觀老君岩。
當然,爬不動的話,其實開車上山也是不錯的選擇,主要是感受一下老泉州人的生活。
清源山素有「閩海蓬萊第一山」之稱,山上最為出名的老君岩始建於宋代,至今已有千年。
來到清源山,驗過「道根」,走過「無塵台」,步過逶迤的古道,還能看見檐角飛揚的弘一法師舍利塔。山頂能俯瞰整個泉州,清源山上小吃很多,可以一邊喝茶一邊品當地美食。
票價:70元/人
建議前往時間:8:00前,從正大門上山,5:30開始收費;從齊雲路上山,8:00開始收費 。
南台岩休閑庄
清源山上有好幾家小吃,這家原來在天湖,幾年前就搬來南台岩了。站得更高了,地方也更寬敞了,小吃的種類更豐富了。
不少人上山,不正經看景點,為的就是來這吃東西……
泉州人最念想的醋肉必定不可缺少。剛炸出鍋的,色澤金黃,肉質鮮嫩。
手打的牛肉丸勁道十足,加上香菜與蒜蓉末兒更加提味。
炸雞翅個頭非常大。剛炸出鍋,色澤金黃,肉質鮮嫩。
非常有童年的味道。
還有當地人安利的拌空心菜,也很爽口,解膩。吃之前先就著醬料和蒜蓉拌一拌更好味。
還有福建特色的花生湯以及新鮮出爐的叉燒包,都值得一一嘗試。
當然,點完了這些小吃後,記得再點一份茶。福建人對茶愛得深刻,日常生活都離不開茶,早起喝茶是習慣。
山上飲茶,好不愜意。許多人上山便是為了泡一壺鐵觀音,話一話人生,這已是許多老泉州人的生活習慣了。
美好的一天就此展開。
地址:清源山風景名勝區,距放生池步行1.4KM
營業時間:夏季: 04: 00 - 次日01: 00左右 / 冬季: 06: 00 - 18: 30
泡茶費用:沒帶茶葉:15元,自帶茶葉:只需付5元開水費,提供茶具
最泉州的樣子,莫過於西街的一切。從清源山下來,不妨趁著早晨人氣旺的時候,在這條老街上走上一圈。
俗話說,「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
一條的古街,一座千年古剎,兩座石塔,十條古巷,二十八個文物保護單位,這可能是一個城市最赤裸裸的炫耀了。
從西街小巷開始探路老城舊事,步履一直延伸至城南老街巷,在街角巷陌一個不經意的抬頭,便能遇見光陰成就的豐富蘊藏。
泉州人多信佛,他們地道的生活來自儒釋道的結合。
不行宗教旅,枉到刺桐城。古往今來,宗教如土沁般滲透著泉州城的角角落落,涵養著世世代代包容的泉州人。
藏於西街的開元寺,是一座特別的寺廟,就如泉州這座城一樣。你可以在開元寺看到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的「泉州灣古船陳列館」,你可以看到蟳埔阿姨進到老市區,在城南的宮廟拜拜又到開元寺拜拜,可以這樣拜一天。
紫雲屏、東西塔、大雄寶殿、甘露戒壇、藏經閣、東西塔、泉州佛教博物館(弘一法師紀念館)、泉州灣古船陳列館……
在開元寺內即便不拜拜,也有很多值得探訪和了解的地方。
如果你想要更深入了解泉州人的生活,不妨去體驗一次廟會和勤佛(每月農曆廿六泉州開元寺都會舉行的佛教活動,人們稱之為「勤佛日」),即便沒有信仰,你也感受到當地人那種的虔誠和善良。
旅人們遊走在騎樓之間,信客在香火瀰漫中祈禱,孩子們嬉鬧著上下學,老人們在廣場上曬著暖陽,沿街商販的辛勤叫賣……
來到西街,真的就是完全不愁吃。爬完山,看完廟會,接下來就可以盤算一下午餐了。
這是我住的地方老闆貼著的美食地圖,完全可以照著吃。
老記麵線糊
閩南麵線糊的歷史很難說得清,但說起麵線糊的招牌,泉州人耳熟能詳的,首先是「西街老記」。
泉州西街老記麵線糊的創始人曾天賜,上個世紀50年代起就在西街一帶經營麵線糊。
如今,「老記」這塊牌子已經傳到第二代,曾天賜的四個兒子,有三個都在市區經營麵線糊。兩代人五十多年的經營歷史以及獨到的口味,為「西街老記」這家老字號贏得了鼎沸的名聲。
麵線糊配醋肉和油條是當地人的標配。麵線糊的麵線看起來像白色的很短很細的線,但是用筷子夾不起來,只能用勺子舀,秉承了閩菜一貫的鮮味。
除了老記之外,後城麵線糊,水門國仔老店,同樣是喜歡吃線糊的小夥伴值得刷的。如果去水門,照著點醋肉+滷蛋+大腸,准沒錯。
接下來,可以繼續往著金魚巷的位置走,
泉州的小街小巷很有生活氣,有一些巷子經過改造後,變得更美了。比如這條金魚巷,這裡的巷口曾有座老大光明電影院,來看電影的人聚集在此。
後來,電影院荒廢了,但巷子卻依舊熱鬧,因為年輕人發現了,這是條美食聚集街。
東來菜頭酸
菜頭酸是福建閩南地區經典的漢族小吃。閩南人所稱的菜頭,即蘿蔔,在泉州,菜頭酸是婦孺皆知的小吃。
東來菜頭酸是當地人特別推薦的一家老字號,據說已經開了70多年。沒想到薄薄的一片菜頭酸泉州人都可以玩出花樣。
記得要點「升級版的菜頭酸」。甜辣醬+花生碎+菜頭酸,簡直是偉大的腦洞大開的發明。
吃下去的一剎那,嘴巴「嘎斯嘎斯」,酸中帶辣,回味又有點甜,口感奇特。楊桃酸水在喜愛也非常解膩。
地址:金魚巷3號
海絲金鳳正宗元宵圓
東來的旁邊,還有一家賣元宵的老字號。
這裡的元宵不同於上海的單餡元宵,裡面有花生,芝麻,蔥頭,豬油,簡直是熱量炸彈。但真的好吃,經過「干攪」和「濕攪」後,將「炸彈」成型,最後將糯米粉「滾」出一個個可愛的元宵。
顆顆飽滿,一口咬下滿滿的餡。
而且店內海提供很多元宵的花式吃法,比如大圓疊小圓,3個大元宵+小湯圓+芋頭的組合。
店裡的蛋打花生湯也是愛喝糖水的小夥伴必點的,花生仁水加糖加個蛋花,其實就是升級版花生湯,溫熱的花生湯湯色乳白,入口即化,真的很美好。
還有,店裡的芋泥,肉梗麵線,閩南肉粽都非常有地域特色,可以放開胃一一嘗試。
地址:金魚巷5號
雞腿怣
如果吃完以上這些,你的胃還能堅持,那麼不妨轉戰燒烤戰場。
關於金魚巷燒烤的傳說,目前主要分為兩大陣營:少數派認為鐵霞比雞腿怣好吃,多數派則認為雞腿怣的醬料更加經典。
鐵霞燒烤
我選擇了多數人推薦的雞腿怣。
看到這門牌,最多人問的便是雞腿後面那個字到底念什麼?聽說這是老闆小名,就單字叫「怣」(you,二聲)。這個字在南音唱詞里經常,出現,發音介於"旺"跟"瓮"間,是「憨」和「傻」的意思。
雞腿怣的老闆也是大家常常談論的話題人物,原本只是下崗想做點小本生意養家,卻沒想到意外得成了這老巷子的地標。
62歲的他,心態卻只有26歲,他喜歡肆意生活,愛好手工,店裡的很多木器裝飾品都是自己動手做的;也愛玩攝影,帶著個微單全世界地跑。
店裡的招牌是老闆自己調出來的醬料,口味獨特。店裡從下午兩點半就開始排隊了,吃不吃不得上還得看運氣。
雞腿、雞翅、雞胗是來店必點的燒烤三件套。再加上青菜、白果,葷素搭配,更開胃。
推薦:雞腿
地址:金魚巷52號
營業時間:14:30開始,周末建議14點開始排隊
吃到這裡,估計可以歇一歇,走一走,消化完了繼續奮戰。
位於金魚巷的文廟
推薦泉州慢行線路:象峰巷—三朝巷—古榕巷—舊館驛巷—井亭巷—鐘樓—中山路—通政巷—金魚巷—萬壽路—聚寶街—道才巷—青龍巷
泉州彷彿比其他城市有著更強講述自身歷史的能力,走幾步就是祠堂廟宇,民居老巷、古樹新花緊緊挨在一起,活色生香的在那裡演繹著自己的過往與未來。
其實不必特別安排景點,在老城逛逛就很有驚喜。比如這個抬頭就能在巷子里找到的定心塔。
「定心塔」是古代泉州城中心標誌,距離泉州各古城門的距離大致相等,其性質是風水塔,現藏於民居庭院中。
雖在院落之中,卻被很好地保護起來。
打卡文青聚集地:裴巷
走出井亭巷,可以看到對面還有一條長不見底的巷子,據傳說,在這個巷子里因裴道人常在此地賣藥行醫而名——裴巷。
裴巷真的是卧虎藏龍,小西埕、1915藝術空間、大拾堂、康荘滿煎糕都在這裡。
藏在深巷中的宋宅,閩南傳統古厝與百年「洲紫新築」中西結合,很有韻味。如今老宅被重新命名為「1915藝術空間」,不定期會有免費公益型的展覽。
逛完展,我們去吃康莊滿煎糕。
40多年前,張景雄找了一位年老的師傅,學起了糊口的手藝。他在裴巷的街口支起鍋,煎第一張滿煎糕,歷經歲月,把食物的香氣傳遍裴巷。
煤爐做出來的滿煎糕,鬆軟有彈性,帶著淡淡的花生芝麻香。
40年後,張伯的滿煎糕成了無數年輕人對家鄉味道的記憶。
張伯說,人啊就是要受到磨鍊,就像菜刀,越磨越鋒利。
地址:裴巷14號,西街上掛有「通政中心小學」的小巷子
小西埕坐落在西街一個巷子里,巷子的入口黑乎乎的,彷彿是一條無人問津的街道,如果不是路口樹上的指引牌,可能一不小心就錯過了它。
吃完後,如果想要拍照,可以去小西埕這面「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打卡留念。
再尋千年古寺:伊斯蘭教清凈寺
離開這些巷子,我們接著看廟宇。
閩南有四大名寺:泉州開元寺、清凈寺、廈門南普陀以及東山關帝廟。在泉州,你可以去到其中的兩個。
一千年前,絲綢流彩、詞賦滿江的大宋王朝正值「咸平之治」,國力猛增,制度清明,人文鼎盛,位於東南沿海的泉州,海外貿易更是空前發展。
在泉州進行商貿活動與傳播宗教等的外國僑民「數以萬計」,其中尤其以阿拉伯、波斯的穆斯林「蕃商」居多,泉州出現了「回豐城」和蕃漢交易「聚寶」的盛況。
1009年,客居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出資,仿照敘利亞大馬士革伊斯蘭教禮拜堂的建築形式建造了泉州清凈寺,這是國內最古老的阿拉伯建築風格的伊斯蘭教寺廟。
大門樓是三層的拱頂結構,用輝綠岩條石砌築。
第一、二層皆為圓形穹頂拱門,第三層為磚砌圓頂,建築造型巍峨壯觀。
奉天壇」是穆斯林禮拜的地方,現僅存四圍石牆。
一邊是佛教,一邊是伊斯蘭教,這也是泉州有趣的景觀之一。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塗門街中段
門票:3元
1.忠記鹽燒薑母番鴨
泉州的美食老字號真的很多,比如這家上過央視的薑母鴨,泉州人一吃就是22年。
整整兩個沿街店面擺列的砂鍋,毫不掩飾番鴨的味道。走上前會看到,上好的番鴨整隻入瓮,不加一滴水,將特製調料、薑片徐徐放入,在炭火上燜熟。
上桌的鴨子燉得很爛,肉用筷子一戳就脫骨。扯塊薄薄的鴨皮,捲起來在底下的湯里輕沾,沾著老薑的香味,入口都帶著微甜。
這裡每天不知道要賣出多少只鴨子、烏雞或土雞。
番鴨里鴨油是精華,當地人要用鴨油湯汁來拌飯。米飯淋上,一整碗幹了都不在話下。
店裡還有爆炒鴨雜,里有鴨胗、鴨腸、鴨肝。每天數量有限,想吃趁早。
地址:鯉城區崇福路8-9號
2.好成財牛排
泉州人愛吃牛排,但這個不是西餐的牛排。
宋元時期,泉州(刺桐港)是媲美亞洲埃及亞歷山大港的「東方第一大港」,繁榮程度無與倫比。世界各地的商人經由「海上絲綢之路」來泉州經商,不同的宗教文化,飲食文化也飄洋過海。
信奉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不吃豬肉,於是,別具特色的牛肉小吃便逐漸開始在泉州盛行起來。
非常有名的百年老字號好成財牛排館,在塗門街清凈寺附近。
老闆黃成財祖籍泉州惠安。100多年前,爺爺背井離鄉去南洋闖蕩,回來後改良本地牛肉的做法,加入了一些南洋元素。用的是兩三歲的黃牛肋骨,放咖喱、當歸、姜等香料大鍋燜煮數小時。
上過舌尖的好成財,店裡好吃的不只是牛排,裡面提供的牛肉湯品種很多,作為泉州經典標配,牛肉羹湯也是必嘗。
牛肉切絲腌制入味,然後加地瓜粉手工抓打,吃起來特別滑嫩。
搭配咸飯,幸福感十足。
另外,要去塗門街的這家店,周圍還有很多可以一同吃的,我就不一一贅述,直接附上圖片。
梨園戲是泉州戲,它是閩南小隅綿延800多年的「活化石」,比崑曲的歷史還要久。它唱的是泉州這所城市的從歷史紅塵漫步而來的生生不息。
如果梨園劇院有戲,而你又是傳統文化的愛好者,可以去梨園劇院看看梨園戲。小劇場一般是100塊一張票,只有50個位置,氛圍好的不行,離演員超級近。
不用擔心語言障礙,聽說為了讓觀眾看明白,現場會有字幕。
梨園戲有自身的表演程式,很難通過單一的手勢或身姿判斷行當,除了服裝和臉譜,需要有嚴謹規範的手姿、腳步和身形等,這就是梨園戲的十八步科母。
地址:新門街西段
寫在最後:
其實一天漫步是遠遠不夠的,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泉州是歷史上中阿兩國交往最頻繁的地區。撇開文化去了解泉州,是很可惜的。
開元寺齋面
文廟南音
五店市古厝紅磚
這裡有融合世界文化而誕生的美食,泉州人形容這所城市,覺得它順應了所有個體的發展。該舊的地方舊,該出現炸雞店的地方就有炸雞店。
如若時間充足,還可去泉州博物館看看,了解一個城市的根。
當然我知道作為年輕人更想再多吃一會,畢竟這個城市從美食上來說,完全不遜色廣州以及順德呀,稱其為美食之都絕不為過。
因篇幅太長,我再發一些圖來滿足你們吧
國興古早味馬蹄酥
群眾牛肉小吃的海蠣煎
水門巷花生豆漿
西街田螺王
遠芳小籠包
TAG:旅行 | 美食 | 泉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