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讓你命懸一線的戶外裝備

假使仿製與抄襲的獲利顯而易見,生產的狂熱和盲目也必將彰顯無疑……

一則國產品牌攀冰冰爪斷裂的新聞,悄然在朋友圈流傳。其實這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早在2015年,便有新疆山友發出示警,那一次,還只是前齒斷裂;而這一次,冰爪前掌整體斷裂。

所幸,依舊相安無事。所幸,事發時學生也只是在教練的帶領下進行頂繩攀登。所幸,這事兒讓我們知道了,且準備拿來說一說。

19年元旦假期,北京某高校社團16名同學在桃源仙谷攀冰,攜帶的5副BRS品牌冰爪竟然有3副前掌斷裂。

無獨有偶,近期法國品牌PETZL生產的t24冰爪也出現了前齒斷裂問題,無論是上述的國產品牌BRS冰爪還是法國品牌PETZL冰爪,生產的產品也都標稱(BRS品牌宣稱)通過CE認證,可又緣何接二連三的出現問題?

一部分較少接觸攀冰運動的山友可能意識不到危險所在,攀冰運動不同於攀岩,需要竭盡全力的規避先鋒沖墜風險,在圈內,橫在眾人心裡的:攀冰沖墜,非死即傷。而全卡冰爪的前齒甚至前腳掌斷裂,對攀冰者而言意味著手腳四個受力點瞬間減少為三個,意味著失去平衡,意味著極大可能發生沖墜,意味著不可控危險的到來。

考慮到一部分朋友在技術裝備的使用與保養方面也都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我們建議,即便是基於自身的安全考慮,技術器械的勤檢查與養護也是不可以簡略了事的。甚至對於一些不再信任(如經歷過高空墜落的金屬器械)的技術裝備採取標記(避免他人撿拾使用)更換處理。

據了解,BRS品牌第一批次生產的127副全卡冰爪系蘇州鑄造工廠代工出品,由於爪尖金屬含量配比出錯,緊急召回,前後召回過四次。第一次通知召回96副冰爪,此後陸續召回了19副,第四次是在2016年5月8日,召回1副,由此計有11副尚未召回。直到2019年1月,北京出現6副,瀋陽出現1副,成都出現1副。

截止發稿前,尚有3副無法取得聯繫。

仿製濫造

然而,戶外裝備里,關係性命的,不僅僅是技術器械,一頂仿製帳篷能給你帶來的驚悚或許不亞於上述頂繩攀登中的冰爪斷裂。

去歲寒冬,登臨北京第一高峰東靈山,于海拔2200餘米的鞍部紮營,是夜狂風大作,幾無入眠。次日早起一見同伴,哆嗦於帳篷中,不語。

這是一頂結構與MSR hubba一模一樣的某國產品牌帳篷,再回憶起數年前用於鰲太抵擋風雨的MSR hubba,無語。

左右不過是一條郊遊腐敗線,或許有人質疑於帳篷的選擇,營地的選擇,大談裝備匹配的重要性,可是背不住一個事實:輕而易舉的就壞了。

誰也不敢保證,日常郊遊的路線里,便沒有這樣突發的意外天氣。或許,500塊錢帳篷與2000塊錢帳篷的區別就在於:仿得了外觀、結構,替換了材料、強度。

其實,仿製濫造來說,不要說露營裝備了,便是連攀登技術器械的仿製品都有,比如petzl主鎖、petzl扁帶都在國內發現過假冒偽劣,這可不是筆者自說自話,有圖為證:

根據PETZL中國發布的公告來看,仿製技術裝備範圍之廣堪稱駭人聽聞,從金屬鎖具到下降器材、上升器材;從編織類產品到救援用滑輪,真可謂一應俱全。可這,都是要命的玩意!

試想利用繩索下降時下降器械制動的失效,試想救援時滑輪失效帶來的系統崩潰,試想建設保護站扁帶斷裂帶來的後果,說這等裝備製造商喪心病狂,置人命於罔顧也不為過!

參數虛標

對於部分戶外品牌來說,虛標參數竟是習以為常的事情,甚至不誇張的說,淪為彼此競爭的手段。

挑幾個打眼兒的來說,羽絨行業水分就很大。畢竟大多數用戶買完一件羽絨衣褲或是睡袋,少有拆開看看裡頭絨樣的,即便真正懂些行情的也未必分得清楚絨子含量98與95乃至90的區別。

這尚算是好的,更為普遍的還是「飛絲絨」「膠水絨」,真假混雜,可謂是無從辨別,尤其是膠水絨,將絨絲粘合在一起形成的大絨球,看上去一團團還挺蓬鬆,卻並不具備多少保暖能力。外觀上的高度模擬,讓不少精明的廠家找到了可鑽的空子。

上圖就是膠水絨的組織形態,乍一看也是大朵的白鵝絨,細看起來卻能發現,確是一絲絲連接起來的,最為重要的是,一次清洗後便會恢複本狀,徹底喪失羽絨保暖的功能。

單就成本考量上來說,某寶常見的兩三百元的羽絨睡袋,參數上敢寫上800蓬絨子含量95白鵝絨的,豈能有一個靠譜的參數?

虛標原料是一方面,虛標溫標也是一個非常普遍且嚴峻的現象,做出口生意的廠家會被強制要求通過EN23537標準,該標準會對睡袋保暖和尺寸做出具體要求。但是大多數的廠家還是做內銷生意,這個標準就很玄乎了,因此我們見到太多明顯不合常理的睡袋舒適溫標。

有人說:「羽絨睡袋是凍不死人的,即便參數造假,充絨量大(厚實)也能應付」,這個問題暫且不在此討論,但是聽信某些廠家標出的溫標,在真實山野環境中挨凍受寒的山友們一定清楚不希望再有下一次。

何況如今還有部分戶外領隊幫著推廣一些山寨品牌,看著參數漂亮,再打上小廠精品的標籤,再經過領隊們一番天花亂墜的宣講,初入門的小白們哪有不上當的道理。

說一千道一萬,只有增強自身的「眼力見兒才是正理,前段時間《戶外探險》發布的一篇睡袋選擇文章,特此附上鏈接,純乾貨,無廣告:戶外探險雜誌:羽絨睡袋怎麼選?看完這篇就明白了

認證虛標

戶外裝備里安全隱患存在的重災區,也不光在仿製濫造,還有認證虛標。仿製濫造者或許還會虛標參數,認證虛標確是從無到有「創造」出來。

相當多的戶外運動都涉及到技術器械的使用,簡單來說就有登山,攀岩,攀冰,繩降,探洞,瀑降,救援等諸多運動。「UIAA」 「CE」 「EN」等都是技術器械的常見標識。

"CE"代表歐洲統一(CONFORMITE EUROPEENNE),是一種安全認證標誌,也是進入歐盟市場的強制性認證標誌,被視為製造商進入歐盟市場的護照。由於認證的種類雜多,針對登山用品安全以外的額外要求較少,僅僅表示該產品適合於依照它所設計的用途使用。

而「UIAA」是國際登山聯合會這一組織名稱的英文縮寫,它是目前最為國際公認有權威能為攀岩器材訂立標準的組織。當裝備製造商將產品送審且產品通過UIAA規定的測試,就視為達到UIAA所訂的標準,允許使用UIAA標識。由於這一組織的權威性和對攀登用品針對性的檢測,這項認可更為使用者所接受。

"歐洲標準"—European Norms簡稱EN,其實和"CE"可不太一樣。目前使用這一標準的國家逐漸增多。區別於"CE",該標準會為產品做針對性的測試,攀登器材方面,EN的大部份標準根據於UIAA,但界定也相對嚴格。比如攀登用的動力繩來說,在一些特定條件下(比如沖墜),繩子應有怎樣的表現,都有細緻的要求。

假使百度「被UIAA拉黑的中國品牌」,搜索出來的結果也讓人甚是尷尬。18年12月24日到29日,在青海崗什卡雪山,青海登協組織了一期高山協作員培訓班。一名參加培訓的學員告訴筆者:培訓期間部分學員使用的」ASOL"牌主鎖上標記有UIAA。

前往UIAA官網檢索資料,目前合法持有UIAA安全認證標識的國內品牌只有三家:KAILAS以及欣達、走天涯。並且值得說明的是,無論是KAILAS,還是欣達或是走天涯,持有認證標識,也都是部分產品通過UIAA安全認證,大家購置時依舊需要了解清楚具體產品的認證情況。

可以確定的是,上述的」ASOL"品牌不在其列。在某寶上搜索了該品牌生產的D型主鎖,僅售19.8元,售價倒是極低。

值得特別提醒的是,在UIAA官網上是可以查詢到品牌認證信息的,以及會對出現問題和正在召回的產品進行公示。

再去想想此前圈內曝光的某國產品牌stop下降器斷裂(探洞運動經常使用的下降器)等都能有所耳聞,可是有一些悚然?

當然,本意也並非引起大家對技術器械的不信賴,這些案例都是提醒你我謹慎購置、規範操作的重要性,命懸一線時,責任也不光集中在裝備本身,還有使用這些裝備的人。

畢竟裝備是死的,人是活的。

篇末

不得不說,隨著經濟發展(尤其是微信朋友圈的發展),戶外運動里「上天入地」的參與者們越來越多,使用到技術器械的概率也越來越大。一個疏忽,命懸一線的可能還真不小。

對使用者而言我們提出的建議是規範學習、規範操作;對於生產廠家來說,能說的只有規範生產、誠信認證。

在對所謂原始積累的闡述中,馬克思引用了鄧寧格的觀點,利潤會使資本膽壯:「百分之二十就會活潑起來;百分之五十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百分之百就使人不顧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甚至不怕絞首的風險。」

或許銷路很廣,暢銷數國;或許銷量很大,賺得盆缽兩滿;甚至用戶群體貪圖一時便宜,讚賞有加,但這終非企業謀求長久生存的發展道路。

但願,未來的不久,再提起一部分國產戶外裝備,不會再是一個令人遺憾的話題。

作者:Kaka

公號:戶外探險outdoor

推薦閱讀:

TAG:戶外 | 登山 | 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