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盆底肌修復的重要性!

聽產後媽媽交流生育經驗時有沒有聽過這句話:「第一胎產程比較長,第二胎就很快啦」生孩子的心情越來越輕鬆,是個好事情。但是過程太快了,卻不免讓人有些擔心。

產程快,可能是盆骨間隙過寬,盆底肌承托力不足造成的。

盆骨沒歸位會發生一系列問題

體型體態

有些媽媽產後被老公叫做「小腹婆」,而媽媽臀這種符號型身材,單單依靠減脂無法得到徹底解決。

我們的上半身依靠骨盆作為支撐,所以骨盆一鬆弛,臂大肌和臂中肌這類臀部上的肌肉以及腰部的肌肉就被過度調用來支持身體結構。

骨骼異位加上肌肉群長期超負荷用力就有可能導致體形走樣,雙腳由於施力不均衡也容易產生疲憊感,並且引發及肩酸以及腰痛等現象。

產後腰疼,真不能再讓「無痛分娩」背黑鍋了。

婦科問題

妊娠和分娩的過程會對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據統計,我國己婚己育的女性,45%都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礙。

很多產後媽媽都會有陰道松馳、子宮下垂、膀胱括約肌松馳的現象,這就是容易漏尿的誘因。

隨著女性步入更年期,生理功能日益下降,漏尿、子宮脫垂等現象會更加嚴重。這就是有的人到了40多歲的還會在大笑、咳嗽時漏尿。這都是產後沒有及時將骨盆復原的原因。

夫妻交流

會得產後抑鬱的不只有產後媽媽,有些老公在妻子產後情緒更為敏感。

產後媽媽對自己身材開始不自信,性反應能力也隨著陰道的鬆弛而下降,甚至慢慢的失去了「性」趣,夫妻間本可以愉悅對方的交流方式也變得有些尷尬。

盆底肌一部分制約了陰道緊度的恢復,外層的盆骨如果沒有很好的收緊,被牽扯著的盆底肌不能很好的幫助陰道收縮,這寫都拖延了產後性生活的恢復。

盆底肌和盆骨會發生哪些變化

骨盆,位於我們人體正中間,作為身體結構的重要支撐。

既可以保護子宮和又能夠保護膀胱,並且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在懷孕初期,他同樣擔負著保護胚胎成長的責任,起到很好的保護和協調作用。

骨盆底肌群,是一層分布於盆骨內盆狀底部的肌肉網,承托著陰道,尿道和肛門三條通道

骨盆底肌群,是一層分布於盆骨內盆狀底部的肌肉網,承托著陰道,尿道和肛門三條通道

我們所說的產後修復盆底肌有兩層含義,一是恢復盆底肌韌性,二是幫骨盆歸位

懷孕時身體內部環境的增重對於盆底肌肉帶來的壓力日益增大,再在鬆弛激素(使韌帶鬆弛的荷爾蒙)的作用下,盆底肌日漸鬆懈,括約肌的張力不足。甚至發展到懷孕後期盆底收縮力及承托力都讓媽媽們感到力不從心。

所以順產並不是骨盆變大的罪魁禍首。

在整個懷孕過程中,為了使分娩變得更加容易,我們的身體關節部分逐漸變得柔軟,進而骨盆輪變得鬆弛。

生產後的骨盆恢復過程其實也需要鬆弛激素的幫助。

產前產後恥骨狀態對比

把握住以下時機,拯救盆骨和盆底肌

1

產後42天—6個月

在產後42天內女性荷爾蒙尚未降低,盆骨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是進行骨盆恢復的黃金時間。

為了鞏固恢復效果,在產後2個月內對骨盆進行收緊是最理想的。因為韌帶恢復到原來到堅硬程度也需要2個月的時間。

恢復的時間也存在個體差異,一般需要2-6個月左右。

2

6個月至一年半

產後六個月,媽媽們在適應了產後生活後,氣血恢復基本完成,處於恢復肌體損傷的最佳時機。此時進行修復和身體訓練,能夠更好的幫助穩固修復成果。

3

一年半至三年內

一些產後一直留意的不良習慣一不小心又回到了生活中,例如蹺二郎腿,走路及久坐歪斜身體。

盆骨修復可以作為輔助手法,可以幫助女性在生產後三年內恢復到生產前的身體機能水平,並且平穩過度到了正常生活階段。

現在修復好了會不會影響生二胎

健康的身體是孕育的根本,恢復肌肉和骨骼的功能至最佳狀態。

如果在上一胎生產時,不幸經歷了恥骨分離,盆骨不對稱等問題,通過治療,可以有效減少分娩併發症的發病率,更加助於快速分娩,減少自然分娩時的痛苦。


推薦閱讀:

TAG:健康 | 健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