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曾盛傳一段日本小學生足球聯賽的視頻,那些六年級孩子所展現的細膩技術、默契配合以及流暢攻防節奏,讓許多中國球迷驚嘆不已。
在日本,每天下午放學後,東京大大小小的足球場都是踢球的孩子。據了解,這種生活模式已經盛行日本全國。
在我國,和體育運動比起來,家長們似乎更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各種補習班是中國小學生放學後的標配。
在去年的「2017年學生體質健康評價與運動干預」高峰論壇上,發布了歷時三年調研完成的《中日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比較研究結果公報》,結果顯示,「2014年和2016年,中國兒童青少年體格指標(身高、體重和BMI)大部分年齡段顯著高於日本;但體能指標的比較中,日本兒童青少年在心肺耐力、柔韌性和靈敏協調性方面均顯著高於中國。」且數據也顯示,「我國兒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發生率較之日本也更高。」
運動習慣和興趣的培養對孩子十分重要,這儼然是西方精英教育中一個普遍被認同的價值觀。
在一些體育文化深入人心的國家,學生放學後自覺參加體育活動,父母帶孩子看體育比賽成為傳統,家人以孩子進入校隊為榮,學校里最受推崇的是在競技比賽中為母校創造榮譽的人……
在這種主流觀念以及人才評價機制的引導下,孩子運動的意願得到自上而下的認可和鼓勵,鼓勵孩子鍛煉自然水到渠成。
美國人對運動的重視和痴迷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很多美國家長從孩子在草地上蹣跚踢小皮球時開始,就帶領他們動起來,培養運動愛好,形成運動習慣,直至根據他們的興趣和擅長為他們規劃一兩個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專註發展。
當中國孩子小時候在背唐詩三百首的時候,美國的孩子已經開始在足球、籃球、網球場上瘋跑了。凡是有孩子的家庭,周末都安排得「滿滿當當」的。一家人陪孩子練壘球、游泳、籃球、橄欖球……
在升學這件事上,體育對孩子來說也具有實際意義。如果一個高中生是校隊的明星球員,成績就算一般,那麼他上大學也基本不用愁了;如果成績還不錯,那申請名校和獎學金更是非常輕鬆。
在美國,三年級的小學生,在俱樂部踢球,每周三次訓練,室外場地,風雨無阻。另外每周還有兩個小時網球、一個小時籃球、一個小時游泳。類似這樣的運動量在美國就是家常便飯。
我們感嘆國外孩子熱愛體育,卻疏於培養自己孩子的運動技能;我們艷羨國外環境如何開放,卻往往把自己孩子「困」在室內。
運動能強身健體眾所周知,但其實運動還是一本萬利的開發智力的方式,對完善大腦功能有很多好處。
運動能讓大腦額葉充血活躍:提升注意力
兒童的腦重在6歲時達到成人腦重的90%,12歲時才接近成人的腦重,由此可以看出,人從出生後到青春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
人的大腦額葉的內側部是主管注意力的區域,人在進行有氧運動時,額葉區域充血活躍,這時注意力會特別集中;此外,人在運動時,體內還會分泌多巴胺,這種令人感到愉悅的「荷爾蒙」,也能促進孩子注意力集中。
腦細胞之間的聯絡增強:提升學習效率
神經元是人腦處理信息的基本單位,它就像是一棵樹,突觸就是樹上的分叉,樹榦會長出新的分支,會出現更多的突觸來鞏固神經元之間聯繫。
《運動改造大腦》一書中提到,人在運動時,大腦會產生一種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英文簡稱:BDNF)的遞質,BDNF在神經可塑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把它稱之為「腦細胞肥料」,在這種肥料的滋潤下,神經元鏈接活躍,人的學習效率也更高。
提高大腦血清素含量:對抗焦慮
血清素是一種能幫助人解除焦慮,鎮定情緒的物質,而運動可以提高腦血清素的含量。
當大腦血清素水平不足時,我們除了可以通過補充富含氨基酸的食物,還可以通過運動使大腦中色氨酸的數量會增加,從而提高了大腦血清素的含量,使大腦處於良好的狀態。
除了可以完善大腦功能,運動還能提高兒童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促進心理行為和社會能力發展;培養其解決問題能力、情緒控制能力、社交能力;運動還為孩子提供了面對挑戰、建立自信和接受挫折的機會,這些均有助於維持其心理健康。
事實上,這個時期的運動不同於其他年齡段,主要應以發展基本動作技能為核心目標。
孩子的各種行為,如行走、跑跳、穿衣、吃飯、玩球以及畫畫等,都是由基本動作組成的。這些基本動作技能不僅能滿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也為成人期掌握職業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6歲的孩子的運動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大肌肉群的工作能力,另一個是精細動作的一個工作能力。
大肌肉群的工作能力主要包括了身體的移動能力、姿勢的控制能力、以及物體的控制能力。而家長可以通過做遊戲的方式,讓孩子鍛煉這些能力。
比方說跳格子,除了往前跳以外,試著讓孩子往左、往右、以及往後跳躍,再比如組織小朋友進行小範圍的抓人遊戲,這些都可以鍛煉孩子的身體移動能力。而鍛煉姿勢的控制能力,家長可以讓孩子在馬路牙子等較窄的地方穩穩地站立或行走,或者跳跳蹦床與蕩蕩鞦韆等。
至於物體控制能力,家長可以和孩子玩球類運動,比如踢足球、扔沙包等遊戲,或者讓孩子推小車、放風箏等運動。
《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大動作大致發展規律:
孩子還有一大能力是精細運動能力,比方說孩子你給他一串珠,他能穿起來嗎,他會系鞋扣嗎,他會用筷子嗎,他會用這個筆去寫字畫畫嗎,這些就屬於精細的動作發展特點。
精細運動是由神經系統調動身體中的小肌肉群收縮來完成的。精細運動做的越好,說明孩子腦的功能越完善。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玩玩捏橡皮泥、摺紙、搭積木或設定適宜距離的套圈等遊戲。
《伯克畢生發展心理學》精細化動作大致發展規律:
孩子在長大過程中,不僅僅要發展大肌肉群的工作能力,同時伴隨著精細動作的發展,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
所以,對於學齡前兒童來說,選擇什麼項目的運動不重要,這個階段的重點是讓孩子們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廣泛發展小朋友的各種身體技能,有了好的基礎,等他們長大一些,就可以自信地選擇喜歡的項目。
千萬不要讓孩子的運動變成單一目標的訓練某一種技能。
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是讓孩子嘗試各種運動,探索每種運動的樂趣。讓孩子體會運動的快樂,是我們可以給予他們的一份受益終生的禮物。
推薦閱讀:
TAG:運動 | 孩子 | 學齡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