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心裡苦,你就別笑
唐寅:心裡苦,你就別笑
一說起唐伯虎,風流倜儻、玉樹臨風、白面朗目、風花雪月、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家……一大堆華麗麗的標籤就會撲面而來。然而,當他轉身離去時,滿脊背卻寫著「憤懣」、「窮愁」、「厭世」、「潦倒」……無盡的失意。
我們心中的那個一代風流才子,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又度過了一個怎樣的人生?
「會試泄題案」
唐寅,字伯虎,江蘇蘇州人,出生於商人家庭。自幼聰明好學,博覽群書,16歲時便在鄉試中高中(解元)第一名。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29歲的唐伯虎與好友徐經、都穆躊躇滿志地來到京城參加會試。(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然而,被譽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無論是在詩詞方面,還是在繪畫方面都有極高造詣的唐伯虎做夢都沒想到,志在必得而來的他卻會因為這場考試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那麼,唐伯虎有沒有在考場作弊呢?他又是如何被卷進「科場舞弊案」的呢
唐寅:心裡苦,你就別笑
清朝會試皇榜
◇版本一
在唐伯虎參加鄉試時,文章寫得非常出眾,當時的主考官梁儲對其十分欣賞。後來,梁儲拿著唐伯虎的文章給禮部侍郎、學士程敏政欣賞。程敏政讀完後也覺得文章寫得精彩。
趕巧的是,在朝廷舉行的會試中擔任主考官的官員也正是程敏政
這一科的考試題目比較偏,是元代劉因《退齋記》里的一段文字。這超出了當時士子讀書的範圍,全場考生都不知道題目的出處,答不上來。
其中惟有兩張試卷,不僅答題貼切,且文辭優雅,使程敏政高興得脫口而出:「這兩張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經的。」
這句話被在場人聽見並傳了出來。
唐寅和徐經到京城後曾多次拜訪過程敏政,特別在他被欽定為主考官之後唐寅還請他為自己的一本詩集作了序。這已在別人心中產生懷疑。這次又聽程敏政在考場這樣說,就給平時忌恨他的人抓到了把柄。
一幫人紛紛啟奏皇上,說程敏政受賄泄了題,這要是不嚴加追查,將有失天下讀書人之心。
孝宗皇帝信以為真,十分惱怒,立即下旨將程敏政、唐寅和徐經押入大理寺獄,派專人審理。
徐經入獄後經不起嚴刑拷打,招認是他用一塊金子買通程敏政的家僮,竊取試題泄露給唐寅的。
後經過刑部、吏部會審,徐經又翻了供,說那是屈打成招。皇帝於是下旨「平反」。
程敏政出獄後,憤懣不平發癰而卒。唐寅出獄後,被貶為浙江的一個小官。唐寅恥不就任。
在北京貢院參加會試的考生
○版本二
明人秦酉岩在《游石湖紀事》中記載說:唐伯虎、徐經、都穆三人相約一同進京參加會試,徐經通過程敏政的僕人買到了考題,但徐經不會作答,便去請教唐伯虎,唐伯虎又將試題拿給都穆看。會試結束後,都穆到馬侍郎家喝酒,當時華昶也在現場。酒酣之時,一位官員來見馬侍郎,並告訴馬侍郎說,唐伯虎考中了會元。這話被都穆聽得真真切切。都穆妒火中燒,便將唐伯虎、徐經買試題的事情說了出來。華昶聽說有考生買題,大怒,回去之後便向皇帝做了彙報。
唐伯虎本人也在自己的文集中提到過,是朋友因妒忌他的名氣而陷害他的。「北至京師,朋有相忌名盛者,排而陷之」。與唐伯虎一起參加會試的朋友僅有徐經和都穆兩人,唐伯虎與徐經斷然不會自我檢舉,最有可能告密的也只有都穆了。
不管怎樣,這場科場舞弊案葬送了唐伯虎的仕途,改變和決定了他的命運走向。
案結四天之後不久,唐伯虎夫妻失和,勞燕分飛。仕途的失意以及婚姻的破碎,讓他的人生跌入谷底。
此後,他開始以賣字畫為生,縱情於酒色之中,這也成就了日後的那個放蕩不羈的風流才子。
在《題桑》詩中,他強忍懷才不遇之憤,一字一淚地寫道:
桑出羅兮柘出綾,
綾羅妝束出娉婷。
娉婷紅粉歌金縷,
歌與桃花柳絮聽。
全詩首尾蟬聯,迴環跌宕,唱出了鬱結在詩人心底的無限感慨和辛酸。
在《秋風紈扇圖》中,他畫了一個手擎紈扇,在秋風黃葉中傷神佇立的女子,題詩道:「秋來紈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傷?請把世情詳細看,大都誰不逐炎涼!」抓住紈扇夏用秋藏的特點,以季節更替所產生的炎涼變化,巧妙地揭示了當時社會的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
秋香只是個傳說
十九歲時,唐伯虎娶當地女子徐氏為妻,兩人感情甚洽。
二十五歲那年,唐伯虎家中遭遇特大變故,父、母、妻、子、妹相繼去世。這使他深感禍福無端,死生無常,意志一度消沉。後在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等人的鼓勵下,重拾古文,發憤苦讀。
二十七歲時續弦,娶了何氏。何氏出身官宦人家,好享受,慕榮華,滿指望唐伯虎功成名就,自己跟著享清福。誰知唐伯虎受到科場泄題案的無辜牽連,不僅沒撈到功名還進了大獄。何氏料定唐伯虎沒啥前途,就收拾細軟,一轉身回娘家去了。
後來,唐伯虎在青樓中認識了官妓沈九娘。九娘敬重才子。唐伯虎作畫時,九娘總是給他洗硯,調色,鋪紙,唐伯虎有了這個好伴侶,技藝愈見精到。他畫的美人,大都是以九娘為模特的。
唐寅:心裡苦,你就別笑
秋風紈扇圖
天長日久,兩人產生了愛情,成了夫婦。過了兩年,九娘生了個女兒,取名桃笙。
至於秋香一說,最早見於《蕉窗雜錄》與《警世通言》,說的是唐伯虎偶於金閶一畫舫見中見一女郎,面目姣好且「笑而顧己」,這一笑讓他心醉神迷,於是買小艇尾隨其後,探知女郎為某仕宦家婢,名為秋香,遂假扮成落拓書生模樣,上門求作書童,以「近水樓台先得月」。經過一番曲折之後,唐伯虎終於如願以償,與秋香喜結連理,同歸吳中。這是個民間傳說。
「桃花庵主」的桃花詩
唐寅:心裡苦,你就別笑
唐伯虎書法
在桃花庵里,他邀友唱和醉詠,過著愁來賞花、興來作畫,「棋為日月酒為年」的放浪生活。這首著名的《桃花詩》便是那時的興來之作。
桃花塢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
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復日,
花開花落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
但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
酒盞花枝貧者緣,
別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
無花無酒鋤作田。
全詩畫面艷麗清雅,風格秀逸清俊,音律迴風舞雪,意蘊醇厚深遠。雖然滿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艷字眼,卻毫無低俗之氣。詩人自比為桃花仙人,描述了流連花酒、醒後復醉的逍遙生活,表達了一種安然自得、不慕世俗功名利祿的生活態度。
唐寅:心裡苦,你就別笑
沈九娘去世之後,他悲痛欲絕,晚年皈依佛法,號稱六如居士。一首《揚州道上思念沈九娘》,將這位才子對自己早逝妻子的相思盡述無疑。
相思兩地望迢迢,
清淚臨門落布袍。
楊柳曉煙情緒亂,
梨花暮雨夢魂銷。
雲籠楚館虛金屋,
鳳入巫山奏玉簫。
明日河橋重回首,
月明千里故人遙。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唐伯虎晚年生計日益艱難,不得不靠賣書鬻畫來維持最低限度的衣食之需。但由於天災人禍,民不聊生,他那賴以謀生的「筆硯生涯」也難以為繼。他常常陷入斷炊絕糧、「三日無煙」的窘境。
青衫白髮老痴頑,
筆硯生涯苦食艱。
湖上水田人不要,
誰來買我畫中山?
書畫詩文總不工,
偶然生計寓其中。
肯嫌斗粟囊錢少?
也濟先生一日窮。
武宗正德十三年,他在寫給友人孫思和的詩序中寫道:
「風雨浹旬,廚煙不繼,滌硯吮筆,蕭條若僧。」
面對貧困和飢餓的威脅,唐伯虎並未悲觀、氣餒。即使到了貧病交加的暮年,他也依然不改其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
不煉金丹不坐禪,
不為商賈不耕田。
閑來就寫青山賣,
不使人間造孽錢。
這種寄壯志於狂放,寓氣節於風流的精神和骨氣,正是唐伯虎詩格、畫格和人格的真實寫照。
唐寅:心裡苦,你就別笑
他生無所求,死無所憾,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瀟洒而坦然地寫道:「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
明世宗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一代奇才唐伯虎,在「酒盞花枝」和凄風苦雨中走完了他半個世紀的人生歷程。
在他死前不久寫的《夢》和《夜讀》兩首詩中,暴露了他的真正心事:
二十年余別帝鄉,
夜來忽夢下科場
雞蟲得失心尤悸,
筆硯飄零業已荒。
自分已無三品料,
若為空惹一番忙。
鐘聲敲破邯鄲景,
仍舊殘燈照半床。
——《夢》
夜來欹枕細思量,
獨對殘燈漏轉長。
深慮鬢毛隨世白,
不知腰帶幾時黃。
人言死後還三跳,
我要生前做一場。
名不顯時心不朽,
再挑燈火看文章!
——《夜讀》
顯然,他,是帶著深深的遺憾走的。
推薦閱讀:
TAG: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