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開始被「毀掉」的3種跡象

你2018的目標完成了嗎?

前幾天,一張2019年計劃表刷屏,順便扎透了很多人的心。

「間接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有多少人重複著日復一日的苟且,卻在期待遙不可及的詩與遠方。

最近半年,表弟迷戀上了短視頻。

不管什麼時候見到他,他總是拿著個手機,津津有味地看著,偶爾還會爆發出陣陣狂笑,不知情的還以為他中了邪。

我勸他:「都要找工作的人了,別一天到晚就知道刷視頻,干點正事要緊。」

他總是說:「馬上馬上,就看1分鐘,再看1分鐘!」

可問題是,1分鐘常常演變成10分鐘、1小時甚至一整天。

我知道,表弟是被時下互聯網的「演算法邏輯」裹挾了。

在演算法邏輯下,系統會根據用戶過去瀏覽、購物的信息,自動給用戶畫像,針對性地推送信息給用戶。

比如表弟愛看幽默搞笑的段子,系統就會推送更多的類似視頻給表弟。

這種情形下,我們就像寵物一般,主人給我們喂什麼,我們就吃什麼。等我們吃飽喝足,沉迷其中,卻渾然不知被收割的命運即將來臨。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說:

「毀掉我們的不是我們所憎恨的東西,而恰恰是我們所熱愛的東西。」

當你被演算法裹挾,沉迷於過度娛樂化、庸俗化、碎片化的東西,沉溺於即時快感,標榜著「娛樂至死」,你離廢掉就不遠了。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花盆效應」,指的是人如果在舒適的「花盆」中待久了,就會不思進取、安於現狀。

如果你對現狀心滿意足,天天禁錮在自己的小圈子裡,沉溺在自己的舒適區不可自拔,而不是用心花時間提升自己,怎麼可能走向更廣闊的天空呢?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如果選擇了安逸,就會喪失鬥志;如果喪失了鬥志,生活就會越來越清閑;如果越來越清閑,最終就會和別人拉開一大截差距。

現在有多不思進取,將來被時代所拋棄時,就有多後悔莫及。

人到中年,最悲催的莫過於失業吧?

前幾天,我的叔叔遭遇了這沉重的一擊,害得他整天抽煙解悶,在阿姨面前抬不起頭來。

其實,叔叔和領導意見不合,我們都早已有所耳聞。叔叔自認為自己技術過硬,曾經又獲得過單位的先進,就終日懶懶散散,不思進取,沉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

半年前,單位新招聘了個名校畢業的小夥子。小夥子吃苦耐勞,肯學肯干,技術水平早就在叔叔之上。

叔叔也不是沒有危機感。但是叔叔覺得,自己年紀大了,記性也差了,現在要學新東西也難了,常常是一邊嘴裡滿是焦慮,一邊卻沒有實質性行動。

這一次叔叔不知怎麼又得罪了領導,一言不合,就被領導開除了。

叔叔這才後悔莫及:試想,如果自己還是當年那個技術骨幹,領導會讓自己說走就走嗎?

說到底,這是他自己長期滿足於現狀、停止學習的代價。

職場是個靠價值說話的地方,你有多少價值,決定了你能站上多高的位置。

著名作家、編劇石康曾說:「一個人的死亡時間,是從停止學習開始的。」

不學習、不進步的人,遲早會被社會所拋棄。

但凡有所成就的人,註定終身與讀書和學習形影不離。

曾經, HBO拍攝過一部紀錄片《Becoming Warrent Buffett》(成為沃倫·巴菲特)。片中的巴菲特,最大的特質,就是終身學習力。

他從小就深入閱讀和學習所有與股票投資相關的書籍,把父親的收藏讀完後,他又到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繼續研究學習。

哪怕後來功成名就,他仍然堅持早早起床,花大量的時間閱讀各種新聞、報刊和書籍。

他的合伙人查理·芒格這樣評價:

「沃倫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他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有句話說:只要你還在學習,人生就有無限可能。

不斷讀書,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你的人生,才會越過越精彩。

兩個月前,閨蜜再一次立下誓言:暴瘦20斤。

閨蜜是個吃貨,見到啥好東西都管不住嘴,再加上邁不開腿,所以體重跟著蹭蹭蹭直線上升。

我激勵她:「不減下來,別來見我。」在那之後,她果然堅持跑步了一陣子。但沒多久,她就又一切照舊了。

「你不知道,跑多了腿酸。」

「這是下雪天啊!會凍死的啊!」

「啊,這麼好吃的布丁,別攔我!」

不管什麼時候見到她,她總會有七七八八的理由,如今見到她,還是老樣子。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嚷嚷著要減肥,卻總是減不下來,歸根結底,缺的是自律。

放棄了自律,遲早有一天要為過去的偷懶買單。

巴爾扎克說:「有規律的生活,才是健康與長壽的秘訣。」美國《科學》雜誌曾刊登數據顯示運動和不運動的人各種患病幾率,分別是:

  • 患心臟病幾率——

運動者:37/1000 缺乏運動者:227/1000

  • 患高血壓幾率——

運動者:40/1000 缺乏運動者:704/1000

  • 患肥胖症幾率——

運動者:4/1000 缺乏運動者:808/1000

最重要一點是:壽命差距:運動者平均比缺乏運動者長壽11歲。

一組組對比鮮明的數據,早就在警告我們:

運動和不運動,過的是兩種人生。

曾經,有一組華爾街精英的照片,一度刷爆朋友圈。

圖為瑞銀集團副主任Peter參加400米賽跑

圖為RBC資本市場總監Michael參加400米賽跑

人們沒有想到,原來那些有著光鮮的工作、豐厚的收入、華麗的穿著的華爾街精英,居然如此自律,對身材也有著超乎常人的要求。

有句話說:自律,出眾;不自律,出局。

能控制自己身材的人,才能控制人生!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沒有人天生就是王者。

說到底,一個人能有怎樣的人生,走在什麼樣的路上,是痛苦還是快樂,失敗還是成功,最終取決於自己。

成功,屬於懂得走出生活的舒適區、積極進取的人;

屬於堅持讀書和學習、持之以恆的人;

屬於懂得控制體重、保持高度自律的人;

與其怨天尤人,「望洋興嘆」,不如從現在開始,腳踏實地,不負韶華,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推薦閱讀:

TAG:生活 | 心理 | 自制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