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來到會安古城親身感受當地居民的生活節奏,才能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會如此迷戀會安。也許是,這種愛來源於這裡的日常生活,來自於本地風俗習慣、民間藝術、文化節日等等,這一切匯聚在一起,成為了會安建築、會安形象的活生生的博物館。
坐在秋盆河的支流——懷江邊上,所有會安的居民都無法記得這條江為什麼叫做「懷江」,也不知道是誰給它命名的。但是他們相信,來到會安的人,是為了懷念當時越南中部最繁華的商港,為了欣賞這種古老與現代建築的碰撞之美,這一切都真真實實地倒映在懷江的水中。
越南現代著名作家阮遵曾這樣讚美過坐落在懷江邊的會安古街: 哎呦,一個叫「懷」的小鎮(懷念),竟靠近在一個叫「待」的港口(大門港),我們的祖國為何有這麼多觸動人心的代名詞呢?。想起這段筆錄,我明白為什麼作為國際商港的會安是最具代表性的不同時期多種文化的交匯地,為什麼作為傳統亞洲港市的會安是最具代表性的古街了。
會安燈籠,在16世紀末中國人和日本人來這裡做買賣和定居時出現。幾白年以來,會安的華人、日本人和越南人會館的門前都掛著燈籠,使其成為這座多文化古城的讓人難忘的象徵。在幾十年戰火中被遺忘的燈籠,終於在一位當地手工藝人的妙手下復活了,他是獲越南優秀藝人稱號的黃文波先生。
當初,黃文波先生用宣紙自製傳統燈籠。到了1990年,他是第一位恢復失傳幾百年的越南式燈籠製作技藝的民間手工藝匠,他製作的燈籠使用木框架、布料並且可以摺疊。至今,會安燈籠共有12種形狀以上,使用材料豐富多樣。黃文波先生製作的燈籠現在不僅是著名商標,還向世界多國出口。
在會安古城,這裡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當一名旅遊大使。85歲的范氏梅老太太住在錦河魚市場,她就是地地道道的一位旅遊大使。她說,她自小就在錦河魚市場做買賣,與他的丈夫養了8個孩子。年紀大了的時候她來到古街,在一條街上擺了一個麵塑小攤,轉眼間40年過去了。為了與外國遊客溝通,她學一些簡單的英語句子,還可以用英語講講12個生肖的名字。范氏梅老太太站在麵塑小攤旁的照片在許多遊客的照相機里保存,也曾經登在多本國外雜誌上。
問她對會安的最深印象,范氏梅老太太表示那就是人情,會安古街的人非常善良好客,也很熱情。她說,幾十座百年古宅,家家都掛著燈籠,一切塑造了古街永久之美。但是,若少了古街的居民,或沒有懷江這片寧靜的江水,就沒有古街的生活節奏。
夜幕降臨時,幾百盞燈籠照亮會安的每一條大街小蒼,似乎有一首民歌的曲子在懷江輕風中隱隱約約地傳出。會安居民的小船開始帶著遊客觀光古街夜景,在水上放花燈的時候,懷江的江面在安靜中閃亮起來,既神秘又有一種時尚感,十分動人。
很多人到了會安之後感嘆說,在這裡的每一次體驗都帶來驚喜,卻還是感覺不夠的。會安像是一部超長篇的小說,每一篇都給探索人驚嘆不已。
推薦閱讀:
TAG:越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