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肉的、開始的、買少的、怕漲的

目前這個階段,大家可能有這麼幾種狀態:割肉的、開始的、買少的、怕漲的。

割肉的

2018年底的時候,A股短期里出現了一輪下跌。從2700點,短期里一路下跌到2400多點,也進入了5星級的投資機會。

不過因為短期下跌的時候,市場比較恐慌,所以還是有部分朋友,在大幅下跌後,因為擔心害怕,賣出了自己手裡的股票和指數基金份額。

在浮虧的時候賣出,心裡自然是比較難受的,這也就是俗稱的割肉。

在關注螺絲釘的朋友中,這部分下跌過程中割肉的朋友比例並不多,不到1%的比例。其中也有一些是因為需要短期用錢所以賣出的。

不過,因為短期的恐慌下跌而賣出指數基金,這是不應該的。

A股當時處於很便宜的位置,如果因為下跌恐慌而贖回,本身也違背了價值投資的理念。

買股票就是買公司,指數基金是一攬子股票,買指數基金就是買入了一攬子公司。

每一個指數基金就像是一個迷你公司。我們在低估的時候買入迷你公司,它之後會幫我們賺錢。

沒有哪個老闆會頻繁買賣自己手裡賺錢的公司吧?

而且指數基金未來長期上漲,也一定會漲回來,所以沒必要在低估區域短期下跌的時候賣出。這段時間裡堅持投資,最後收益也會不錯的~

我們投資指數基金也需要做好長期持有的準備。

開始的

有的朋友是剛開始投資,能夠在熊市開始自己的投資,這是很幸運的。

最好的投資開始的市場是什麼呢?

是在熊市底部開始,並且開始的時候就遇到了市場的下跌。

這句話看起來很繞口,「在熊市開始投資」比較容易理解,熊市低估的品種多。

為何開始的時候遇到市場下跌是好事呢?

在股市裡,虧的最慘的是牛市入場的投資者。他們沒有見過下跌,只看到股市上漲。

隨著上漲,他們會投入越來越多的錢,最後,在牛市高位投入自己最大的資金。之後下跌巨虧。

在熊市開始投資的時候,遇到市場波動,下跌空間不會太大,但是能很好的知道:市場是有波動、有下跌的。

這樣,能夠對市場養成「敬畏」的心理。不至於因為之後牛市的大漲而過於貪婪。

今年就是類似的情況。開始投資之後會遇到下跌,明白定投要浮虧的時候堅持。

但本身市場比較便宜,所以不會像牛市跌下來那樣損失慘重,浮虧很容易就能回來。

很多在2018年開始定投的朋友,可能是3300點左右開始定投的,但定投到現在已經是盈利的了。

買少的

也有的朋友可能自己的家庭資產中,配置股票資產的比例還比較少。

通常來說,家庭里長期不用的資金,拿出「100-年齡」的比例配置指數基金,問題不大。

比如說家裡有長期不用的50萬資金,家庭平均年齡40歲,那可以拿出60%,也就是30萬以下的資金來配置指數基金。

這是比較合適的比例,也是養老目標基金等常用的分配方式。

所以可以根據這個比例,重新判斷自己家庭資產配置是不是到位。

要配置的這部分資金,通常也是分成10-20個月分批配置好低估指數基金。如果不太確定怎麼配置指數基金,也可以直接跟投螺絲釘組合。

也可以回復公眾號「螺絲釘組合」查看組合的詳細介紹

怕漲的

投資股票還怕漲?

其實在關注螺絲釘的朋友中,大部分朋友都不太喜歡上漲。

很多朋友都是用工資或者定期收入來投資指數基金的,如果股市上漲,雖然賬面收益好看,但是之後的錢還要想辦法投入的。

定投喜歡的是「熊長牛高」:

* 熊市最好非常漫長,漫長到依靠定投積累起足夠多的股票資產;

* 然後牛市的時候最好大漲,到高估全部賣出。

這是定投最理想的情況。

不過現實投資過程中,可能剛開始投資不久就遇到了上漲。也有可能定投了一兩年還是暫時浮虧的。這都是有可能的,因為每個人開始投資的時間不同。

那就需要有足夠的耐心。

耐心等待低估機會出現,耐心等待市場上漲的出現。

當然,每一個時間段低估的資產都不同。可能現在低估的漲上去,過段時間又有新的品種跌到低估。

我們只要每次保證買入的是低估品種即可。

在長期投資的過程中,往往不是投資機會不夠,而是錢不夠。

最近幾年經常遇到不錯的機會,例如2014年的A股,2016年的港股,2018年的A股。

不錯的投資機會,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所以完全不用擔心以後沒有投資機會(更多的時候是錢不夠用)。

感興趣的還可以看看這篇:長期投資不缺投資機會,缺錢

最後還是那句話,

  • 高築牆:高安全邊際的時候買
  • 廣積糧:耐心定投積累資產
  • 緩稱王:不急於一時之利,等待牛市到來。

作者:銀行螺絲釘(轉載請獲本人授權,並註明作者與出處)


推薦閱讀:

TAG:股票 | 投資 | 理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