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
四十三年春
紫禁城的雪還沒有全部融化
重的快要墜落的陰雲下
巨大的鎏金狻猊(suān ní)一如往常忠誠的,以威嚴不可侵犯的姿態,低頭俯視著伏於宮闕階下的新科進士們
司禮監掌印太監扯著尖厲的嗓子宣讀著殿試後皇上的恩典
來自山東的陳其猷就跪在這些進士中間,此時他的名字已糾纏在初春的緊風裡消失不見,鼻息下的磚因摯烈的喘息顏色深潤起來.
陳其猷沒有想到他在這一天不顧命濟大膽上書的內容,被記錄在歷史裡流傳下來。
陳其猷上書時間是1615年,距離明朝滅亡還有29年,此時華北大地因為嚴寒、大旱,有了人食人的現象。
人食人,吃的是死人,還是殺了活人吃死人?
光天化日刮人肉不避人,說明沒有官府過問,是官府認可吃人?還是官府的人也餓得吃人?
路人視之不怪,是怕自己也被吃,不敢怪?還是路人皆刮過人,都吃人?
那被刮的死人是不是也是一個過路人?
老嫗持死兒,能持應該是個死孩子,棄之應是埋葬的意思,死兒一埋入土就會被人挖出來吃掉,應該是有人專挖墳吃死人。
為了親人屍體不被人糟蹋,家人互食應是常態,否則陳其猷不會問「既欲食之,何必哭?」。
華北平原是古代中國北方的產糧大區,此時華北百姓尚且活的如此人性扭曲沒有尊嚴,何況其他地區。
1629年,是崇禎皇帝登基的第三年,此時距離明朝滅亡還有15年。
這段陝西通志里的災情記錄:時間、地點、類型,7個字的災情描述,不帶任何語氣,簡潔平淡!
然其災情嚴重程度遠遠超過14年前的華北平原,但死者已死,文字默然!
不過那些明末農民軍領袖的簡歷不會默然。
通志里的米脂,小在地圖上都難以找到的縣,是明末最高農民軍領袖李自成的成長地。
通志里的1629年,是李自成起義的時間,23歲的他在這一年當了闖王高迎祥的部下。
高迎祥,陝西安塞人,明末崇禎元年(1628年)率眾起事,自稱闖王,為王自用「三十六營」主要將領。
王自用,陝西綏德人,崇禎元年(1628年)與混天王等起義,為王嘉胤的部屬。
王嘉胤,陝西省府谷縣人,崇禎元年(1628年)揭桿起義,是他拉開了明末農民起義的序幕。
請注意這些領袖們起義的時間,再看看他們的籍貫(下圖示),再回看通志里的災情記載!
這讓我想起歷史人物傳記中那些非同一般的描寫,凡是大人物都與眾不同、上天註定,註定威風凜凜、註定叱吒風雲。
「八年大旱不雨,斗米千金,人相食」
食人到癲狂、無尊嚴到變態扭曲,有什麼天賦異稟?有什麼經天緯地?有什麼天生註定?
對於崇禎皇帝,就是沒有李自成也會有李乙成、李甲成、李N成。
崇禎皇帝是一位能體恤民間疾苦的皇帝,在其為帝生涯的17年里勤勉節儉、兢兢業業,李自成攻下北京時,他殺掉妻女自縊煤山,留下一份遺書「.. ....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這樣一位惜民的皇帝,他應該很清楚明末大亂由什麼引起,最有效的措施是減免稅賦、賑濟災民,畢竟國家疆土那麼大,總不至於都大旱,都沒糧吧,今年沒糧明年也該有糧吧!
各處呈報:沒糧!都沒糧!好幾年都沒糧!
崇禎皇帝很自責、很痛苦,他認為「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才會極端低溫年年大旱。
其實他不知道,這一切與他無關,用現代氣象學解釋,是他運氣太差,遇上了極端「小冰期」。
「小冰期」顧名思義有降溫的含義,那大旱又是怎麼來得呢?
讓我們先從農作物的生長條件簡單講起。
首先糧食作物生長需要兩項必要條件:熱量、水分。
在這裡,我們只談水分,水分主要來自大氣降水。
我國的降水依賴每年4—10月來自低緯度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夏季風,由於受喜馬拉雅山和橫斷山脈的阻擋,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被大大削弱,因此來自太平洋的東南風是提供降水的主要力量。
東南風來自低緯度的太平洋,溫暖濕潤,受這種性質風的影響,中國夏季尤其東部地區高溫多雨,這種雨熱同期的氣候類型很有利於農作物生長。
有一個成語叫「風調雨順」,指的就是來自太平洋的東南風是否不遲不晚、不強不弱的按時到達。若來得遲,會錯過農時;若風力太弱,降水少會有旱災;若風力強,降水多會有洪澇。因此東南風的定時定量很重要。
那麼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是怎麼形成的呢?
根本原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為什麼有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因為夏季時陽光照射到地面,也照射到海洋,但陸地表面薄薄的一層會很塊升溫達到炙熱,而海洋因為風浪的原因表面加熱後會很快和下層海水混合,因此海洋升溫的速度以及溫度都要大大落後於陸地,這樣它們之間就會形成很大的熱力差異,而這種差異非常關鍵,因為陸地和海洋都在不斷的加熱其上的空氣。
讓我們以印度次大陸為例,來看看海陸熱力差異會對其上層空氣流動產生什麼動力。
近陸地面的空氣受熱膨脹上升,於是近陸地面的空氣密度會降低
這時近海洋面的空氣密度就會大大高於近陸地面的空氣密度,由此產生氣壓差,形成氣壓梯度力,使得近海洋面的空氣大量湧向陸地,這時季風就形成了,來自海洋的風富含水汽,進而為陸地帶來豐富的降水。
同理,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也是這樣形成的,海陸熱力差異越大季風越強,反之越小則越弱。
於是,當小冰期來臨時,夏季的溫度大大降低無法產生巨大的海陸熱力差異,進而無法形成強勁的東南季風,帶來足夠農業生產所需降水,由此大旱形成。
換句話說小冰期里最極端寒冷的時期也是最乾旱的時期,就是老百姓最痛苦的時期。小冰期發生在15世紀初期始至20世紀初,其中極端低溫是發生在1640-1700年間,明朝則滅於1644年,南明滅於1683年,就在這個時間段。
其實,遇到「小冰期」不代表一定熬不過去,清朝的康熙爺位時間1661-1722年,大部分也屬於小冰期,可他還整出康熙盛世了!
說到底是崇禎皇帝生錯了時代,跟在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後面,哥哥叫朱由校,朱由校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木匠皇帝明熹宗,熹宗有個親密的好夥伴叫魏忠賢,還有個獨享專寵、心狠手辣,連皇后的胎都敢墮的奶媽妃子客氏,兩人裡應外合、沆瀣一氣,把整個國家搞的千瘡百孔、烏煙瘴氣。
而在明熹宗朱由校之前就是明神宗萬曆皇帝,陳其猷上書的對象就是這個20多年不上朝亂花錢的萬曆皇帝,所以等到崇禎即位時,國家機構已朽木蛀生、行將就木,國庫一點銀子都沒。
可擺在崇禎面前有一大筆大賬要算:抵禦清軍要錢;鎮壓李自成那幫反革命要錢;賑濟災民要錢,然後國庫沒錢。
沒錢怎麼辦?
崇禎說:省!
堂堂一國之君錦衣華服不穿,金銀器皿不用,珍饈奇味不吃,一件龍袍穿幾年,縫縫補補又幾年,旦有餘錢一概盡充軍餉。
日子過的緊巴巴,還是省不出來幾個錢來。
怎麼辦?
沒辦法,只能三餉加起來!(遼餉、剿餉與練餉:遼餉,用於遼東所需的兵費,就是打清軍用的;剿餉:鎮壓農民起義用的;練餉:練兵用的軍餉)
本就大旱,交不出稅糧來,還要加?死活一條路,只能反!
於是群眾奔走相告:「當了反革命,以後就是金山、銀山、麥山、米山、油泉、酒井」,大家爭先恐後,一時間,反革命浪潮鋪天蓋地。
憑空多了這麼多反革命,不得拿更多錢鎮壓嗎?
於是,為了有更多的錢鎮壓更多的反革命,只能加更多的稅餉。
於是.....
只能.......
惡性循環
到後來,稅收不上來,政府軍隊的糧餉發不出,自己的士兵乾脆換身衣服原地變成反革命,李自成就這麼變出來的。
唉,皇帝做到這種程度,不容易......
不過縱觀整個中國地形,小冰期內日子稍微好過一點的應該是四川盆地內的百姓,盆地內氣候終究要濕潤一點,四周高大的山地多少能抵擋一些寒冷氣流,畢竟熊貓在四川扛過了第四紀冰川時期。
這個農民叫張獻忠。
來自陝北定邊縣(下圖示)。
歷史記錄他屠了四川,不過有學者說是清政府屠了四川再把罪名推給了張獻忠。
張獻忠到底屠沒屠川暫且不言,但他是陝北人,生於1606,死於1647年,他的少年到青年成長在一個殘忍、飢餓、變態、扭曲的時代,那烈火硝煙、不成功便成仁的瘋狂中年,人命是什麼?是路邊待刮的肉還是泥濘里夾尾的野狗,或是連是狗是肉的念頭都沒有?
......
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標明出處▏
TAG:崇禎帝 | 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