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告訴你什麼玩具可以玩出積極樂觀的孩子?|《真實的幸福》讀後感
03-14
給小m買過很多遙控汽車,但他從來不用遙控器而喜歡直接用手拿著車玩。從一歲多到四歲,每次問他要不要用遙控器,他都特彆強調要直接用手玩車。當時心裡一直很難理解,從大人的角度來看,遙控汽車不就是要用遙控器來玩嗎?
直到看了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的書《真實的幸福》才找到了原因。
塞利格曼曾經是一個研究「消極」的心理學家,他提出了「習得性無助(learnt helplessness)」。他發現:如果你知道自己的行為與結果之間沒有聯繫,那人就會變得消極被動,健康狀況也不好。
【習得性無助實驗】
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里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後來,他發現研究「積極」對人們更有價值,因此開始研究和推廣「積極心理學」。他繼續做實驗發現,只要受到電擊的狗自己可以關掉電源,他們就會變得主動、鬥志高昂,身體也很健康。「可控」對人們的積極情緒非常重要。
回到選玩具這個問題上,他說:「當孩子的能力與玩具的挑戰匹配時,玩具便會給他帶來自我滿足。」因此在挑選玩具時,玩具最好符合以下兩個特點:
- 孩子的操作可以得到回應,讓他覺得玩具是可控的。
- 玩具難度不要超出寶寶當前的能力發展,符合最近發展區理論,讓他不會有挫敗感。
【最近發展區】
著名教育學家維果斯基提出了著名的「最近發展區」假設。孩子的學習會在最近發展區內發生。太難孩子就學不會,太簡單孩子就會覺得沒有學習興趣。而「最近發展區」則是通過「適當指導」孩子就能夠完成的任務。
根據以上兩個原則,分析一下為什麼小m不喜歡用遙控器來玩汽車呢?
首先汽車遙控器按鍵的使用對於2、3歲的小孩可能是超過最近發展區的,相對比較精細的操作會有一定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