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本土品牌激戰萬億家居市場,NOME能否與宜家、無印良品一較高下?

撰稿 | 劉惜墨

編輯 | 董金鵬

2014年7月的一天,有人在知乎匿名提問:曾經的留守兒童長大後是什麼狀態?那時候,第一代農民工的子女已經陸續成年進入社會。

那年陳浩28歲,不想再過坐井觀天的日子,於是回到曾打工的廣東。此時,距離陳浩踏入社會已經十多年了,他也被社會洗刷成另外一個人。

小時候,父母在廣東東莞開餐館,陳浩和爺爺奶奶留在江西九江農村。陳浩學習成績不好,多次留級,喜歡打架,被老師選為班長,坐在最後一排靠近門口的位置,維持紀律,堵塞風口。

陳浩覺得學校里找不到成就感,小學畢業後,就不想再讀書了。

輟學前,他跟父母說,你們不管,我已經廢了,不想讀書了。父母說,你考慮好了,以後別怪我們。同齡人在學校撒歡的時候,陳浩已經混社會了,他先在山西太原洗盤子,又在東莞長安鎮做了一年洗頭工,隨後北上又回到山西太原。

十年後,陳浩從太原回到廣州。此時,曾經的留守兒童已經混出名堂,身家過億,雄心和視野不可同日而語。

回到廣州的第三年,2017年8月,陳浩創辦的家居零售品牌NOME在廣州開業。一年零三個月,NOME在全國開了400多家門店,另有100多家店待開業。他感覺自己就像在高速公路上換輪胎,很危險又很刺激。

「沒有兩個億,就不要起步。」 NOME創始人兼CEO陳浩告訴新經濟100人,「如果沒有十多年積累,我根本不敢搞一年十幾個億,那是要出問題的。」

1-重要的商業人物,都是踩准了社會節拍-

2016年初夏,陳浩在香港見到商學院同學,對方先做實業,後逐步向金融行業拓展。看著金融行業高大上的辦公環境,陳浩受了刺激,覺得自己應該去更大的舞台。

陳浩從服裝銷售、店長干到小老闆,後來創辦了服裝連鎖品牌卡門。靠著勤奮,陳浩還去長江商學院和弗吉尼亞大學進修。在美國,他帶著翻譯器上完了弗吉尼亞大學的課程。

2011年,陳浩從太原到廣州進貨,碰見一個有上百家店的老鄉。他想請人家吃飯,對方不搭理。第三年,他帶著幾十個兄弟出走太原,背井離鄉到了廣州,想在服裝領域制高點打天下。

在廣州,他們把卡門的品牌名升級成KM,取意速度,繼續做潮牌男裝,定位於三至七線城市裡18-30歲的男士。截止到2017年,KM在全國開了600多家門店,年銷售額近30億元。

在香港,陳浩意識到光有勤奮不夠,還要有格局和視野。他研究了全世界重要的商業人物,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踩准了社會節拍。

KM迅速擴張的時候,陳浩不得不面臨一個現實:中國服裝行業在走下坡路。

在中國,市值超過800億元的服飾類上市公司只有2家,安踏和申洲國際;其他多數市值在百億元以內,擁有4500多家店的海瀾之家,市值也不過400多億元。放眼全球,耐克、阿迪達斯、優衣庫、Zara等公司的全球化已經非常成熟,留給KM的想像空間有限。

從香港回來後,陳浩又去了英國。

此時,陳浩的觸角像雷達一樣打開,正在尋找新機會。他花1000萬元雇了一家英國諮詢公司,調查美國、英國、德國、北歐和日本等成熟國家的消費市場。

他們發現,在零售業發達的日本,市值排前9位的除了7-11、全家、羅森三家便利店外,第一是優衣庫,第二是家居品牌NITORI,第三是無印良品,第四是十元店大創,第五是葯妝堂吉訶德,第六是雜貨連鎖LOFT。六個品類里,一半中國沒有。

美國有eBay、亞馬遜,中國有阿里、京東;美國有Facebook,中國有騰訊;歐美日有宜家、Home Depot、NITORI,但中國沒有對應的公司。

家居品類在零售發達的歐洲、美國和日本,僅排在服裝、餐飲之後,佔比15%-19%。日本的NOTORI市值過千億元,且在持續上升;宜家2018財年銷售額255億歐元(摺合人民幣約2012.6億元);Home Depot市值1900多億美元。

陳浩的辦公室位於廣州荔灣區,十公里範圍內的輕紡城,是中國很多十元店的貨源地;一百公里範圍內的佛山、東莞、順德等地,分布著宜家、NOTORI等家居品牌的上游供應商。對這些家居品牌來說,這裡僅是廉價的原料加工廠。

▲NOME CEO 陳浩

一款家居產品,從原料到消費者手裡,真正的軟實力是設計、供應鏈和渠道。陳浩去過北歐,那裡有全球最好的生活家居設計。在斯德哥爾摩,天黑得很早,人們待在家的時間很長,對家居生活的研究也很成熟,設計簡單,又不失底蘊。

整整二十年前,陳浩還在村子裡過著放牛般的生活,宜家就已經把全新的家居生活售賣方式帶到中國。後來當他混跡在太原街頭,挨餓打架的時候,無印良品、NITORI等品牌相繼登陸中國,一群人坐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日本東京,決定著中國人的家居生活。

「難道就沒有人發現這些事情?中國沒人做嗎?是不是腦子進水了?想了很久,我們發現就是沒人做,我就要試一試。」在深耕服裝領域多年後,陳浩發出了這樣的疑問,他決定補上巨大的價值漏洞。

今日資本創始人兼總裁徐新,是NOME的連續投資人。她告訴新經濟100人,NOME踩中了三大社會紅利。

○ 中國供應鏈紅利。為了幫國外品牌做OEM/ODM,國內打造了有質量、工藝水平比較好的生產線。而如今產能過剩,出口轉內銷,NOME可以抓住低價、優質的供應鏈紅利。

○ 西方設計師紅利。西方有很多自由設計師,但這些設計師缺乏大客戶。

○ 中國消費升級紅利。國外很多大的購物中心裡,大多有3-5家家居品牌店,而國內是空白的。

踩准社會節拍,尤其是全球新零售的機會,陳浩認為線上與線下的快速結合將重新洗牌行業格局,因此陳浩要做的就是大幹一場。

NOME將中國供應鏈和北歐設計結合起來,在零售戰場上不斷開疆拓土,宜家和無印良品多了一個來自中國本土的競爭對手。

2-宜家的風格,無印良品的品類-

2017年8月,第一家店在廣州萬達開業,陳浩和團隊才鬆了一口氣。

「經歷了一場戰役,最終達到了想要的樣子,大家就在那兒邊看邊流眼淚。」NOME加盟商負責人歐陽穎回憶時,依然很激動。

開業前,團隊連續5天5夜,每天只睡3-4個小時。

陳浩做總指揮,把用一年時間研發出來的商品全部放進店裡,首次接受用戶檢驗。商品進店之前,店內陳列、燈光、音樂等都經過幾輪測試。

大家設想,門一開,客人自動被吸引過來,像逛超市一樣,無需引導就能購買想要的產品,然後自動在收銀台排隊買單。

▲NOME店鋪

門店直接接觸用戶,陳浩對此極為細緻,也極為敏感。

2009年,陳浩在太原開服裝店,每天觀察大街小巷的人群穿什麼,有什麼愛好。到北京動物園進貨時,也要打聽賣得最好的檔口,觀察最好檔口裡賣得最火的貨品。「兩邊觀察一對接,進貨絕對都是爆品。」他興奮地說。

靠著這股勁,陳浩帶著卡門雄踞山西潮牌男裝市場。做NOME時,陳浩能夠如法炮製,在宜家、無印良品等品牌的空隙中找到獨特的定位,並打磨出獨特的產品。

目前,中國的家居品牌超市裡,無印良品做得最好,價格偏高,主力人群是70後和一部分80後,90後的品牌是空缺的。

90後更會享受生活,喜歡有調性和品味的東西,也喜歡買當季產品。因為初入職場,財力不足,所以他們更喜歡顏值和性價比兼具的產品。

NOME的用戶是25-35歲的小白領,多數是同居的情侶,或者剛剛結婚的小夫妻。NOME的定位是:宜家的風格,無印良品的品類,但價格只有無印良品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比如,純北歐色調或者繁花系列馬克杯多在15元以內,服裝在100元-300元不等,鍋碗瓢盆等各種廚房用品也在10元-50元不等。3000個SKU,其中服裝品類佔比近30%,剩餘為美妝、小家電、廚房用品等。

一件產品從設計稿到工廠,再到改稿,確定材料,生產,整個流程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時間。

目前,NOME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建立了設計中心,簽約20多位當地設計師,為NOME提供產品創意和設計。在廣州總部,還有60多位國內設計師,作為輔助。設計師提供創意,陳浩、聯合創始人郭斌等組成的十人產品小組,根據成本、工藝、調性做最後拍板。

NOME品牌經理羅芳介紹,目前NOME準備在香港建立一個設計師分站,以便節約交流成本和降低流程時間。除了設計師,NOME還與熱點IP合作。比如與公益組織聯合打造出了「非暴力」產品系列,售賣當天就被搶購一空。

▲NOME 非暴力產品系列

陳浩帶著團隊,爬了市場上多家家居品牌的數據,最終選出3000個SKU。高頻、剛需、海量是從客戶角度分析出的最基本選品標準。除此之外,還要有高顏值、實用、質量好、價格便宜、可大規模生產等五個特徵。

同時,500萬會員也是NOME提升產品力的重要工具。用戶可以在群里隨時反饋對某件產品的體驗感受,甚至可以直接提需求,級別高的用戶可以與設計師直接對話,參與產品設計。

羅芳告訴新經濟100人,之前NOME的馬克杯只有素色,被粉絲吐槽,希望多出一些款式。很快,這個建議就被採納,如今NOME的貨架上,繁花系列的馬克杯成為爆款。

門店陳列飽和度呈現的美感,產品上新頻率是否能保持用戶的新鮮感,靠的是整個供應鏈條上信息流、商品流、現金流的效率。

3-夾縫中長出的野草,不容易被弄死-

2018年11月,天氣轉涼,NOME大部分店裡,新上了圍巾、帽子與秋冬裝。

為了提升用戶體驗,NOME的上新頻率是每周一次。秋冬裝上新後,大量夏裝、涼拖等過季商品被運送到倉庫。之後一部分運往海南等熱帶地區的門店,其餘作為庫存處理掉。

NOME商品企劃部負責人阿良笑著說,之前看陳列覺得沒多少庫存,一個季節過去,現在收回來,還是超出預期。

一頭是300多家門店(以每月70家的速度增加),一頭是500家供應商,如何在高速發展中把庫存算準,既能保證有貨賣,又保證不會有過多的庫存,需要像數學家一般嚴謹計算。

「戰鬥最初,難點在於怎麼在短時間內找到最好的供應商,怎麼讓他優先給你生產。我是有訣竅的。」陳浩一個個列舉著,眼睛裡透著一股得意。

從山西一家5平米的小檔口到近百平米的連鎖店,陳浩用了3年,這期間踩過無數坑,跟各色人打交道,練就了生存智慧。

回到廣州後,混跡社會的智慧讓陳浩在商業上遊刃有餘。陳浩沒有先去尋找供應商,而是先找到有供應商資源的人才。

2015年,陳浩收購了一家獵頭公司,負責摸透公司關鍵崗位、核心競爭力等信息,並挖來人才。通過獵頭公司,陳浩迅速搭建了近100人的供應商團隊,這些人都自帶給宜家、無印良品供貨的供應商資源。

有了這些人,接著就是簡單粗暴地 「談未來、下大單、講信用。」

陳浩前期投入了近2億元,大部分用於打通和供應商的合作。

要先給工廠錢,再讓他們生產,但光給錢還不行,NOME有一套談判手冊,談NOME的理想,談創始人的過往。

工廠新開一條生產線,如果沒幾天客戶倒閉,工廠損失就很大。很多核心供應商必須陳浩親自出馬,才能搞定。

「真正厲害的供應商老闆還是要看人的,看你的頭腦是否清醒」陳浩說。

無論是人才招募還是供應商談判,背後都是陳浩的攻克能力,也是情商的體現。「我與其他年輕創業者相比可能更夯一些,就像是夾縫中長出來的野草,不容易被弄死。」

有了貨源後,如何提高供應鏈的效率,卻不是情商高就可以解決的。

3000個SKU在工廠、倉庫和店鋪之間流轉,需要一套完整的流程支撐,這是迎接陳浩的另一座大山。

NOME將整個流程用數據系統打通,提升每個環節效率和自動化效果。這套系統也被NOME稱之為商品流聯動系統,可以理解為:

第一,通過預測銷售來組織商品的採購和生產。

第二,市場是隨時變動的,在應急的變數企劃與產品採購生產之間可以實現迅速調整。

第三,根據上述邏輯自動化管控信息流、商品流、現金流。

陳浩介紹說,這個系統最早源於服裝公司KM,後來持續優化,目前系統內可以實現70%-80%的產品預測。

目前,NOME整個倉庫周轉時間是3個月。陳永良的目標是到2020年,所有商品一年周轉45天,總倉做到15天。從現在的小批量、高頻下單生產的模式脫離出來,進一步優化成本結構。

4-捨命狂奔-

競爭,以陳浩沒想到的形式出現了。

「之前只想著和宜家、無印良品干一仗,沒想到擦槍走火惹到了名創優品。」陳浩說,目前NOME和名創優品有20%品類重合。

2018年4月,王強參加了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召開的NOME加盟會,那時葉國富第一家店還沒開,只拿了一些概念圖給加盟商看。幾天以後王強又參加了陳浩舉辦的NOME加盟商大會。

對比之後,王強最終決定加盟陳浩的NOME。

兩家NOME,LOGO基本一模一樣,只是陳浩的NOME在O上多了一個皇冠。新經濟100人調研發現,兩家NOME裝修風格也非常相似,品類有很多重合,都有服裝、美妝、零食、家居用品。不過葉國富的NOME多開在街邊,品類較少,面積也比較小,且一些品類與名創優品有重合。

▲上為陳浩NOME,下為葉國富NOME

從葉國富NOME官網上來看,加盟店鋪量100家左右。

針對葉國富的行為,雙方還在媒體進行了一場罵戰。雖然陳浩優先註冊了NOME的商標,法律上會傾斜時間優先者,但陳浩知道,只有真正拉開距離,才能贏得戰爭。

迅速跑馬圈地不僅具有戰略意義,更是一場名譽之戰,關係到一個品牌的生死存亡。

NOME要捨命狂奔,需要渠道迅速鋪開。

NOME的加盟屬於純財務投資,加盟商只負責找到位置,其餘一切事務都交給NOME。

歐陽穎扛起了這場戰役,並在2018年4月開放加盟後,迅速拓展了數百家店鋪。

「一場加盟商大會下來,交意向金的就有1400家。」歐陽穎興奮地說。

據透露,目前加盟一家NOME店,根據店鋪大小需投入200萬-300萬元,其中加盟商需要承擔店鋪房租、人員等成本,NOME會將每天營業額的38%分給加盟商。

一般來說,一家200平方米左右的NOME,日均銷售超過2萬元,每年營業額800多萬元,毛利率高於小米之家,客單價在60元-70元之間。加盟店大約18個月回本。

2018年4月,王強與NOME簽訂了加盟協議,直到10月才開業。這是因為NOME對店鋪位置具有極其嚴格的要求,王強的店被審查了三次,待人流增加後NOME才同意裝修進場。

王強說,開業第一個月就有50萬元左右的營收,超出了預期。

歐陽穎告訴新經濟100人,NOME店鋪必須在核心商圈購物中心裡,面積在200平米以上,樓層最好在人流量比較大的1層、2層,有地鐵站的B1層也可以。周圍最好有H&M、優衣庫、星巴克、盒馬鮮生、屈臣氏。

NOME把選址要求通過培訓傳達給加盟商,避免因選址不當造成損失。

加盟只是第一步,對門店進行精細化運營才是一切的根。

陸銘接到的任務是儘快將1.0版本的店鋪運營流程打通,並且用打造標杆店模式,對1.0版本持續優化。

要完成這個任務,需要依託NOME面向廣大一線員工的商學院。以一家店15人的配置來算,NOME一個月就有1000多位新員工入職,招聘、培訓、上崗、激勵是背後的軟實力。

蔣開艷是NOME廣州北京路店的主管,2018年5月加入NOME以來,已經連升4級,每升一級增加200元收入,她打算用一年的時間做到店長。

作為培訓主管,蔣開艷要把服務操作流程教給店裡的新夥伴,比如每個服務員都可以適時給客戶推薦免費冰激凌,客戶結賬時要推薦掃碼成為會員。

除了蔣開艷培訓主管,店內還包括一名運營主管、一名陳列主管。「建立流程標準,先僵化、再優化、後固化」如今NOME的門店管理正在標準化。標杆店打造,業績升級也在陸銘規劃中穩步推進。

隨著NOME版圖擴張,陳浩並沒有把目光局限在線下,線上也是重要一環。為此,陳浩找來現NOME線上業務負責人劉湛。劉湛曾是唯品會高級產品總監,對大數據和電商有著多年積累,2018年7月加入NOME。

在陳浩設計中,線下超市型家居店只是其中一部分,線上商城、3000平米-5000平米的大型體驗店則像黑夜中的狼,睜著眼睛,伺機而動。

「中國家居市場4萬億, NOME應該是個千億市值規模的公司。」陳浩肯定地說。

新經濟100人:未來你想做成什麼樣?

陳浩:沒填飽肚子時,覺得李嘉誠不錯。而現在,我不想做XX第二。即使成為第二個馬雲,我聽著也不是很興奮。

2005年,陳浩混跡在太原街頭,最慘的時候吃不飽飯,也不向父母伸手。

他在山西一家農場里割茅草。一天下來,身上沾滿了稻草,又癢又累,才賺了十塊錢。割完草後,他一個人躺在草地上,覺得人不能這樣一輩子走下去。

迅速回到太原後,陳浩終於在服裝領域迎來了他人生的分水嶺。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回頭,一路往前走。當許多人深陷生活的沼澤無法自拔時,他還在堅毅地走著。

填飽肚子後,他只想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人。陳浩說:「決不想成為第二個誰,我只想做我自己。」


推薦閱讀:

TAG:家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