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解讀神經症現象之四:誰在強迫我(二)

(2)被自我的觀念強迫

強迫症患者是反感理性的理性主義者。反感理性是無意識的,它源於早期家庭的嚴厲與控制及應試教育環境下,一個人在內心深處形成的敵視強權和敵視理性教育的壓抑。壓抑的結果,自己也變得高度理性。

表面上他們很穩重,其內心有著駕馭自己和外界關係的失控感,為避免這種失控感的惶恐不安,他無意識地強迫自己「遵章守法」,一切謹小慎微,以保證內心的安全。從現象看,他們鑽進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即陷入「我知道不該反覆想亂七八糟的事,但是控制不住要想」「為什麼我總是冒出怪念頭」等強迫思維的痛苦,且整天跟這些想法作對,欲從思維里消除那些不好的觀念。

某男孩被他的強迫想像「魔鬼野獸××,必須殺死××」折磨了六年,也與這一想法鬥爭了六年,他說決不允許自己有這樣的念頭。(這就像拳王泰森所言:我必須與我內心的惡魔作殊死鬥爭。但泰森沒有強迫思維的痛苦,也許他有超強的強迫性個性,這是他成為拳王的驅力,也是他內心受苦的魔力)。某女士反覆被一個不該有的想法糾纏,即我與叔叔做愛。她說她千不該萬不該有這樣的念頭,怎麼能這樣想!真噁心。為此她很討厭自己,也想盡辦法要消滅這一想法。

從思維里消除某個觀念,是一個實現不了的妄念。

但強迫症者不知他為何要堅持這樣做。首先他對陷入強迫反強迫的怪圈沒有意識到,只知到那些不該想的怪念,是應該堅決抵制和消除掉。無意就無心打破怪圈,這就難怪他們遲遲不能解放自己。從治療角度,是要幫他們意識到,減輕受強迫重複之苦就須先撤銷對強迫癥狀的反抗,以及改變「從思維里消除某想法」的觀念。

強迫症患者不僅是被強迫思維等癥狀,和必須去除這些癥狀的觀念所強迫,還受他們內心深處某些情感及觀念的強迫,只是是無意識的。也就是說,強迫癥狀只是一種結果,繼發性在影響他的生活,而真正支配他行為的是潛意識動力。如有個小夥子,他老是把鄰居「王阿姨」口誤為「林大嫂」,王阿姨也挺諒解他「你這孩子,事多了忘性大」。歸因忘性大是他叫錯姓名的表因,而他口誤的實質是,他內心深處對林大嫂的某種依戀感情,總是被像林大嫂身上某種特質的女性(王阿姨)所觸動,才是他視王阿姨為林大嫂的動因。心中有誰眼裡就有誰。

又如某女士,她每天出門前要反覆檢查窗戶、天然氣關好沒有,關門後要反覆鎖幾遍。她明知不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了。她歸因自己是從小膽子就小,做事太過認真的結果。沒錯,強迫症的人確實有過分認真的個性特點。但這些不足以說明她就需要強迫性關門窗。你從她早期背景和成長經歷得知,她從小處在一個緊張恐怖的環境,父母不幸的婚姻,使她經常看到父親施暴的凶樣,也常見母親歇斯底里的狂怒。她不斷被父親教訓著:你不能貪玩,不能懶惰,必須認真讀書,將來必須要有出息,千萬別像你媽那樣沒有見識,脾氣還古怪。她不斷被母親教育著:孩子,你必須聽話,管好自己,不要輕信別人,不要跟別的孩子鬼混,將來找對象千萬別找像你爸那樣沒修養的人。在學校和外人眼裡,她的確是個聽話懂規矩成績好的孩子。

可以看出,她是在嚴格控制下失控地(內心不安)成長著。在她幼小時的神經記憶庫里,儲存著滿滿的「只准」「不許」「必須」「應該」的諄諄教導,這些將是她做一個好人的行動指南;在她幼小時的情感記憶里,注入了滿滿的緊張、驚嚇、懷疑、不確定、憂慮的情緒體驗,這些是她內心沒安全感的情感成分,是鑄成她過分敏感、內省、膽怯等個性的因素,它們會聚積成一個恐懼或自卑的情結,無形而慢性地支配著一個人後來的行為舉止,比如在她以後的人際交往中,會特別敏感別人的看法,害怕別人(特別是有點攻擊性的人)傷害到自己。強迫性關門窗的舉動,形象說明了她內心有受威脅、怕侵犯的恐懼,無意識藉助反覆關門窗,表達著對安全感的渴望,同時也替代滿足了安全穩定的需要。因此說,她內心深埋的憂慮、不確定感,以及做事必須要認真、必須要做好、不能失誤等觀念,才是強迫她反覆關門反覆檢查的精神動力。

再如前面提到的某男孩,他強迫思維「魔鬼野獸××,必須殺死×× 」,這個××是他決不可殺的長輩,但不管殺誰都要不得呀,所以對這一想法他必須要抵制。表層上是這一觀念和反覆想這一觀念在折磨他,使他痛苦。他並不很清楚,是什麼使他形成了這樣的強迫怪念?任何頑固觀念或習慣形成的背後,是有歷史淵源的。正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而患者之所以痛苦的深層次東西,往往就在他們的癥狀或夢裡面。從男孩的癥狀看,那個他必須抵制的思維很直白說明幾點:①他有仇人,這個仇家是他的重要關係人,並給他過某種傷害;②其傷害的程度較重,以致他產生有強烈的憤怒和野心勃勃的殺機;③他受某種力量的控制(多屬於倫理道德),壓抑了復仇或殺人衝動。一般說來,傷害或挫折並不必然是一種隱患或災難,它是否會製造創傷性情結,取決於一個人的個性態度和應對能力。面對傷害於我的事件或人,如果能外向性表達自衛還擊,或事後做一些補償性工作(外向表達受傷害的感覺和不滿)等,都是及時而合理處理了憤怒的做法。

看得出,這個男孩自身也存在矛盾個性或矛盾需求,他既有泄恨的攻擊需要,又有做善良人(倫理道德需要)或避免懲罰的需要。若要滿足後者,他就必須壓抑攻擊需要。一般這樣的人在面對傷害性事件時內心充滿了矛盾與衝突,做選擇進退兩難。而持續的衝突本身又是一種痛苦,為緩解痛苦,又只好採取壓抑痛苦。所以男孩解決衝突的策略,最多只能在心裡刻骨仇恨他不滿的人,在思想里千萬遍咒罵那人是魔鬼是野獸,在腦海里不斷幻想殺死了那人千萬次。因此說,男孩的強迫思維癥狀,只是他長期壓抑不相容慾望的結果,也即真正的病魔,是他內心深處不一致的觀念和不能協調的願望衝突在強迫他受苦。

許多人的酗酒、網癮、自閉症、抑鬱症等,就是這樣形成的。

生活中那些老犯的口誤或筆誤,以及種種強迫重複的行為,其潛意識都有一種相悖的,但是強度超過了意識想說(做)的願望及相關觀念存在。包括那些收藏癖、潔癖、物質依賴的人,他們很想擺脫怪異行為卻不能,表象看是因為他們缺乏自制力,是被他們的「癖」所控制,而本質上是被他們內心所壓抑的佔有慾望、性慾望,被他們必須要保持乾淨整潔、貞潔純潔的觀念所牽制,所強迫。

當一個人,被他自我內心潛藏的觀念及慾望衝突所控制後,他似乎把整個自己都交給了他的異己——潛藏敵人。他的思維,他的情緒,他的感覺,甚至他的行動都受到異己分子的控制,「我」成為了自己異己的奴隸,不得自由。

因此強迫症的人很苦很累,主要是腦累,頭都想大了的累;主要是心苦,心被囚不自由的苦。解除強迫症的痛苦,首先要切斷強迫反抗「強迫癥狀」的惡性循環。比如先降溫反抗的強度,即反抗癥狀的態度不要那麼強烈,這意味著允許癥狀存在,反正你強不過它,就讓它存在,也許你不跟它斗,它反而也沒勁沒趣不跟你玩了。這一工作任務說起來簡單,要做到並非易事。其次(其實是主要的)是了解和認識誰是你的異己,誰是真正強迫你痛苦的潛在敵人。將無意識癥結意識化本身,是心靈自由的第一步,然後要為重修或重建個性做努力。(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TAG:心理 | 心理治療 | 強迫症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