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好友小聚,一位朋友向我們傾訴,說3歲的女兒最近不知道怎麼了,嘴裡開始飆起髒話,什麼「臭屁」、「臭奶奶」、「臭媽媽」啊,掛在嘴上停不下來,一說她,她還更來勁!
還有一次說得更狠的,就因為沒有給孩子買芭比,孩子在發脾氣時竟然對她說了句「我要打死你這個臭媽媽!」為了這句話,朋友是硬生生地被女兒氣了好幾天沒緩過來。
朋友說:「孩子這麼小就髒話連篇,長大還得了。特別是女孩子,會讓人感到這個女孩子是個小太妹、壞孩子的。」
寶寶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隨著寶寶語言能力的提高,寶寶們發現大人們對每一句話的反應都是不同的:有些語言的威力是巨大的,會讓聽者生氣發火或者傷心。
如果寶寶開始試驗甚至攻擊,那麼語言詛咒敏感期已經來臨。很多小朋友都會經歷這一階段,蒙台梭利關於兒童的31個敏感期里,「詛咒敏感期」就是其一。
特別是2歲半之後,尤其是在3-5歲這個階段,不少孩子開始喜歡說「我打死你」、「臭XX」、「笨蛋」、「大壞蛋」等詛咒性的語言,這讓很多父母感到驚訝和頭疼,不理解自己的孩子怎麼突然說起粗話、髒話了。
其實,這是孩子語言敏感期發展的一個階段而已,詛咒敏感期是指兒童在學習語言的時候,接觸到一些髒話或者帶有詛咒的話後,喜歡不分場合地使用,越是被制止就越喜歡使用,而一旦過了這個階段又恢復正常,專家將兒童這個時期的語言習慣稱之為詛咒敏感期。
詛咒敏感期與孩子的語言敏感期緊密相關,可以算是語言敏感期的一種特殊表現。
當孩子發現語言本身是有力量的,尤其是有些話能夠像利劍一樣刺傷別人,孩子就會使用強而有力的語言來試探、發展自己的力量,並觀察別人的反應。
美國耶魯大學的保羅·布盧姆博士說:孩子說髒話,其實只不過是孩子的語言學習。一句髒話對於小孩子來說,沒有什麼作為禁忌語的特殊意義。他們以後才會逐漸了解到這些話犯了社會禁忌。
所以對於孩子說髒話我們沒有必要反應那麼嚴重,孩子一說髒話罵人就上升到道德高度去指責批評、或者打罵。
對於孩子說髒話,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是選擇打罵,還是選擇批評警告,又或者忽視不理他?
小區里的瀾瀾是很可愛的姑娘,我們都很喜歡她。但是這幾天他家好像發生了什麼事情了,昨天在樓下溜娃的時候,看見了瀾瀾媽媽就聊了起來。
瀾瀾媽媽說:那天家裡來了朋友,他們正喝茶聊天時,瀾瀾就在旁邊玩玩具。
朋友就給瀾瀾剝了一根香蕉,沒想到瀾瀾不僅不領情,還很生氣地跟朋友說:「吃你個屁,我不要吃,我討厭你」。
本來幾個人還聊著熱火朝天的,沒想到這句話讓談話變得尷尬不已,沒多久朋友就找了借口離開了。
瀾瀾爸爸很生氣,沒想到瀾瀾這麼大了,竟然都不知道對客人要禮貌,還罵人,氣的他把瀾瀾大罵了一頓。
可瀾瀾還是一如既往的說,根本就沒得到改善。
當孩子說髒話後,父母都會打罵或者立刻阻止,但是這樣做是正確的嗎?孩子他們自己知道自己講的是髒話嗎?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其實,孩子說髒話,或者表現的很不禮貌,不能就認為孩子本身道德人品有問題,而打罵指責他。
這只是他們對於髒話的好奇或是對於別人一言一行的模仿,並以此為樂,可又不明白所模仿語句的含義。
這就需要我們父母幫助孩子進行區別,讓他們知道哪些話是髒話,是不能隨便對人說的。
因為有時候他們的髒話只是表達一種稱謂,在孩子心中這並不是罵人的髒話,甚至還認為是一種好話。
對於孩子語言的敏感期,家長該怎麼正確引導孩子呢?
不打不罵
相信一般父母聽到孩子說出髒話的時候,都會氣急敗壞的恨不得一巴掌呼上去。但是,請一定先保持冷靜。
孩子說髒話罵人的行為,如果我們強行地去制止,對孩子大發脾氣、動手打孩子,那我們就輸了。
因為,孩子詛咒敏感期的特點就是:越批評禁止,寶寶說得越歡。打罵只會更加刺激他,即使孩子在我們的「淫威」下閉嘴了,但在心裡卻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傷疤。
當孩子再次說出「詛咒」性的話語時,家長可以淡定地回答:「哦,知道了。」「好的。」「是嗎。」
當家長沒有表現出過激反應時,漸漸的,孩子就會失去「詛咒」的興趣。
這就像「禁果效應」所說的:越是禁止的東西,人們越要得到手。
模仿治療
模仿治療又稱為示範法,是指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學習和獲得良好行為,減少和消除不良行為的一種矯正方法。
家長可以編故事讓孩子自己體會,這是典型的讀物模仿法。
編故事的同時,在故事中給孩子一些好的建議,比如:在他生氣的時候可以找人傾訴或者和喜愛的玩具說話等,而不能用說髒話的方式。總之,家長可以運用多種策略去幫助孩子模仿學習良好的行為,最終讓他改掉不良行為。
在家裡訂立規矩
如果寶寶的髒話很嚴重,不容易改正的話,那我們就需要下狠招啦。
我們在家裡面定下規矩,不許在家裡說髒話,不然就會有懲罰。而一天不說髒話就有有獎勵,如果一周沒有說髒話也有大獎勵哦,這樣寶寶就會很容易改成髒話哦。
宜疏不宜堵
許多孩子罵人其實是對自己受到傷害的一種情感宣洩,此時家長可以教給他文明發泄自己情緒的方式,而不是讓他憋著不罵。
鼓勵孩子把不高興、不愉快的事件告訴父母或其他人,以緩解心中的不快;鼓勵孩子自我隔離來達到冷靜;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和幽默感等等。
父母越禁止孩子說髒話,卻越勾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反而孩子會更喜歡,也會繼續說。反而,父母冷處理、不作為反而會使孩子沒興趣、沒有好奇心。
換位思考一下我們大人,有時候也會隨口便冒出一句口頭禪「我去」,「TMD」。
其實孩子也和我們一樣,所謂的髒話只是認為好玩,有時也用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往好處想,這也是孩子成長的表現啊。
所以我們不要反應過度,而是態度上重視,行為上淡化。
你家寶寶有說髒話的時候嗎?你們是怎麼解決的呢?下方評論區告訴超人哥哥吧!
TAG:育兒 | 育兒經驗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