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以泥盆紀末和二疊紀末兩次大滅絕為邊界,頭足動物的演化史可以粗略地劃分成三個階段:奧陶紀到泥盆紀可以稱為「角石時代」或者「鸚鵡螺時代」,各種角石和鸚鵡螺悠遊海中,甚至一度佔據了食物鏈的頂點。石炭紀到白堊紀可以稱為「菊石時代」,鸚鵡螺亞綱(應該不是個單系群,但暫且沿用這個名詞)逐漸凋零,菊石亞綱崛起成為頭足綱的主流,歷經 3億年的繁盛後,被一顆小行星轟得灰飛煙滅。蛸形亞綱成了幾乎唯一倖存到新生代的頭足動物,由此開啟了屬於自己的時代。(以上只是井蛙的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頭足綱三大亞綱在各個地質時代的多樣性變化情況。井蛙標出了泥盆紀末和白堊紀末兩次大滅絕。其實菊石類在二疊紀末(桿石目,棱菊石目和前碟菊石目滅絕)和三疊紀末(齒菊石目滅絕)也都遭受了沉重打擊,但之後又奇蹟般地復甦。結果最後菊石滅絕而鸚鵡螺倖存,這也算是動物演化史上的一個大烏龍吧。圖片來源自網路。
除了6種鸚鵡螺之外,其他現存的頭足動物全部屬於蛸形亞綱。它們和人類關係異常密切,我們腦海中頭足動物的形象全部來自蛸形類。比如這樣的:
(圖片來源自網路)
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所以蛸形類最顯著的特徵就是鮮美可口(劃掉劃掉)體軟無殼(其實是無外殼)。這固然令吃貨們欣喜若狂,但眾所周知,軟體組織極難形成化石。和充塞在地層里的,不計其數的角石,鸚鵡螺和菊石貝殼相比,蛸形類,尤其是古生代蛸形類的化石資料少得可憐。從本回第一張柱狀圖裡也能看到,蛸形亞綱的部分有大段大段的留白,這意味著零星的化石記錄間往往相隔上千萬年。
當然也有極少保存比較完整的蛸形類身體化石。比如在發現塔利怪物(參見第一百六十一回 塔利怪物)的美國伊利諾伊州馬榮溪化石群(the Mazon Creek Fossil Beds),就出土了這麼一件驚世神物:
這塊化石上清晰地顯示了一隻蛸形類的完整身體印痕。它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章魚」——馬榮波爾蛸Pohlsepia mazonensis。在上面可以辨別出短腕(a),兩條長腕(ma),眼睛(e),喙(m)和齒舌(r)。在它的胴體末端,似乎有兩個對稱的鰭狀結構(f)。這隻動物活著的時候,外形可能很像現代的「小飛象章魚」或者「吸血鬼魷魚」。圖片來源自[1]。
上圖:傘須蛸Cirroteuthis umbellata,外號「小飛象章魚(Dumbo Octopus)」,八腕目。下圖:地獄吸血鬼魷Vampyroteuthis infernalis,幽靈蛸目。看來在蛸形類的演化史上曾經多次出現過這種耳朵狀的肉鰭。圖片來源自網路。
除了最早的章魚,這裡還有最早的「魷魚」——始烏賊Jeletzkya douglassae。這個標本的十條腕長短相同,像花瓣一樣綻開,暴露出中央的喙和一段齒舌。它的胴體部分埋在化石內部。圖片來源自網路。
不得不說,馬榮溪真是一塊寶地。上圖是這裡出土的另一種蛸形類Saundersites illinoisi。它和馬榮波爾蛸,還有始烏賊都生活在石炭紀晚期。它們的存在把蛸形類的出現時間上推到泥盆紀早期,到石炭紀多樣化程度已經非常之高了。而在它們之後,如此完整的蛸形類化石要一直到1億年後,侏羅世的地層中才再次發現。圖片來源自網路。
既然軀體化石如此稀少,那麼古生代蛸形類還留下了哪些印記呢?
1. 貝殼(Shell)
毋庸置疑,蛸形類的祖先是有外殼的(外形可能像上回介紹的Sphooceras truncatum)。它們經歷了貝殼逐漸退化縮小,被外套膜包裹,到最終消失。這個演化過程一直延續到現代。
現代蛸形類中,演化程度最高的章魚貝殼已經完全消失。其他類群則保留了體內的退化貝殼,起支撐身體的作用。這就是我們熟悉的墨魚骨或者海螵蛸。井蛙以前常用這東西給養的蝸牛和烏龜補鈣。圖片來源見水印。
說起史前蛸形類的貝殼,就不能不介紹箭石類(Belemnoidea)。這類動物的流線形軟體很像現代魷魚,但在外套膜的頂端有一個像箭頭或子彈形狀的內殼。
一種侏羅紀箭石Passaloteuthis bisulcata的完整軀體化石。紅圈中是縮在體內的貝殼。圖片來源自網路。
中生代的箭石留下了非常豐富的化石,研究者們總結了箭石貝殼的特徵和變化規律,和古生代的頭足動物貝殼對比,鑒別出一些演化早期的蛸形類。
德國Hunsrück發現的三種早泥盆世箭石類。上:Protoaulacoceras logirostris;中:Boletzkya longa;下:Naefiteuthis breviphragmoconus。它們的貝殼還能區分出氣室和體室,但已經包裹在軟體內部了。圖片來源自[2]。
另外兩種晚石炭世蛸形類的貝殼化石。左:Bactrites postremus(旋烏賊目?),產地:美國。右:Mutveiconites mirandus(溝箭石目),產地:俄羅斯。這些貝殼已經非常薄弱了。圖片來源自[3]。
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古生代的海洋危機四伏,到處是磨牙吮血的飢餓大嘴。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頭足動物經常遭到肉食魚類的攻擊。一些早期鯊魚甚至演化出專門獵捕鸚鵡螺和菊石的特殊牙齒,後面馬上會寫到。既然擁有貝殼尚且不能保證安全,那麼到底是什麼力量推動蛸形類脫掉裝甲,赤膊上陣呢?
一些帶有肉食魚類咬痕的晚石炭世鸚鵡螺(上圖)和菊石(下圖)化石。有些已經被咬得支離破碎,可以肯定蜷縮在裡面的頭足動物被扯出來活生生地吃掉了。圖片來源自[4],標尺長度1厘米。
從現代蛸形類的表現來看,它們卸掉沉重的外殼後,獲得了更高的速度和靈活性,捕食獵物的能力大為提高。就算遇到天敵,也可以靈巧地逃脫,或者躲進礁岩的縫隙。這些優勢足以補償防禦力的不足。
更何況,蛸形類的防禦力也還真不低呢。
2. 喙(Beak)和齒舌(Radula)
蛸形類也擁有鋒利的尖喙,可以輕易咬碎甲殼類的外骨骼和小型魚類的脊柱。如果遭到攻擊,它們也會狠狠地教訓來犯者,順便注入溶解蛋白質的消化液,或者特殊的毒液。
藍環章魚(Blue-ringed octopus)Hapalochlaena lunulata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動物之一。被這隻小小的章魚咬上一口,就可能在幾分鐘內奪走一個成年人的生命。圖片來源自網路。
喙和齒舌是蛸形類身上為數不多的硬質結構,形成化石的可能性比其他軟體組織還是高一些的。上圖是馬榮溪化石群發現的另一塊晚石炭世蛸形類化石,可以分辨出齒舌和喙的印痕。這個兇狠的小怪物並不好惹。圖片來源自[5]。
早石炭世蛸形類Gordoniconus beargulchensis(屬於Donovaniconida目,一類早期箭石)化石。產地:美國蒙大拿州熊谷石灰岩(Bear Gulch Limestone)。圖中標尺長度2厘米,在蛸形類的演化初期,這個體型算是相當大了。右側m標示的黑色塊是喙的印痕,被1厘米長的鉤嘴咬一口,想想也挺疼的。圖片來源自[6]。
所以如果沒有壓倒性的優勢,捕食者一般不會貿然招惹蛸形類。這塊肥肉可不是那麼好吃的。
3. 墨囊(Ink sac)
大家都知道章魚,烏賊和魷魚會噴墨自衛。就像這樣:
正在噴射墨汁的洪堡魷魚(Humboldt squid)Dosidicus gigas。圖片來源見水印。
噴墨是蛸形類的看家本事,鸚鵡螺就沒有這個能力,角石和菊石類化石上也從來沒發現過墨囊的蛛絲馬跡。所以如果在頭足類的化石上出現了墨囊,就可以肯定屬於蛸形類。
那蛸形類是在什麼時候演化出這個本領的呢?——不知道,但一定很早,因為石炭紀的蛸形類(比如馬榮波爾蛸)化石上,就可以找到墨囊的痕迹了。幸運的是,墨囊是蛸形類內臟中最容易石化和辨認的部分。墨汁中的黑色素(Melanin)顆粒碳化後會形成穩定的化學結構,在地層中長期保存。
比如這塊Passaloteuthis bisulcata化石,紅圈中的黑團就是墨囊,非常顯眼。圖片來源自網路。
一種晚石炭世蛸形類Donovaniconus oklahomensis(閉箭石目)化石。產地: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它的頭,腕,內臟等部分都已經遺失了,但那個大大的圓圓的黑黑的墨囊卻完整地保存下來。圖片來源自[3]。
Donovaniconus oklahomensis的墨囊(上圖標尺長度1.2毫米)在顯微鏡下,可以清晰地看到黑色素的微小顆粒(右下圖標尺長度1.2微米)。 圖片來源自[7] 。
熊谷石灰岩也發現了帶有墨囊的Gordoniconus beargulchensis化石。美國蒙大拿州(Bear Gulch Limestone)。圖中那一大片黑色斑塊(is)就是碳化的墨囊(左下為放大圖)。圖片來源自[6]。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發現的晚石炭世蛸形類(未定名)上面也找到了墨囊(圖中的囊狀物)。最遲在石炭紀,墨囊就已經成為蛸形類的標配。圖片來源自[8]。
蛸形類的墨汁不但可以染黑海水,干擾天敵的視線,還含有能麻痹敵人的嗅覺和味覺的特殊化學物質。大多數掠食者應該都不想照面門噴上一口墨汁,蛸形類的安全於是又得到了一重保障。
不過做熟了還是很香的嘛。(圖片來源自網路)
4. 腕鉤(Arm hook或Onychites)
除了貝殼,喙和齒舌,蛸形類身上還有另一樣堅硬的結構,就是觸手上的鋒利鉤刺。所以蛸形類的擁抱可是一點也不溫柔,感覺應該更像是被荊棘捆綁和抽打。那些不幸落入觸手陷阱的獵物在被拖到嘴裡啃掉之前,很可能就已經皮開肉綻了。
某種大型現代魷魚的腕鉤(還有吸盤裡的墊圈)。鉤刺向後彎曲,無論魷魚收緊觸手,還是獵物或天敵用力掙扎,都只會越刺越深,最後把整塊皮肉撕裂翻開。光是想像一下被這條觸手從身上划過去的場面都覺得疼。一些巨型烏賊的腕鉤會在捕食它們的抹香鯨身上留下終生的疤痕。圖片來源自網路。
還是這塊Passaloteuthis bisulcata化石,觸手上成排的黑色尖刺就是腕鉤。圖片來源自網路。
最早的腕鉤也出現在馬榮溪和熊谷發現的石炭紀蛸形類化石上。由於腕鉤是蛸形類獨有的結構,特徵非常明顯,所以只要在地層中找到一枚小小的腕鉤,就可以確定某種蛸形類的存在。
一些古生代蛸形類腕鉤的形狀。圖片來源自網路。
確定這塊化石上的動物屬於蛸形類的關鍵證據,就是右上角的那枚腕鉤。圖片來源自[5]。
Gordoniconus beargulchensis化石上保留有一條觸手。放大來看,上面生滿了腕鉤。圖片來源自[8]。
Saundersites illinoisi的每條觸手上,都有排列整齊的兩排腕鉤。圖片來源自[9]。
憑藉著上面介紹的兇殘裝備,蛸形類基本上做到了和軟骨魚,硬骨魚拉拉扯扯,不落下風。直到羊膜動物下場參戰,脊椎動物才真正在海洋中壓過頭足動物——當然,這是很久以後的事了。
現在可以總結一下了:蛸形亞綱確實有赤膊上陣的底氣,它們採用了和菊石截然相反的防禦策略。基本上,菊石是加強被動防禦「你咬啊,你咬啊,不疼不疼氣死你!」蛸形類則是加強主動防禦「你敢動老子一下試試!」兩種策略並無優劣之分,菊石亞綱和蛸形亞綱也都熬過了二疊紀末的大滅絕。頭足綱的兩大分支攜(觸)手攬腕,一起走進中生代,繼續書寫觸手巨怪的傳奇。
地球名片
生物分類:動物界-軟體動物門-頭足綱-蛸形亞綱
存在時間:泥盆紀早期? 至 現代
現存種類:約800種
化石種類:不明
生活環境:海洋
代表特徵:貝殼退化成內殼或消失,八條或十條腕,具有墨囊
代表種類:各種章魚,烏賊,魷魚,幽靈蛸,箭石?
參考文獻:
[1] JOANNE KLUESSENDORF, PETER DOYLE, POHLSEPIA MAZONENSIS, AN EARLY `OCTOPUS FROM THE CARBONIFEROUS OF ILLINOIS, USA. Palaeontology, Vol. 43, Part 5, 2000, pp. 919-926
[2] Bandel, K., Keitner, J., Stürmer, W., Coleoids from the Lower Devonian Black Slate (「Hunsrück-Schiefer」) of the Hunsrück (West Germany). N. Jb. Geol. Pal?ont. Abh., 165: 397-417, 1983
[3] Larisa A. Doguzhaeva, HARRY MUTVEI, STEFAN BENGTSON, et al., COLEOID-RELATED SHELL ULTRASTRUCTURES IN CEPHALOPOD MOLLUSCS.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Coleoid Cephalopods Through Time, Stuttgart, September 2011
[4] ROYAL H. MAPES, DAVID T. CHAFFIN, Predation on Cephalopods: A General Overview with a Case Study From the Upper Carboniferous of Texas. DOI: 10.1007/978-1-4615-0161-9_8
[5] Mapes R.H., Mutvei H., Doguzhaeva L.A. (2007) A Late Carboniferous Coleoid Cephalopod from the Mazon Creek Lagerst?tte (USA), with a Radula, Arm Hooks, Mantle Tissues, and Ink. In: Landman N.H., Davis R.A., Mapes R.H. (eds) Cephalopods Present and Past: New Insights and Fresh Perspectives. Springer, Dordrecht
[6] ROYAL H. MAPES, ERIKA A. WELLER, LARISA A. DOGUZHAEVA, Early Carboniferous (Late Namurian) coleoid cephalopods showing a tentacle with arm hooks and an ink sac from Montana, USA. Cephalopods - Present and Past, Tokyo, p. 155-170, 2010
[7] L. A. Doguzhaeva, R. H. Mapes, H. Mutvei, THE SHELL AND INK SAC MORPHOLOGY AND ULTRASTRUCTURE OF THE LATE PENNSYLVANIAN CEPHALOPOD DONOVANICONUS AND ITS
PHYLOGENETIC SIGNIFICANCE. Berliner Pal?obiol. Abh., 03: 061-078, 2003
[8] Larisa A. Doguzhaeva, Royal H. Mapes, Harry Mutvei, Carboniferous Radiation
[9] Larisa A. Doguzhaeva, The skeleton of the Belemnoidea: Extraordinary Changes from the Early Carboniferous Hematites to the Late Cretaceous Belemnitella
感興趣的話,不妨關注我的公眾號「攀緣的井蛙」,每天琢磨點新東西。
http://weixin.qq.com/r/r0MgOE-EVRIqrQtb9xa9(二維碼自動識別)
TAG:生物 | 古生物學 | 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