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葡萄酒的演化之路

在17世紀初之前,葡萄酒是唯一合乎衛生且可保存的飲料。那時的水通常不能安全飲用,而麥芽酒沒有添加啤酒花也會很快壞掉,也沒有像我們現代生活中的烈酒或含咖啡因之類的飲品替代。

歐洲人喝掉的葡萄酒數量大得驚人,莎士比亞是這樣形容的「那是一種刺激性極強的酒,你還來不及囔一聲什麼,它就早已流到你的血管里了。」那時對葡萄酒的描述通常都強調皇室推薦或神奇的療效,很少提到口味和風格。

所有這些在17世紀都改變了,中美洲引進的巧克力、阿拉伯的咖啡、中國的茶葉、法國廉價的白葡萄酒、加了啤酒花更穩定的啤酒、大城市的乾淨用水讓葡萄酒產業大受威脅。

在羅馬時期,葡萄酒採用橡木桶盛裝,酒罐採用陶土或皮革製成。我們視為經典的大部分葡萄酒都是17世紀後半葉才發展起來的,這離不開玻璃技術的改進,玻璃酒瓶的及時發明。玻璃瓶更加的堅固,成本也比較便宜。在這個時期,除了玻璃瓶,人們還發明了軟木塞和開瓶器,現代葡萄酒的外觀初具模型。

葡萄酒放在軟木塞密封的玻璃瓶里保存比放在橡木桶中可以保存更長時間,而且熟成結果也不一樣,會展現出成熟的陳酒香氣,這也讓葡萄酒的價格成倍暴漲。

Chateau Haut-Brion酒庄的莊主是第一個釀製珍藏(reserve)等級葡萄酒的人。

在18世紀早期,勃艮第也改變了它的本性。產自伏爾奈(Volnay)和薩維尼(Savigny)兩地的細緻紅葡萄酒曾經是最流行的酒款,但這些年輕的葡萄酒開始被發酵時間更長、顏色更深的耐久存放的紅葡萄酒所取代,特別是產自夜丘的紅葡萄酒更受歡迎。在勃艮第,黑皮諾已被確認身份成為最重要的葡萄種植品種,主宰著勃艮第的葡萄酒。而香檳區也仿效採用黑皮諾。1866年,酒商安德烈·朱利安(Anddre Jullien)公布了的葡萄酒的酒精濃度,以現在標準來看,勃艮第的酒精濃度高得嚇人:科爾登(Corton)1858,15.6%;蒙哈榭1858,14.3%;伏爾奈(Volnay)1859,14.9%;李其堡(Richeboung)1859,14.3%。但相反,波爾多同年份的葡萄酒,只有11.3%(St-Emilion Superieur)到8.9%(Chateau Lafite)。

自然低酒精濃度的波爾多葡萄酒,解釋了現在看起來有點古怪的古老葡萄酒貿易習慣。一直到19世界中期,運往英格蘭的葡萄酒(包括大部分最好的波爾多),都會進行一種稱為英式工法的處理。這是一種調配方的名稱,即在每個橡木桶的波爾多葡萄酒中加入30升的西班牙酒、2升未發酵的白葡萄汁以及一瓶白蘭地。在採收之後隔年的夏天,葡萄酒會連同其他的添加物再度發酵,然後被當成另外一種酒繼續在木桶中熟成數年之後再出貨。結果得出的酒會十分強勁且有不錯香氣,但是酒精度高,價格也比自然的葡萄酒要高。

在19世紀,香檳比現在更甜,顏色和香氣也更濃郁。葡萄酒貿易蓬勃發展之下,促使產酒國家有相當不健康的高比例經濟是依賴葡萄酒的生產,1880年的統計資料顯示,義大利當年有超過80%的人口或多或少是以此為生。義大利的托斯卡納和皮埃蒙特產區以及西班牙的里奧哈都曾經打造他們最早的現代外銷葡萄酒。

這個時期,肆虐全球的根瘤蚜蟲病大災難,導致幾乎每一株葡萄樹都要拔除,當時彷彿是葡萄酒世界的末日。當時因為理性化的種植、開始使用嫁接、加強選育最受喜愛的葡萄品種等做法,為葡萄酒提供了一個重新開始的絕佳機會。在對抗大蕭條時代背景下,法國政府首都嘗試設立法定產區制度,葡萄園的風土條件第一次系統地被條文化。

現代的葡萄酒世界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那時美國加州和澳大利亞幾乎同時出現了許多雄心勃勃的葡萄酒廠。當時最偉大的發現是法國橡木桶,如果使用恰當,可以賦予葡萄酒不同的風土特色。但遺憾的是,不少新入門的葡萄酒客誤將橡木桶的香氣錯認為葡萄酒的香氣,橡木桶開始被濫用於調味,讓葡萄酒失去了新鮮的風味,這種情形仍在今天普遍存在。

21世紀開始,出現有史以來最多的優質葡萄酒,除了科學與技術的長足進步,全球的競爭也為20世紀末的葡萄酒世界在交流上帶來了大躍進。全球的葡萄酒飲用者正慢慢且可預期地往上進階,對他們所喝的葡萄酒將會更感興趣。高品質的葡萄酒正逐步取代日常餐酒的市場,使得生產過剩的趨勢更加明顯。那些單調乏味、面貌模糊的葡萄酒好日子不多了,許多理由讓我們相信,葡萄酒的多樣性將會長久續存下去。令人振奮的是,全球的葡萄酒生產者已經開始正視及關心到底要提供什麼樣的葡萄酒給今天越來越多對葡萄酒具有敏銳眼光的消費者,也許是非常特別的區域環境條件,也許是採用快消失的原生葡萄品種。這當然無法讓您更容易了解葡萄酒,但是卻能讓葡萄酒自然地變得多樣且更好。


推薦閱讀:

TAG:葡萄酒 | 威廉·莎士比亞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