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匿名作者曾經就職於英國羅素大學集團(由牛津、劍橋在內的24所英國頂尖大學組成)旗下的大學。
撰文 匿名
編譯 徐寒易
科學家本應是極為誠實和客觀的人。行為不端或者歪曲信息可以終結一個科學家的職業生涯。但在一種情況下,科學家可以撒謊:謊稱自己是一篇論文的作者。
研究人員常常在和自己毫無關係的論文上署名。一般來說,學術職業等級越高的人,這個問題就越嚴重。學術圈「不發表就完蛋」(publish or perish)的箴言道出了事實,不少教授和科研團隊領導們把它當成正兒八經的信條。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你的論文越多,職業生涯就進步得越快,就能從科研資助機構得到更多的經費。這意味著你可以雇更多人,這些人可以發表更多讓你署名的論文,讓你的事業更上一層樓。許多知名教授的團隊都非常大,以至於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做每個項目,無法保證他們對每篇論文都享有署名權。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還是會這麼做。
論文署名,有多少「假作者」?| 「來聊」精選 -領研網?www.linkresearcher.com根據我所在的大學的規定,我的許多論文的作者欄里都不應該有我的導師。但我還是署了他的名,因為他要求我這麼做。
我的教授權力不小,如果我拒絕他,就會限制我的職業發展。他可以拒絕為我的項目分配碩士研究生,這意味著我的人手會更少;他也可以拒絕提名我為獎項的候選人;如果他受邀為一個知名期刊寫綜述,或是受邀成為某一特刊的編輯的話,他可能不太會讓我和他合作。不幸的是,作為科學家,所有這些事都是至關重要的。很多時候,有教職的人更看重的是這些事,而不是把科研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