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血糖高低不平,併發症的「罪魁禍首」!

糖友張大叔聽說糖化血紅蛋白是糖尿病監測的金標準,於是每隔2-3個月就檢測一次,然而卻忽略了日常血糖的監測。

雖然糖化一直在理想範圍內,但最後還是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併發症,這讓張大叔非常鬱悶。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其實,了解後不難發現,像張大叔這樣的糖友在進行血糖監測過程中,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每天的血糖波動幅度較大。沒錯,這忽高忽低的血糖,就是併發症的「元兇」!

  眾所周知,持續性的高血糖對身體危害極大,殊不知,波動幅度大的血糖狀態比持續性高血糖危害更大!

  波動性血糖更容易損傷血管,導致動脈粥樣硬化,造成心腦血管病變,引起冠心病、腦梗塞等。與此同時,在腎臟以及眼睛的視網膜里,細胞也經不起大起大落血糖的折騰,進而導致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髮展。與此同時,能分泌胰島素的胰島β細胞也扛不住了,分泌功能大打折扣。

  血糖迅速變化,可能會損傷感覺神經,引起手足麻木、疼痛等癥狀,即「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血糖波動幅度越大,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病率越高。此外,血糖波動還會加速大腦老化,影響老年糖友的認知能力。  

所以,即使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好了,如果血糖波動較大,還是有可能導致併發症出現的。

重視血糖監測,防止血糖波動

不少糖友不重視血糖監測,去看醫生時,醫生摸不清他們的血糖情況,難以確定治療方案,評估病情。自我血糖監測作為糖尿病治療的有效手段,可為降糖治療方案提供所需的數據,確保治療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自我監測血糖,一般進行多點監測,如監測三餐前、三餐後2小時及睡前這7個時間點的血糖,甚至凌晨3點的手指血糖,也可作為長期的監測指標,從中能得知全天血糖的波動情況,及時給予相應的處理。同時每3個月檢查1次糖化血紅蛋白,和手指血糖進行對比。

糖化血紅蛋白體現的是平均血糖水平,而有些糖友的血糖波動幅度大,同時又存在低血糖及高血糖狀態,由於高血糖和低血糖的相互抵消,導致表現出糖化血紅蛋白控制良好的情況,從而造成血糖控制達標的假象。

所以,僅憑糖化血紅蛋白是不能反映血糖波動情況的。只有糖化血紅蛋白和手指血糖監測互相配合,才能全面反映血糖控制情況。

如果進行多點血糖監測,仍然會遺漏一天中其它時間段重要的血糖值,怎麼辦呢?

(目前有一種動態血糖監測系統可以幫忙。這種系統可以隨身攜帶,感測器只有手掌大小,可以無線連接一個硬幣大小的探頭。探頭可感應葡萄糖濃度,感測器可以隨時讀取血糖數據並記錄分析,避免了頻繁扎手指取血的痛苦。每個探頭可以使用14天)。

血糖波動較大的糖友,可以購買這樣的設備,從而更全面地監測全天血糖波動趨勢。

公眾平台「糖尿病家庭調養」溫馨提醒:

3招並舉保血糖平穩

餐後血糖急劇增高,或者餐前低血糖,導致隨後的血糖反彈,是血糖波動的主要原因。為避免血糖波動,需要保證餐前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的穩定。具體方法,依然是老三樣:飲食、運動和藥物3招並舉。

1、飲食:

在醫生指導下按身高、體重及活動量確定飲食方案,定時定量。在食物種類的選擇上,宜選擇升糖能力較弱的食物,如低脂肪食物;主食粗細搭配,少食精細糧;以非發酵面、半發酵面的主食為主,粥類少食;多吃蔬菜(尤其是綠色蔬菜),但不包括土豆等根莖類的「蔬菜」。

如出現餐後高血糖,或者下一餐餐前低血糖,可在醫生指導下分餐,例如早餐後高血糖,中餐前低血糖,可將早餐三分之一留在上午10點左右進食。

2、運動:

建議糖友將運動時間安排在餐後半小時進行,以中等強度的運動項目為宜,如快走、打太極拳、騎車、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

不宜空腹運動,注意預防運動引起低血糖的風險。運動後最好監測血糖,若血糖<5.0mmol/ L,可進食少許蘇打餅乾、水果等。

3、藥物:

在主管醫生的指導下,可選擇減少空腹血糖波動的藥物,如長效胰島素(比如甘精胰島素等),以及減輕餐後血糖波動的藥物(口服類的藥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瑞格列奈、那格列奈、格列吡嗪、西格列汀、利格列汀、沙格列汀等;注射類的藥物有門冬胰島素、門冬胰島素30、門冬胰島素50、精蛋白鋅重組賴脯胰島素25R、精蛋白鋅重組賴脯胰島素50R、艾塞那肽。

其中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既能降低餐後高血糖,又能避免下一餐餐前低血糖。胰島素泵的使用也有助於減少血糖波動。

最後,為自己設定一個適宜的控糖目標,更能讓血糖平穩:

(1)60歲以下、無明顯併發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建議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 L,非空腹血糖控制在4.4~10.0mmol/L.

(2)60歲以上或有嚴重低血糖史,或有明顯併發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或者診斷為1型糖尿病的糖友,可在醫生指導下將上述目標範圍適當放寬。


推薦閱讀: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