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D壽命早知道,推薦一個能看寫入量可測試的軟體
SSD固態硬碟,是指用固態電子存儲晶元陣列而製成的硬碟,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DRAM晶元)組成。和機械硬碟不一樣,固態硬碟的壽命是有限。
固態硬碟的擦寫次數是固定的,所以壽命有限,擦寫一次叫做1次P/E,所以固態硬碟的壽命是以P/E為單位的,一般不會用時間作為單位。
那麼怎麼才算是一次擦寫呢?拷貝一個文件算嗎?所謂一次擦寫,舉個例子,比如100G的固態硬碟,你給他全部裝滿數據後,然後再全部擦除,這就算是一次擦寫,單獨的一個文件拷貝後刪除,並不能算是1次。
![](http://i1.wp.com/pic1.zhimg.com/50/v2-3e8f1d914d43998f09e719f6c9a90174_720w.webp)
一般來說,有一個更加直觀的名詞叫做寫入量,比方說40TB之類的。40TB寫入量的意思是說,寫入40TB以內數據是保證安全的,往後就隨緣了。
部分SSD的管理工具以及CrystalDiskinfo軟體的右上角標紅的地方都可以看寫入量,前提條件是廠家開放了這個信息。
其實Smart信息裡面,F1項就是寫入量,但是CrystalDiskinfo貌似不是一個適合看這個的軟體。
![](http://i1.wp.com/pic2.zhimg.com/50/v2-7ff6133f136d92115b06d0e14ec574f1_720w.webp)
![](http://i1.wp.com/pic3.zhimg.com/50/v2-e14fc97adb36bbe47a8b2ee703edd4ae_720w.webp)
老牌硬碟測試軟體Hdtune pro對於Smart信息的查看非常方便,但是對M.2 介面的SSD支持不好,反而是我的三星移動固態硬碟能輕輕鬆鬆讀出相關的寫入量信息,SATA3介面的SSD也是可以清晰看到的。
![](http://i1.wp.com/pic3.zhimg.com/50/v2-df0e4616fef2877160ce00b52d404aba_720w.webp)
除了老牌軟體,最近發現的一個冷門軟體也不錯的說。
mSMART 軟體由台灣工業與企業記憶體及 flash 儲存裝置整合設計服務商敏博(MEMXPRO)開發 ,是一套相當簡單易用的智能監控軟體,可針對電腦中的硬碟、快閃記憶體類存儲(U盤或者SD卡)、CPU運作與系統效能… 等項目提供一些簡潔而實用的分析報告。尤其是目前主流的 SSD 固態硬碟等裝置,mSMART 能真實顯示被模組廠商 remark 過的 SSD 原生主控型號等資訊,並藉由先進的演演算法計算其使用壽命,預防後續相關的損害。
可監控的項目包含:硬碟序號資訊,硬碟溫度狀況,硬碟健康偵測,硬碟使用壽命,備用區塊數量,平均抹寫次數,循序與隨機讀寫表現,S.M.A.R.T. 信息,硬碟流量,當月歷史記錄圖示,狀態提醒警示功能,內存模組信息,記錄檔存取快速鍵功能,常駐工具欄,系統信息
mSMART 的圖形化操作界面相當簡單易懂,可同時檢測高達8個各廠牌的儲存裝置,不論是 DRAM 或 PCIe、SATA SSD… 等設備,都能輕鬆監控並留下 log 記錄或主動寄發 Email 通知,是個相當不錯的實用工具。
![](http://i1.wp.com/pic4.zhimg.com/50/v2-a23a7740ecb0f3302adecec4b1a12e2f_720w.webp)
![](http://i1.wp.com/pic3.zhimg.com/50/v2-0c5aa974b5856cbacfa2bd32cf34b806_720w.webp)
![](http://i1.wp.com/pic1.zhimg.com/50/v2-523ba84cdc8d61053c36d9fac5aa76e4_720w.webp)
不僅僅一般的介面,界面的信息,連主控什麼都可以看到,常規的SMART信息可以檢測,有意思的是,nvme協議的高速M.2 SSD居然連F1的項目都沒有。
![](http://i1.wp.com/pic1.zhimg.com/50/v2-7c59dd340001d2ef6cbb3e24c7d6ff00_720w.webp)
![](http://i1.wp.com/pic2.zhimg.com/50/v2-5043ce1e030221b08e1ad323af3dd045_720w.webp)
![](http://i1.wp.com/pic1.zhimg.com/50/v2-a998dd76a6a2987a16f7657dc4d4cf1c_720w.webp)
但是SATA3介面的2.5寸SSD就可以看到的說。但是需要注意F1的項其實有兩個含義。
F1(241)LBA寫入總數 Total LBAs Written
LBA寫入數的累計。
F1(241)寫入剩餘壽命 Lifetime Writes from Host
自硬碟啟用後主機向硬碟寫入的數據總量,以4個位元組表示,每寫入64GB位元組作為一個單位。
mSMART軟體裡面,SSD對應的就是寫入量累計,第一個含義。
![](http://i1.wp.com/pic4.zhimg.com/50/v2-2575220d99447729330bf7d5fc01947f_720w.webp)
![](http://i1.wp.com/pic4.zhimg.com/50/v2-7e29d2f991ded5cc88cb80f6e155b3eb_720w.webp)
還能檢測一下內存的信息,不過,時序都看不到,比較業餘的說。
![](http://i1.wp.com/pic1.zhimg.com/50/v2-423bf2deaba419e4592879244b06ead4_720w.webp)
其他方面也是半吊子的東西,還是當一個磁碟工具玩更加合適。來玩玩測速如何?我可是一堆硬碟的老年手殘DIY啊。
![](http://i1.wp.com/pic1.zhimg.com/50/v2-9e1eb424560df1bef7b68020306030f4_720w.webp)
nvme協議高速M.2介面的浦科特M9PE是接近3200MB/s持續讀取,2000MB/s的持續寫入速度。
![](http://i1.wp.com/pic2.zhimg.com/50/v2-0b0aa9faf1bcc9fa5cc9c939c0e0f06d_720w.webp)
單碟320GB的老爺640GB7200轉西數藍盤,持續讀寫速度只有110MB/s。
![](http://i1.wp.com/pic3.zhimg.com/50/v2-8fddfc924d8aa35f49d1e0042043a17e_720w.webp)
大神口中瘸腿的5400轉西數綠盤的成績,106MB/s以上,其實也不是那麼差
![](http://i1.wp.com/pic1.zhimg.com/50/v2-1b994dbf1dbe796b6dcee7e5f4cb3bb0_720w.webp)
這是新買的7200轉4TB 日立硬碟,190MB/s,速度好看不少。當然了,如果是ST希捷的,200出頭也是有的
![](http://i1.wp.com/pic2.zhimg.com/50/v2-281b76008c1c60b2d17eaccfcd629765_720w.webp)
960GB的Sis矽統P120系列SSD,sata3介面2.5寸固態硬碟的持續讀取速度是558MB./s,持續寫入是522MB/s
![](http://i1.wp.com/pic4.zhimg.com/50/v2-697d7855169fd51362ec4ce3b44ec093_720w.webp)
當然了,測試部分除了持續讀寫,4k隨機讀寫,4k深層隊列讀寫也是一應俱全的。雖然比不上As SSD benchmark或者Crystal Diskmark,但是可以看作是Crystal DiskMark和CrystalDiskinfo的合體還是不錯的
至於寫入壽命,TLC的我不知道,我最老的一個M7V也用了不到三年。MLC的話,最老的一個64GB威剛至今還能用。過往15.6寸神舟上面用的兩個256GB,天天處理圖片,下載電影,天天折騰,寫入量早就超過20TB(40GB一部高清藍光原盤,自己算算)的,還不是蹦躂著。
所以說,寫入壽命只是一個指標,不要過於去糾結。
前幾年,外媒搞了一個SSD死亡馬拉松,瘋狂對SSD進行寫入刪除,基本上所有SSD都是超過寫入量才陸續死去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