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只有0次和10000次!用這三個動作,對家暴「零容忍」

作者:微微

圖片:《回歸》

家暴零容忍,

應該是每一個人的底線

前段時間,微博上瘋傳的一段深圳女童被父母家暴的視頻,看得我氣到渾身發抖。我身邊很多媽媽,根本都不敢看這個視頻,太殘忍了。

澎湃新聞去採訪過女童的鄰居,鄰居說,那個虐打女兒的媽媽,自己平時也經常被她老公家暴。

有天晚上,她被打得摔在地上直喊救命,她老公還不罷休,對著她的膝蓋又是狠狠地狂踩了幾腳。不知道是誰報了警,當天派出所的人就來了,問她要不要抓人,她猶豫了好久還是沒說,最後不了了之。

我真的很納悶,身邊的每個人都有共識,要譴責暴力,但為什麼對暴力譴責了10000次,它還會出現第10001次?我們還能再做些什麼嗎?

帶著這個疑問,我請教了一些專家,看了很多資料,於是有了今天想說的這句話:對待暴力,譴責是不夠的。

我們要從一開始,就零容忍家暴!

什麼是「零容忍」?零容忍就是絕不容忍,一旦發現家暴的苗頭,就馬上掐滅,或者果斷離開。問題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那些火苗是暴力,她們覺得我的對象不打我,家暴就離我很遠;或者TA只是一時生氣,平常不這樣。

我的朋友姍姍結婚第一年,她老公跟她吵架時摔了一個盤子。姍姍當場就說,「這是我最後一次在家裡聽到摔盤子的聲音,如果你再讓我聽到,我就離婚。」現在,她跟她老公已經結婚十年了,他再也沒摔過一個盤子。

而我昨天看的紀錄片,裡面有一對教授夫婦。老公因為壓力大,一次吵架,他當著他老婆的面把椅子摔爛了。他老婆不但沒有像姍姍一樣生氣,還原諒了他。因為她說他那一刻的失控,只是因為焦慮。他是在以摔椅子的方式向她Cry for Help,「不能因為那一刻的憤怒,就認定他是這樣的人。

同樣都是摔東西發泄,有人認為這觸犯了底線,絕不能容忍;有人覺得這是可以被原諒的。

你是哪種?認清了這個問題,才會擁有一種「底線意識」。

在家暴發生之前,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底線。你可能會原諒他偶爾的發怒:吵架、罵你、摔家裡的東西,這可以理解。但是一旦他打了你,不用懷疑,那就是家暴。

「家暴零容忍」,應該是每一個人的底線。

為什麼現實中,

還有很多人在忍受家暴?

現實並不是如此,現實中很多女性,對家暴有著驚人的容忍度。

有機構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在中國,每7.4秒就有一位女性遭到丈夫毆打,受害者平均遭受35次家暴後,才會選擇報警。」

為什麼她們會容忍家暴?我原以為是因為救助渠道狹窄,救助力量薄弱,但翻閱了大量的資料,我發現不僅僅如此。還有這麼多受害者在猶豫要不要報警,甚至根本意識不到需要報警。

在家暴面前,我們還存在著嚴重的觀念問題:

我想起蔣勁夫家暴事件後他微博底下的高贊評論,「雖然覺得家暴不可原諒,但敢承擔也是一種很man的行為」——WHAT?

想起李陽的女學生評價他的家暴行為,只是「在家庭里犯這麼一點點錯」,因為「你能影響這麼多人,Kim老師也會原諒你。」——WHAT?

想起有人問一個被家暴的女人,為什麼不離開她老公,她說,「因為他也有對我好的時候,他開車帶我出去玩的時候,簡直就像把天上的星星都給了我。」儘管當時她的臉上還戴著墨鏡,墨鏡底下是剛被她老公打得核桃般的眼。——WHAT?

她們不離開不求助,多數只是因為害怕。她們難以想像離開施暴者將會面臨什麼。在家裡,她們不敢還手因為怕打不過;去娘家,會被恐嚇殺死她們全家;要離婚,會被威脅搶走孩子的撫養權。

可是這次他會打眼睛,下次就可能打死人的!有數據統計,女性被殺事件中,超過50%的死亡是由於伴侶的家暴導致的。在家暴者身邊,我們連自己都保護不好,又怎麼保護別人呢?

還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對家暴者還抱有僥倖。因為很多施暴者事後都會痛哭求原諒,最經典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里的男主安嘉和。

他們會在家暴時變成魔鬼對你實施暴力,又在事後跪下痛哭懺悔,表現出百般呵護的一面,宣稱自己「下次再也不會了」,「我只是太愛你了。」很多受害者看到對方這樣子就會心軟,忘記自己的底線。

但真正的愛是什麼?是眼睛為她下雨,心卻還是為她打著傘;是怒不可遏到揚起巴掌,卻寧願打自己,也捨不得打你。榮格說過:「當愛支配一切時,暴力就不存在了;當暴力主宰一切時,愛就消失了。

一個施暴者的「我愛你」,能信嗎?

不是以暴制暴,

用這三個動作,傳達出零容忍的信號

家暴只有0次,或者無數次。」所以關鍵還是要在第一次遭遇家暴時,就要果斷採取「零容忍」。

經驗顯示,在對家庭暴力的預防或懲戒更為成熟的國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暴只要第一次發生時干預得當,之後都不再發生。加拿大在1993年的時候就形成了家暴零容忍的共識:

女性一旦遭受了家庭暴力,就可以立刻報案尋求幫助,果斷離開施暴者;

警察不分輕重,必須立案,同時有權利入室制止;

法律一發現丈夫有家暴前科,就會在夫妻離婚時把用於家庭生活的房屋全部判給妻子所有。

這些都是有效的干預措施,儘管女性反家暴之路走得並不容易。知乎上有位匿名用戶分享了她的親身經歷:

如何成功離開一段家暴?她的經驗或許可以總結為以下三條:

一、觀念上,認識到家暴的嚴重性,不抱任何僥倖。因為這「很難改,基本有了開頭就有第二次。」

二、行動上,第一次發現時就離開,非如此不可。採取安全的方式,而不是以暴制暴。——離開、分居、辭職、去新的城市、離婚、打官司。

三、離開之後,再考慮經濟獨立。「要相信一件事情,離開家暴你的人,未來再渺茫,也會比過去好。」(但我建議你,無論何時都考慮經濟獨立,那會讓你時刻充滿力量)

我敬佩她,她在家暴時衝去拿菜刀劈在桌子上,把狠話摞下的那個瞬間,需要積攢多少勇氣?不是因為她力氣有多大,武器有多鋒利,而是她有一種為守住自己的底線,不計一切代價的力量感。

但不得不說,她在受害者里依然屬於幸運的那一批。因為她甚至不需要報警,憑一己之力就離開了暴力之家。而她後面舉的第二個「家鄉故事」,那種陷入家暴泥潭裡的女性還有很多很多。

她們找不到安全的求助方式,最後只能以暴制暴,一死一坐牢,柴靜的《女子監區調查》就記錄了這麼一批人。

——聽到這些黑暗負面的消息時,我會覺得:「零容忍有那麼容易嗎?」「難道她們不知道要報警嗎?」「如果報警之後,法律管不了他,他後來打擊報復怎麼辦?」

哪怕是我在寫這篇文章之前,也時不時會懷疑:「或許我這篇文章只適合寫給那些有力量、有經濟基礎的人看。而一些比較弱勢的女性,她們是做不到的……」

但看完這麼多資料,看到那些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還有很多人在用行動,把「零容忍」變成現實。我漸漸認識到,這些消極想法就是潛藏在我們認知里的「家暴的幫凶」。如果連我們這些還沒有遭受暴力的人,都在害怕它,就更別說真正的受害者了。

就算「零容忍」是一個口號,我們也要把它「喊出來」,這才是一個動作。要相信自己,相信未來。如果有一個人守好了反家暴的底線,十個人守好了,一百個,一萬個,就完全不一樣。

「家暴零容忍」,我們要做的比「譴責」更多。不是因為它有用,才去這麼做;而是我們這麼做了,它才會有用。


推薦閱讀:

TAG:家庭暴力 | 心理 | 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