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全球範圍內的戰爭,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歐洲戰場、亞洲戰場以及非洲戰場外,二戰戰火甚至燒到了南美洲,為了抵禦侵略的到來,南美洲各國開始加強各自的裝甲部隊,不過由於自身原因,想要自研坦克,難度有點大。為此,包括阿根廷、秘魯等國家開始進口坦克。
阿根廷在上個世紀前半葉,經濟發展首屈一指,不過受到一戰的影響,阿根廷的經濟發展速度放緩,不過規模卻超過飽受一戰摧殘的捷克、波蘭等國家。此後,阿根廷開始對自己的陸軍裝甲部隊進行補充,首先便從義大利引進了FIAT3000坦克進行試驗,之後又從英國引進了12輛維克斯Mk.3輕型坦克,從而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裝甲部隊。
而當阿根廷再次從捷克斯洛伐克引進160輛LT-38坦克後,捷克淪陷,阿根廷再也得不到任何坦克的供給,這不得不逼迫阿根廷去考慮其他辦法。
30年代末,第二次世界大戰臨近,由於各國都在擴軍備戰,阿根廷軍事代表團在全世界轉了一圈也沒買到一輛新戰車。因此,這個南美大國不得不僅憑手上的12輛維克斯Mk.3輕型坦克及18輛維克斯-克羅斯利裝甲車組成三個裝甲騎兵連迎來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戰爆發之後,美國研製出了M4謝爾曼中型坦克。謝爾曼坦克雖然說不上多麼先進,但性能可靠皮實耐用,維護起來也不像德國坦克那麼麻煩,因此頗受好評。謝爾曼坦克不僅在美軍服役,更是英聯邦裝甲部隊的重要核心裝備。為了提高產量,美國授權加拿大生產謝爾曼坦克,加拿大在謝爾曼坦克的基礎上設計並生產了公羊-灰熊系列坦克。渴望得到一款先進坦克裝備部隊的阿根廷也從美國取得了謝爾曼坦克的部分生產技術,並設計出了本國的型號。
DL-43美洲豹(Nahuel)坦克就是阿根廷版的謝爾曼坦克,但DL-43也採用了一些美國M3李-格蘭特中型坦克的技術,這一點與加拿大的公羊坦克相似。DL-43採用了與M4型同樣的焊接車體,但其車體兩側的裝甲板採用了傾斜設計,這一點反倒接近M10坦克殲擊車。
DL-43全重35噸,乘員5人,裝甲最厚處80毫米,裝備一台阿根廷軍用飛機廠(FMA)授權生產的洛林-迪特里希12Eb汽油發動機,最大功率500馬力,使得該坦克的時速超過40公里,這一點是優於原版謝爾曼坦克的。
然而,DL-43這款坦克卻被一門破炮毀了。本來原版謝爾曼坦克的75毫米炮性能就很一般,阿根廷人還給自己的DL-43找了一門更爛的炮:他們竟然把一門克虜伯M1909型75毫米30倍徑野戰炮安在了炮塔里,而這門炮基本不具備任何反裝甲能力。要知道在1943年,歐洲的坦克已經裝備了各種大口徑大威力反裝甲火炮,而裝備野戰炮的坦克在戰場上是毫無勝算的,因此阿根廷的DL-43坦克從誕生的時候就已經過時了。儘管阿根廷曾經計劃給DL-43換用一門博福斯公司的75毫米M1935型山炮,但這門炮也沒比之前那門野戰炮好到哪去。
DL-43坦克僅僅生產了12輛實車以及1個等比例木質模型車,不久之後二戰結束,阿根廷得到了大量戰爭剩餘物資,DL-43坦克就完全成了雞肋。作為一個非傳統工業國家,阿根廷能搞出自己的坦克來已實屬不易,但千辛萬苦製造出來的坦克卻無好炮可用,這確實是個令人啼笑皆非的事請。毫無坦克製造經驗甚至壓根就沒怎麼裝備過坦克的阿根廷直接上手謝爾曼這種級別的中型坦克實在是有些力不從心,如果能從FT-17這種輕型低技術水平坦克入手,一點點吃透坦克生產工藝,設計出符合國情的輕型坦克裝備部隊,阿根廷或許還有機會像巴西一樣派出一支遠征軍去歐洲戰場走上一遭撈點政治資本。
TAG:阿根廷 | 坦克 | 軍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