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前行!肺癌術後護理——壓瘡(褥瘡)篇

導語

壓瘡(褥瘡)的發生,不但會給患者增加痛苦和經濟損失,同樣大幅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那種觸目驚心遠比患者自己的心態複雜。在此小編繼續給大家科普壓瘡的知識,希望給各位負重前行的病友一點幫助,請保持微笑,繼續前行!

壓瘡(褥瘡)是什麼?

壓瘡(俗稱褥瘡)是指由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局部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的軟組織潰爛和壞死,又稱壓力性潰瘍。

其表現可以為局部皮膚髮紅到深達肌肉骨骼的深洞。如果局部皮膚缺氧缺營養時間過長,導致組織壞死,壓瘡形成。如果壓力消除後局部皮膚的紅顏色消退,則不為壓瘡

特別是經過放療、化療後的病人身體極度衰弱,機體消耗大於攝入,全身營養不良,低蛋白水腫,同時抵抗力下降,極易發生壓瘡。

好發部位

壓瘡多發生於受壓和缺乏脂肪組織保護、無肌肉包裹或肌層較薄的骨隆突處,如骶尾部、坐骨結節、股骨大轉子、足跟部等,並與卧位有密切的關係。

1、仰卧位時:好發於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骶尾部及足跟處,尤其好發於骶尾部。

2、側卧位時:好發於耳廓、肩峰、肋骨、髖骨、股骨粗隆、膝關節的內外側及內外踝處。

3、俯卧位時:好發於面頰、耳廓、肩峰、女性乳房、肋緣突出部、男性生殖器、髂前上棘、膝部和足趾等處。

4、坐位時: 好發於坐骨結節、肩胛骨、足跟等處。

壓瘡的最新分期

壓瘡與周圍組織比較,這些受損區域的軟組織可能有疼痛、硬塊、有粘糊狀的滲出、潮濕、發熱或冰冷。根據其發生、發展過程可分為:

1、可疑的深部組織損傷:皮下軟組織受到壓力或剪切力的損害,局部皮膚完整但可出現顏色改變如紫色或褐紅色,或導致充血的水皰。與周圍組織比較,這些受損區域的軟組織可能有疼痛、硬塊、有黏糊狀的滲出、潮濕、發熱或冰冷。

2、Ⅰ期:在骨隆突處的皮膚完整伴有壓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紅斑。深色皮膚可能無明顯的蒼白改變,但其顏色可能與周圍組織不同。

3、Ⅱ期:真皮部分缺失,表現為一個淺的開放性潰瘍,伴有粉紅色的傷口床(創面),無腐肉,也可能表現為一個完整的或破裂的血清性水皰。

4、Ⅲ期:全層皮膚組織缺失,可見皮下脂肪暴露,但骨頭、肌腱、肌肉未外露,有腐肉存在,但組織缺失的深度不明確,可能包含有潛行和隧道。

5、Ⅳ期:全層組織缺失,伴有骨、肌腱或肌肉外露,傷口床的某些部位有腐肉或焦痂,常常有潛行或隧道。

6、不明確分期 :全層組織缺失,潰瘍底部有腐肉覆蓋(黃色、黃褐色、灰色、綠色或褐色),或者傷口床有焦痂附著(碳色、褐色或黑色)。只有去除足夠多的腐肉或焦痂,暴露出傷口床的底部,才能準確評估壓瘡的真正深度、確定分期。

小編提示

在不明確分期中,足跟處穩定的焦痂(乾的、黏附緊密的、完整但沒有發紅或者波動感)可以作為人體自然的(生物學的)覆蓋不用去除。

?壓瘡的危險因素

壓瘡的起因主要是:壓力因素、營養狀況和潮濕

1、壓力因素:垂直壓力:局部組織遭受持續性垂直壓力是最重要原因,特別在身體骨頭粗隆凸出處。如長期卧床或坐輪椅、夾板內襯放置不當、石膏內不平整或有渣屑、局部長時間承受壓迫均可造成壓瘡;

摩擦力:患者在床上活動或坐輪椅時,皮膚可受到床單和輪椅墊表面的摩擦,如皮膚擦傷後受到汗、尿、糞便等的浸漬時,易發生壓瘡;

剪切力:是由摩擦力與垂直壓力相加而成,它與體位關係密切。例如平卧抬高床頭時身體下滑,皮膚與床鋪出現平行的摩擦力,加上皮膚垂直方向的重力,從而導致剪切力的產生。

2、營養狀況:全身營養缺乏、皮下脂肪減少、肌肉萎縮、受壓處缺乏保護,一旦受壓,骨隆突處皮膚要承受外界壓力和骨隆突處對皮膚的擠壓力,引起血液循環障礙出現壓瘡。

3、潮濕:如果皮膚一直處於尿液、糞便或者汗液的浸漬中,這些導致潮濕的因素會刺激你的皮膚,發生壓瘡的危險性更高。

壓瘡的預防!預防重於治療!

壓瘡的患病率在9% (一般病人)到66%(高危病人)。但值得慶幸的是,大多數的壓瘡是可以預防的,就算是已發生的壓瘡也是可以治癒的。

1、觀察你的皮膚。由你自己或者照顧者來觀察你的皮膚,每天至少一次。尤其是對於那些局部已不再受壓力,而皮膚依然發紅的部位。

2、清潔皮膚並保持皮膚乾燥。當皮膚受到汗液、大小便等浸漬後,要馬上洗乾淨。使用海綿或者柔軟的布來清潔皮膚以減少對皮膚的損傷。如果潮濕狀況不能有效控制,尿布墊可以很快使尿液吸收,從而提供乾燥環境。潤膚露或潤膚油可以避免皮膚接觸到尿液、糞便或者傷口引流液。

3、有效減壓。長期卧床者需使用交替式充氣床墊。對於關節突出部位可加墊軟枕,但是禁用氣圈或環狀點,因為環狀墊不能有效減壓可能造成新的受壓點。

4、防止摩擦。床鋪要鬆軟平整,經常改變卧床患者的體位,幫助患者翻身,一般每2~3小時翻身1次,必要時每1小時翻身1次,最長不超過4小時。翻身動作要輕柔,避免推、拖、拉等,以防擦傷皮膚。

5、對使用夾板或矯形器械鬆緊。

6、卧床患者使用便盆時應協助患者抬高臀部,防止局部皮膚擦傷,同時臀部與便盆間應墊軟紙、海綿或海綿墊。

7、保證充足的營養。鼓勵患者進食,飲食要有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熱量,並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注意每日攝入適量的水果和蔬菜。

8、平時注意多活動身體,有活動能力的老人不要睡卧過多。不能單獨行動者,應在他人幫助下適度活動。因病卧床者,一旦病情許可,應儘早離床。

9、健康教育。讓病人和家屬了解皮膚護理與壓瘡的關係,以及預防與治療護理的一般知識,使其參與其中。

正確處理已發生的壓瘡

對已經發生壓瘡者,切勿隨意在傷口上塗抹藥液,正確的處理方法是:

1、全身加強營養和減壓措施的落實。

2、局部:紅色傷口採取保護措施,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使用濕性癒合敷料覆蓋包紮,促進自愈;黃色傷口使用自溶清創方法無創清除腐肉組織,保持傷口床潔凈,再調理傷口刺激肉芽生長,促進癒合;黑色傷口使用自溶清創結合銳器清創,待壞死組織去除乾淨後使用敷料刺激其生長。配合紅外線治療可使組織溫度升高,血液循環加速,組織生長加快,癒合時間縮短。

3、切忌傷口長時間暴露,組織乾枯,會加速細胞死亡而影響癒合。

壓瘡預防的誤區

1、按摩誤區:勤按摩。以為按摩骨突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實際是加速局部耗氧和組織壞死。

2、預防壓力的誤區。使用氣圈以為可以預防壓瘡,實際增加了新的受壓點。

3.預防摩擦力的誤區。頻繁、過度清潔皮膚。如使用鹼性肥皂徹底擦洗皮膚:以為皮膚越乾燥越有利於預防壓瘡,實際去除了有利的皮膚保護層。

4、預防潮濕的誤區。使用烤燈等使皮膚乾燥,實際會造成細胞缺血,甚至壞死;塗抹凡士林、燒傷膏、眼藥膏等油性劑,實際堵塞毛孔不利於皮膚呼吸和健康。

5、暴露傷口使其結痂,以為結痂即是癒合,實際痂下有傷口,導致痂下積液感染

6、只看局部不看全身,以為局部使用好的藥物就能促進癒合,實際壓瘡治療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綜合調理、整體干預。

特別提醒

深度壓瘡必須儘早去傷口護理中心治療,延誤時間將使傷口治療難度增加,預後不良。

總結

臨床上,在做好很多防範措施的過程中,仍會有壓瘡事件發生,因為我們潛意識裡認為一些可以自由活動、可以自理的病人不會發生壓瘡,這些思維定式導致我們忽略對這些病人的皮膚的護理及觀察。而壓瘡發生後,無疑會給病人增加身心上的痛苦和醫療費用的增加。每個病人病情、體質都是不同的,都具有特異性,最好的措施應當是基於您的個人狀況,選擇您所需要的預防措施。

參考來源:

《壓瘡護理》

《壓瘡防治護理新進展》

作者:春風健康海外就醫購葯服務機構副主編 - 喬木


推薦閱讀:

TAG:肺癌 | 護理 | 壓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