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雖是清朝第二個皇帝,卻面對開國皇帝必須解決的諸多問題。儘管順治在位十八年,但清朝並未有效地統治全國。順治初清兵南下,先後進佔廣東、四川、貴州和雲南,清廷封吳三桂為平西王,留鎮雲南;封尚可喜為平南王,留鎮廣東;封耿仲明為靖南王,其子耿繼茂(耿精忠父)襲封,留鎮福建。吳、尚、耿三人原皆明朝將領,清兵入關前後先後降清。
三藩都以打仗起家,十分懂得掌握兵權的重要。當時吳三桂在雲南擁兵六萬,平南、靖南二藩,根據朝廷定額分別統兵七千五百名與七千餘名,實際擁兵遠超此數。三藩中數吳三桂兵馬最多、裝備最好,故有「平西甲兵素稱精銳」之說。順治一朝財政收入大半用於兵餉,且每年入不敷出。
康熙帝目睹三藩勢焰日熾,已成尾大不掉的態勢,就委派大吏出任雲南、貴州、廣東、廣西與福建等省的總督、巡撫,以牽制三藩的權力,財政上亦給以一定限制。康熙十二年(1673年)帝下撒藩令,削去三藩的權力,收回他們盤踞的地盤。吳三桂、耿精忠與尚之信發動叛亂。經八年戰爭,終於平定了三藩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