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統治之一:平藩與南巡

熙親政後,「以三藩及河務、漕運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書而懸之宮中柱上」。

康熙像

康熙雖是清朝第二個皇帝,卻面對開國皇帝必須解決的諸多問題。儘管順治在位十八年,但清朝並未有效地統治全國。順治初清兵南下,先後進佔廣東、四川、貴州和雲南,清廷封吳三桂為平西王,留鎮雲南;封尚可喜為平南王,留鎮廣東;封耿仲明為靖南王,其子耿繼茂(耿精忠父)襲封,留鎮福建。吳、尚、耿三人原皆明朝將領,清兵入關前後先後降清。

「三藩」,即吳三桂、尚可喜及子之信、耿仲明及子繼茂、孫精忠三支割據勢力所轄藩鎮。三藩各據一方,互通聲氣,廣布黨羽,勢成割據,嚴重威脅著清朝的統治。

三藩都以打仗起家,十分懂得掌握兵權的重要。當時吳三桂在雲南擁兵六萬,平南、靖南二藩,根據朝廷定額分別統兵七千五百名與七千餘名,實際擁兵遠超此數。三藩中數吳三桂兵馬最多、裝備最好,故有「平西甲兵素稱精銳」之說。順治一朝財政收入大半用於兵餉,且每年入不敷出。

順治十七年(1660年)「會計天下正賦止八百七十五萬餘兩,而雲南一省需銀九百餘萬,竭天下之正賦,不足供一省之用。」(《清世祖實錄》卷136)

康熙帝目睹三藩勢焰日熾,已成尾大不掉的態勢,就委派大吏出任雲南、貴州、廣東、廣西與福建等省的總督、巡撫,以牽制三藩的權力,財政上亦給以一定限制。康熙十二年(1673年)帝下撒藩令,削去三藩的權力,收回他們盤踞的地盤。吳三桂、耿精忠與尚之信發動叛亂。經八年戰爭,終於平定了三藩叛亂。

吳三桂像

八年戰亂給南方諸省帶來新的浩劫。浙東很多地方「衣食全無」,「難民牛種全無」。廣東合浦(今屬廣西)等縣,「人民之逃亡死徙十不存一」。貴州「自鎮遠以上數百里,人煙斷絕。而貴陽省會之區,凋殘尤甚,百姓流離失所,真繪圖難盡也」。雲南「拋荒田地,死徙人丁,在在有之」。

清廷為了安定民生,首先陸續廢除三藩虐政。康熙十九年除免耿、尚二藩在廣東、福建所設收稅私行。二十年又停其「總店」。在雲南,將「藩下官兵侵佔民田」,「察出給還小民」,又盡行除去吳三桂時加派的賦稅。

為了加強對南方各省的統治,對於接受招撫的耿、尚二藩屬下官兵,一律撤歸京師。吳三桂部屬中參將、游擊以下人員調往東北。同時增設廣州、福州等地的八旗駐防。廣西與雲南歸由綠營兵鎮守。

平定三藩之亂後,康熙帝終於有較多時間、精力考慮如何治理河患了。「清初治河,必兼治運」。元、明、清三朝定都北京,但其地糧食不能自給,加上統治者巨額消費和軍事需要,每年均須由南方輸入大批糧食。縱貫南北的大運河把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連接起來,運輸糧食獨恃運河。

清代大運河分七段,其中淮陰至揚州段稱里運河。里運河北端的淮安與清口,為黃河、淮河、運河交匯之處,上有洪澤湖,下有寶應、高郵、邵伯諸湖,南通長江,東連大海,河道縱橫交錯,地形、水系甚為複雜。黃河泛濫,運河必壞。清初33年,黃河決口計51次,以致改道,奪淮入江,河水逆入清口,倒灌洪澤湖,合淮水并力沖運堤。江北里運河一線,黃、淮、湖、運聯成一片,變為澤國,以致運堤崩坍,漕運阻塞,漕糧無法及時運到京師,嚴重影響糧食安全。

康熙帝親政之初,便意識到治河乃立國之本,並把治理黃、淮、運三河作為治國理政的第一要務。清軍入關後,設置河道總督,簡稱「總河」,專管河務。又設漕運總督,簡稱「總漕」,專管漕運。二總都有自己的軍隊,分稱「河標」與「漕標」。康熙十七年授安徽巡撫靳輔為河道總督,察審河務,以期一勞永逸解決之。

靳輔籌審全局,制定了「將河道運道一體,徹首尾而合治之」的方案,在黃、淮、運三條河道同時興工,大規模治黃修運。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首次南巡途中,視察了治河工程,肯定靳輔功績,同時決定解決靳輔一時無力兼顧的蘇北下河地區水患。這一地區包括高郵、寶應、興化、鹽城等七州縣,地勢低洼,黃河泛濫時,洪水經洪澤湖與運河流入此地,泥沙淤塞河道與入海口,「民間廬舍田疇(常年)被水淹沒」。於是,康熙帝決定將「入海故道浚治疏通」,並委派于成龍專管此事。對此,靳輔提出不同意見,並與于成龍辯論,但未能阻止工程進行,他本人也因其它案件而被革職。

于成龍像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帝第二次南巡,閱視河工,了解到江南淮安一帶民人船夫均稱譽靳輔,同時親見其浚治的河道堤岸修築堅固。返京後,康熙隨即「諭獎輔所繕治河深堤固,命還舊秩」,也就是補發俸祿。

此後的八九年內,康熙忙於徵討,無暇顧及三河的治理,加之河道總督皆不勝任,以致疏浚海口的工程勞師而無功,黃河防務亦時常告急。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提出新的治河方案,包括將黃淮交匯處河堤向東延伸,使淮河斜行流入黃河,包括將清口以西黃河彎曲處「挑挖引河,乘勢取直」,加快黃河流速,使洪澤湖水流入黃河。次年,任命張鵬翮為河道總督,按照新方案施工。四十二年(1703年)各項工程相繼完工,成效顯著。康熙又於四十二年、四十四年(1705年)、四十六年(1707年)先後三次南巡,親臨視察。

康熙六次南巡後,清朝政局基本穩定,社會經濟得到恢復,黃河、淮河、運河的治理大見成效,水災得以緩解,清朝統治進入全盛期。

平定三藩之亂後,康熙帝外出巡幸逐漸頻繁。據統計,從1681-1722年的四十年中,外出巡行的時間每年超過200天的有十一年,100天以上的有二十四年,一個月以上的有七年。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巡行途中度過的。

康熙外出巡行,以「木蘭秋獮」和六次南巡最為重要。木蘭圍場建於1681年,位於今河北省圍場縣。每年秋季,康熙都要率王公朝臣及滿漢兵丁來此地圍獵。屆時,內蒙古四十九旗、喀爾喀蒙古四部以及新疆天山北路之蒙古諸部及南路之維族首領,均輪班隨圍陪獵。每次行圍結束,照例盛宴隨圍各部王公,並進行摔跤、賽馬等活動,賞賜甚厚,意在籠絡蒙古各部,加強滿蒙貴族聯盟,以確保滿清王朝長治久安。圍場建成後,康熙帝幾乎每年都要來此行圍,足見極為重視。

康熙也極為重視江南蘇州、松江、常州、鎮江、江寧及杭州、嘉興、湖州等地。此地自唐末以來就是經濟重心文化重鎮,但自清初以來,這裡的抗清鬥爭此起彼伏,滿族與漢族的矛盾激化,如閻應元等保衛江陰;黃淳耀、侯峒曾等堅守嘉定;陳子龍、夏允彝等起兵松江;漁民赤腳張三等活躍於太湖周圍;浙江四明山區的抗清軍聲威遠播……此處也是清初思想文化最活躍的地區。以黃宗羲、顧炎武等為代表的一批傑出學者的動態與向背,對清朝統治的確立至關重要,對全國也有較大的影響。康熙六次南巡,除指授治水方略外,也有擴大清朝統治基礎、加強滿漢統治聯盟的考量。


推薦閱讀:

TAG:康熙帝 | 清朝 | 清代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