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濕氣重的危害
1. 脾胃病
如果濕氣重,尤其是寒濕內侵,會引起脾胃病高發,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厭食、胃脘脹滿、有積水感、腹瀉、胸悶、咽部阻塞感等。
2. 頸腰椎病
每到連綿的陰雨天,醫生就會發現因頸椎不適的中青年人群呈現上升趨勢。陰濕氣候很容易導致寒邪侵入體內,誘發頸椎不適。
3. 皮膚病
濕氣重的時候,也是皮膚病高發時期,如腳氣、濕疹、下肢潰瘍等。中醫認為,這些皮膚病與天氣悶熱、潮濕有關,尤以濕重為主。
4. 關節病
中醫認為,骨關節炎屬於痹症範疇,即「骨痹」,臨床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晨僵和功能障礙,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致殘性疾病。在陰天、下雨、寒冷、潮濕時,關節腫脹和疼痛會同時加重。
二、辨識「濕邪」兩方法
1. 自我感覺
比如,即使睡眠時間很充分了,但起床後還總覺得很睏倦、乏力、頭沉、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東西在裹著,懶得動彈,那就要懷疑身體里是不是有濕氣了。中醫里講「濕重如裹」,好像穿著一件洗過沒幹的衣服一樣,很不舒服。
2. 觀察大便
如果每次排大便都黏膩不爽快,沖馬桶總沖不幹凈,總有一些黏在馬桶壁上,那麼也說明體內可能有濕。
三、去濕氣的實用招
1. 每天走走路
平時養成每天定時定量運動的習慣。從每天早晨起來到晚上睡覺,能累積保持8000到1萬步,就可以令我們的身體保持少痰少濕的狀態。
2. 人蔘健脾丸
濕氣重,有時也可以輔助一些藥物。比如有些人經常腹瀉,排除了其他疾病,這可能就是腸道的濕氣重了,吃點人蔘健脾丸調理一下就不錯。
3. 喝點山楂茶
食慾欠佳,不如煮點荷葉山楂茶。干荷葉5克,干山楂5克,陳皮3克,上三味葯洗凈,放入茶缸內,沸水沖泡15分鐘,加適量糖調味,代茶飲。可以起到清熱化濁、理氣開胃,適合濕熱內阻、食慾欠佳者飲用。
4. 少吃冷飲食
有的朋友喜歡吃燒烤喝冰鎮啤酒,吃冰激凌喝冷飲,加之外有寒氣怫鬱、內有空調長吹,往往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痰濕。即使天氣炎熱,也盡量少吃冷飲。
5. 艾灸中脘穴
艾灸中脘穴對於緩解暑濕造成的腹脹、反胃、消化不良等有很好作用。中脘穴位於上腹部,在肚臍上4寸的腹中線上,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要讓專業醫師進行艾灸,15~20分鐘為宜。
6. 煮點薏米粥
薏米健脾祛濕,對脾胃虛弱,食欲不振、泄瀉、消化能力減退,體內有「濕氣」的人群尤為適宜。薏米最好的吃法是用炒薏米泡水或者煮粥喝或研末沖服。
7. 不要淋到雨
盡量避開潮濕的環境,避免外感濕邪,這樣可避免腳氣、濕疹、下肢潰瘍等病症的發生。
▍素材來源:網路,版權歸屬原作者
TAG: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