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網友可能都聽過這個問題:大街上被壞人綁架,綁架者最周圍人說是你的家人,說你是精神病,要帶你去醫院,你該怎麼辦?
1964年,紐約一個姑娘深夜下班回家,在家附近的街道上被殺害,但她不是一下子就死掉的,而是被攻擊了3次,每次這個女生都大喊救命,每次攻擊街邊上的公寓就會有燈亮起,然後兇手被嚇跑,但燈滅了兇手又追上來,拿刀刺她,3次以後,這個姑娘就死了。但在這長達35分鐘的3次攻擊中,沒有一個人打電話報警。
這件事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所有的媒體都在報道人性的冷漠。但這件事也引起了心理學家的注意,研究得出的結果也讓眾人吃驚,只有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在遭遇危險時,才能知道什麼樣的求救方式最有用。
在人多的時候,並不代表就會有更多的人會救你,相反會觸發「多元無知」效應,「多元無知」效應在陌生人里顯得最為突出:因為我們喜歡在公眾面前表現的成熟優雅,所以當我們不確定發生什麼事的時候,就會選擇優雅而不是選擇著急忙慌的去救人。
所以遭遇危險求救時,最大的敵人就是「不確定的狀態」,「說不定別人會幫忙的」,「說不定已經有別人打電話了」,倒在地上的男人,是心臟病發作還是喝醉酒了?隔壁是夫妻吵架還是需要報警的暴力行為?如果是夫妻吵架我干涉不合適吧,而且床頭吵架床尾和。這些」不確定狀態「又更加劇了」多元無知「:既然別人都沒去管,那就說明沒什麼緊急的。於是受害者倒霉了。
所以當我們遭遇危險時,要通過減少不確定性來保護自己,發出的信息要足夠讓別人確信存在真正的緊急情況。也就是發出的信息要有針對性,不要讓別人來判斷你的情況,不能讓別人覺得你沒什麼要緊的。
回到開頭的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人群中找出一個你覺得可以的人,然後盯著他,直接指著他說:「你,穿黑色西裝的這位先生,我有危險,我需要你的救助,請打110報警,讓警察過來處理。」然後再找出第二個人,同樣盯著他,直接指著他說:「你,背黃色背包的這位先生,請阻止他們把我帶走,一直等到警察出現為止。」
所以在需要緊急救助的時候,最佳策略就是減少不確定性,少說廢話,傳遞針對性的信息,讓周圍人知道他們要做什麼、怎麼做。
推薦閱讀:
TAG:心理 | 社會 | 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