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名故事丨八里台聶公橋

天津歷史上有三個地方,是以同一個人的名字命名或設立的,分別為聶公祠、聶公碑和聶公橋,此文就和各位聊聊這三個地方,及其背後所紀念的人——清末將軍聶士成。

聶士成是安徽人,幼年喪父,但從小就比較仗義,好打抱不平,26歲投身軍旅。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時,聶士成官居直隸提督兼武衛前軍總統,駐守蘆台,衛戍津門。到了1900年6月,八國聯軍登陸大沽口海岸,直逼天津,聶士成率軍抵抗。開始時聶軍與義和團一塊攻打租界,沿著馬場道一直打到小營門,架起大炮猛轟,差點打下來,當時就連洋人都說聶士成軍是清政府最強的部隊。

之後幾天聯軍援軍趕到租界,開始反擊聶士成軍。聶軍且戰且退,一直退到八里台。結果又殺來50多個小日本的騎兵,聶士成被迫退至當時的八里台橋(就是今天的聶公橋)。當時聶士成雙腿受傷,手下宋占標哭求他趕緊撤退,但聶士成面無懼色,對官兵說了一句話:「此吾致命之所也,逾此一步非丈夫矣!」他說這話一方面是豁出去了,另一方面也有些打算以死明志的意思,因為當時聶士成被義和團污衊通敵,已經被清政府革職留任了。

結果話音未落,一發炮彈在其附近爆炸,聶士成腹部受重傷,肚腸子都流了出來,隨後又被擊中頭、胸,壯烈殉國。

1905年,清政府在八里台橋旁修建了「聶忠節公殉難處」紀念碑,並將八里台橋改名為聶公橋。網上的各種檔案中都記載,紀念碑於WG時期被破壞(但據當年支農勞動的老人回憶,聶公橋當時位於河北岸邊橋欄杆西北位置,原碑WG時仍然存在,所以聶公碑被毀應該不是WG早期的事)直到1983年,拓寬路橋時才發現了殘碑,僅存「聶忠節公殉難處」七字,轉年又重新復立新石碑。因為2000年是愛國將領聶士成為國捐軀的第100周年,所以政府決定重修聶士成紀念碑,並在碑上又樹了一尊聶士成銅像。

除了改名聶公橋和立聶公碑,當時還在今天的三條石大街上修建了聶公祠,但建國後因為聶士成曾經鎮壓過義和團的農民起義,所以聶公祠一度被工廠佔用,1959年又改為三條石博物館。但是遺憾的是1976年大地震時聶公祠被毀,之後也沒有再復建。

公眾號:談古論津

推薦閱讀:

TAG:天津 | 天津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