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49)《成唯識論》的思想綜述(16)
1、唯識成空難
大乘中觀學派提出,一切法空,所以阿賴耶識也應該是空。所以說,有阿賴耶識不合理。
答:法空之言,不是說真如體性也是空,諸法圓成實自性和離言依他起不是空無。如果說這也是空無,如果這也是空無,那麼便沒有俗諦(即言說諦,意指無法言說),若俗諦不存在,則真諦也不存在(真諦就是一切法空義)。所以撥無二諦,則是惡趣空。
實際上,從龍樹的理論體系看來,和唯識學的體系來說,兩者是從兩個角度剖析緣起法。
在龍樹看來,只有一切法空,連空也空,一切無所得,一切都不存在,則是緣起法。因為當你把一切假想全部空掉,那麼就可以用言說重構整個緣起法。也就是說,現象還是存在的,只不過這個現象,並沒有依附於某個實體而存在。
所以,龍樹看來,所謂惡趣空,就是執著於空法。認為一切都是空,只有空不是空,這樣一來,就會執著於空法。認為並不是無所得,而是死死抓住空法,這樣一來就墮入惡趣空。
因為你執著一法,就是執著於一切法。因為一切法都是緣起的,如果一法違背緣起,則法法都違背緣起。只有一切法都是空,則才能達到緣起法。
但是這樣說,是非常難以理解的。所以唯識學,就在離言上建構一個八識體系。
八識的運轉,起言說,使得假象不斷產生,但是實質上並沒有實體,一切法都是緣起的。這裡的緣起,就是概念的緣起。所謂概念的緣起,例如龜毛兔角,實質上並不存在。但是在概念上,是緣起的。因為有龜的觀念和毛的觀念,然後就可以通過八識的運轉,形成龜毛的觀念。因此一切法都是觀念的緣起,而不是實體的緣起,只有主觀的緣起,沒有客觀的緣起。
所以,唯識學不斷要強調,八識不空。
但是八識的存在,不能言說,一旦起言說,例如說阿賴耶識,凡夫就會指向某個對象,那麼那個對象,是意識執著而成,是空的。
所以,如果你能讀懂兩種學說的根本本質,就能理解,兩者本質上在底層所說的意思沒有任何區別。從根本上就是反實體主義,反本質主義。
2、色相非心難
有對方責難說:色相怎麼能說是識派生的呢?
答:因為無始以來,凡夫顛倒夢想,八識現熏,於是起見相二分,好似有色等相狀,凡夫又把他們執著為外境。
這裡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點在於,對方所問和唯識家所答,兩者根本不在一個認知上。
對方所問的色,是小乘部派給出的定義,就是有質礙。
而唯識家所說的色,實際上是被主觀扭曲以後的色。
這裡體現的就是,前面我們講,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本質,在於兩者都找不見主客觀的邊界。你所舉出的一切例子,如果先驗設定他是物質,那麼就是唯物主義。如果先驗設定他是意識,那麼就是唯心主義。
在經驗主義下,兩個相反的結論,同時成立。因為主客觀邊界模糊在一切事物之中。因為我們在最前面就闡述過,笛卡爾所說我思故我在這個命題,有第二個含義,就是一切事物,都必須通過意識,你才能確知他的存在。
但是這樣一來,主客觀就是紊亂的,主觀就是客觀,客觀就是主觀。
所以《心經》說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裡面這句話,真正的解釋是說。色和空本質上都是不存在的,他們只是概念,所以色和空是一樣的。
但是一般人解釋這句話,就會一個字一個字下定義,這樣一來,實質上你已經暗含著,實體存在。例如說,給蘋果下個定義,實質上你就必須先承認蘋果存在。因為一個不存在的事物,怎麼下定義?所以,你一旦解釋說,色就是有質礙,那麼你永遠也讀不懂這句話。
在語言學和邏輯學上,有個金山不存在悖論。他的內容是這樣的
金山不存在
這句話對不對呢?如果說金山真的不存在,那麼一個不存在的概念,怎麼能作為主語呢?
如果說,金山存在,那麼這句話不是自相矛盾嗎?
如果你說這座金山不存在,那麼,很顯然有某個你說它不存在的東西,即「這座金山「;因而這座金山一定存在於什麼地方,否則「這座金山不存在」這個陳述沒有任何意義
最終,佛教採用的邏輯,就是這種弔詭的話,例如金山不異空,空不異金山,金山即是空,空即是金山。這就是《心經》這句話真正的含義。
而龍樹《中論頌》儘是這種悖論,堪稱悖論大合集。
而上面對於金山不存在的悖論,實質上也揭示出,所謂不著有,不著無的中道觀。就是龍樹發現,不存在必須和存在相對存在。如果沒有存在,那麼就不可能出現不存在。
但是一般人,必須通過存在的否定,去說明不存在。而空觀是闡明,存在和不存在本質上都是不存在,由於無法言說,所以佛教就採取那種「繞口令」的說法。
例如,非空非非空,非有非非有。
3、現量為宗
有人責難說:色等外境,可以被現量證得,怎麼能說不存在呢?
答:五識所緣的相分,確實是不起分別。但是一旦五後意識和五俱意識生起,那麼就會起分別。
現量,是印度因明體系的一個術語。最早不是佛教提出的,而是六派正統哲學的正理部提出,正理部是印度因明邏輯學的發源地。
他們給現量的定義是
現量是根境相合產生的認識,不可言說,無誤,確定。
1、不可言說
2、確定無誤
所以,從本質上來說,凡夫是不存在現量的。五識一生起,必然意識就伴隨生起。所以凡夫不可能出現現量。
後來陳那的新因明學,基本上也是沿襲這種說法,就是現量必須具足這兩個條件。特別是不能出現錯誤。
在西方哲學上,哲學家們都承認,人類不具有理性直觀能力。人類只具有感性直觀能力。
所謂理性直觀能力,就對應佛教所說的現量智,就是一眼就能感知到事物的本體和本質。在佛教來看,只有佛陀能達到這點。在西方哲學上來看,只有上帝能夠做到這點。
4、夢覺相違難
對方責難說:我在睡夢中,醒來以後,發現原來只是黃粱一夢。但是現實生活之中,沒有這種感覺啊。
答:凡夫在白天現實生活之中,實際上還是生死長夢之中,只不過不知道。一旦進入無漏,證得真如,才能發現,原來無始以來,就是大夢一場。
這種夢喻堪稱是哲學的殺手鐧,就是哲學家能不能證明我們所見的一切事物,不是一場夢呢?
答案是不能。笛卡爾最終也只能證明,我思故我在。只有思的本體存在。
那麼,我們為什麼覺得現實生活不是一場夢呢?
哲學給出的答案就是信念二字,說白了就是你相信這不是一場夢。你無法用邏輯證明,他不是一場夢。當然你也無法證明,他就是一場夢。
無論你認為他是一場夢,還是不是一場夢,本質上都是信念。當邏輯推到這一步,實際上一切邏輯失效,最後得出的結論,就是你信不信吧。
5、外取他心難
有人責難說:假如一切世界,都是你主觀派生的世界。那麼豈不是,我們無法認識到他人的存在?如果能夠認知到其他人的心,那麼唯識之說不成立。
答:誰說他人之心不是自識所緣之境呢?只是不說他心是自心的親所緣緣。他人的心識的存在,首先先被我們的心識轉化為疏所緣緣,然後再生起了一個影像,作為親所緣緣,進行攀緣。
實質上,從特殊性來說,人類是無法認識到事物的存在的。所以,必須先把事物還原到最底層,任何人的心識,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無始以來積攢的記憶的總和。因此,心識和心識的交互,就是記憶的交互。他人的記憶的信息把它抓取過來,形成一個影像。然後把這個影像緣取過來,成為親所緣緣就能認識到了。
6、異境非唯難
有人責難:既然你們認為,除了自己心識之外,還有其他人的心識,怎麼能說唯識無境呢?
答:唯識,意思是一切不離識,並不是唯我論,只有我的心識,而不許他人的心識。十方世界,無邊無窮的有情,各有其心識,心所。他們都是存在的,但是他們都是不離識的。
每一個有情所緣一切法,分成五種:
其一、心法
其二、心所
其三、色法
其四、不相應法(例如時空等)
其五、無為法
這五種類型的法,都不離識。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