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青銅器修復的歷史

作者:易新博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銅器修復師

從事青銅器修復兩年多了,所謂做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當你真正喜歡一件事情的時候,就自然而然的會想要去弄清楚它的來龍去脈,比如歷史。

說到青銅器修復的歷史,成體系且有比較清晰的脈絡應該是從清末開始的,當時宮廷的造辦處彙集了各行各業的手藝人,這些手藝人中又以八個巧匠技術最高,被稱為「八大怪」。「八大怪」之一的於老先生,可能因為嘴生得有些不正,所以世人送了他個外號,叫「歪嘴於」(圖一)。古銅器修復技術超群的他,在造辦處為清皇室服務了幾十年,退休後方才走出宮門。跟別的太監一樣,封建制度也奪走了他的根基,所以歪嘴於膝下並無子女,能依靠的,唯有一身技藝而已。本著天下手藝人都有的「手藝堅決不能失傳」的情懷,歪嘴於用畢生攢下的積蓄,在前門內前府衚衕廟內(今人民大會堂附近)開了個古銅器修復的作坊,取名「萬龍合」,並開始收徒授業,以給宮中和琉璃廠的古玩商修復青銅器為生。至此,歪嘴於正式晉級成「於老先生」,是為近代青銅器修復之開山鼻祖。

圖一

鼻祖於老先生共收了七個徒弟,最小也是最得意的一個姓張名泰恩(圖二),人稱「張七」。張泰恩生於光緒六年,13歲時進京拜於老為師,星移斗轉,暑往寒來,十八年後的1911年,於老先生年邁體弱,病入膏肓,張泰恩為其養老送終、頂禮發喪,繼承了他的衣缽,並將「萬龍合」作坊正式改為「萬隆和古銅局」,主要為古玩商們修復青銅器。因為張七頗得先師真傳,兼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意味,所以萬隆和一直生意興隆。後來張泰恩擴大規模,將店鋪搬到東曉市,人送外號「古銅張」,由於聲名在外,越來越多的古玩商前來修復青銅器,業務繁忙。於是張泰恩也開始招收徒弟,並被奉為青銅器修復業的祖師爺。他先後共收了11位徒弟,其中七位造詣頗深(圖三),各有所長,他們分別是:貢茂林、張書林、劉俊聲、張子英、趙同仁、王德山、張文普。這七個人中,又以王德山跟張文普手藝最精、授徒最多。

圖二

圖三

王德山,1911年生於河北衡水小巨鹿,13歲開始學徒,學成後帶了八位徒弟:劉增堃、毛冠成、楊政填、王喜瑞、賈玉波、王榮達、王長清、楊德清。張文普是張泰恩老先生的親侄子,人稱「小古銅張」,共帶了七位徒弟:李會生、候振剛、趙振茂、高英、張蘭會、貢聚會、冀承奎。這15個人,在新中國成立前後,分別進入了故宮博物院、中國歷史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河南省博物館等著名文博單位從事青銅器的保護修復工作,憑著各自一雙巧手、一顆匠心,化腐朽為神奇,拯救了大量國寶青銅器,為中國青銅文物保護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並成為後輩從業者們的導師跟引路人。

祖師爺一脈傳歷至今,我時常會覺得我們90後這一代,是承啟的一代,從事這個行業,一手是傳統,一手是新的科學技術。傳統技藝不能丟,現代科技不能少,二者相輔相成,如果拋開傳統技藝而空談現代科技,青銅器修復便會成為無根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怎麼在雙手間將二者融合好,在繼承傳統、弘揚工匠精神的同時注入科學技術的新鮮血液,讓其煥發新的生命力,於我們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路漫漫其修遠兮,唯有腳踏實地,克承於老先生維艱創業之堅韌意志,發揚祖師爺精益求精之工匠精神,多動手,勤動腦,不忘初心,一步一個腳印,跟緊新時代的步伐,方能將青銅器修復做精做強。


推薦閱讀:

TAG:青銅器 | 考古 | 文物修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