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從一片麵包,變成「三明治」?

如果要選一種最流行的麵包,那隻能是「三明治」了。

從北半球到南半球,從古老歐洲到神秘亞洲,三明治席捲了整個地球。

這背後的原因是,三明治實在是,方便快捷。

可冷吃,也可加熱吃。

款式多到讓人眼花繚亂,各種「內餡」「口味」,後宮選妃似的隨你挑。

甚至,想減肥的你,不想吃太多,還有小塊狀的迷你三明治,供你選擇。

可能在你心目中,三明治談不上是一種美味,但至少,它是食物中最方便的。

相比半成品的吐司,三明治不需要再次加工,已經是包裝好的成品,最多也就加熱下,即可食用。

所以,哪怕在上海、香港、紐約、倫敦,這些繁華城市的高檔寫字樓、CBD里,三明治也是最熱門的食物。

那麼,「遍地開花」的三明治,是怎麼由一片麵包變成的,有哪些來歷故事,又有哪些種類區分?

吃了好多年三明治的你,能講講嗎?

1

「二夾一」麵包

三明治、三文治,都是它英文名字 Sandwich 的音譯。前者是大陸的叫法,後者是在港澳、廣東、廣西的稱呼。

這是一種經過第二次加工過的麵包,典型的三明治,是兩片麵包中,夾上幾片肉,放些乳酪、蔬菜,或者,再放個煎蛋。

三明治做法簡單,吃法更簡單,因此,在西方歐美國家,廣為流行。

據說,單是英國每年就要,吃掉115億份三明治,算起來,可以圍繞地球44圈。如果算上,全人類一年吃掉的量,我想可以環繞地球幾百圈了。

同樣,在亞洲,三明治也是一種「家常便飯」的食物,日本、越南(如下圖)等,都有本國特色的三明治。

有次跟同事出差,時間緊,路上買了三明治。吃著吃著,同事就像是發現了新大陸,驚喜地說,

「鄭小獺,你看三明治,像不像我們中國的肉夾饃,都是二夾一。」

經他這麼一說,我看了看,手上吃到一半的三明治。確實哦,有些神似,不過吧,更像的應該是漢堡!

很多人覺得,漢堡跟三明治,是兩個彼此獨立的個體。

但事實上,漢堡是由三明治中脫胎而出,只是三明治的一種。

我們把三明治的「平頂上蓋」,換成半圓球麵包,中間放上蔬菜和牛肉餅,就成了漢堡 Hamburger。

你可能不知道,除了牛肉漢堡之外,其他漢堡,即便是肯德基的雞肉漢堡,英語中也不能叫Hamburger,只能叫 Chicken Sandwich 雞肉三明治。

當中差異,可以看《肯德基的漢堡包是假的,麥當勞的才是真漢堡?》。

同樣,熱狗 Hot Dog,也是三明治的一種,無非是把夾心內餡,換成了香腸。

這幾年,肯德基又在早餐時分,推出了帕尼尼 Panini ,一種類似漢堡的食物。

帕尼尼,是義大利的傳統三明治。麵包里夾著許多餡料後,通過壓制烤過做成,內餡通常為,肉腸、火腿、乳酪、牛排、蔬菜等。

不得不說,三明治像是孕育之母,所有的「二夾一」麵包,都來自三明治!

2

來歷

出乎好多人意料的是,三明治在它被叫做「三明治」之前,就已存在。

它的誕生,應該在兩千年之前。

也好理解,三明治的定義,本來是一個麵包開個口子,夾帶點餡料,或者,兩個(片)麵包,夾著內餡。

哪怕一片麵包,做「底座」,上面沒有「蓋子」,放上餡料後,也可以是一種三明治(開放式三明治)。

這樣的吃法,換成三四歲的小朋友,也會做,哪還需要「動腦經」發明。

於是,只要麵包出現了,就自然有了三明治的吃法。

歷史上,關於三明治,有不少有趣的記載,其中的一個就是這個。

中世紀時,貴族們喜歡將過期變質的麵包,切成平坦狀,做為盤子使用,上面放食物。

用餐完畢後,就將沾染上食物味道的「麵包盤子」,給乞丐吃,或者喂狗,當然,有些還沒完全變質的,用餐者也會自己吃掉。

這種一次性的「麵包盤子」,就是後來開放式三明治的雛形。

三明治,這個名字的來歷,我們應該都聽說過。

1660年,英國有一個貴族爵士,被英國皇帝查理二世,授予三明治伯爵 Earl of Sandwich 稱號。這是一個可以世襲的爵位,就像是清朝時的「鐵帽子王」。

18世紀,三明治伯爵傳到第四代,是約翰·孟塔古 John Montagu。此人做過英國三任海軍大臣,但不知道,是不是做官太枯燥了,他極度熱衷玩橋牌,喜歡賭博。

賭癮就像毒癮,一上來,人哪怕廢寢忘食也行。伯爵夫人一看,搖搖頭,就在伯爵身邊,放好各種食物,麵包、肉、火腿、香腸,隨手拿就可以吃上。

可是,伯爵玩地翻天覆地,連拿食物的時間都沒有。

伯爵夫人只好將肉、火腿、香腸,全部放進麵包中,更方便伯爵食用,而且,伯爵也不會因為拿肉,弄髒手,影響打牌。

這些牌友們吃了後,覺得非常好吃,就把這種食物命名為三明治,傳開後,三明治迅速流行於英國上流社會。

無心插柳柳成蔭,一個賭桌上的食物,後來竟然成為世界美食。

3

做法

1985年,世界上第一份包裝零售的三明治上市。

通常意義上的三明治,由五種食物構成,麵包、肉類、蔬菜、乳酪、黃油。

常見的肉類餡料,有雞肉、火腿、煙熏肉、牛肉等,海鮮餡料有金槍魚、蝦仁、三文魚等,其他還有,乳酪、雞蛋、香腸等。

與大家想的正好相反,牛肉並不是最受歡迎的餡料。

最受熱捧的,反而是雞肉,全球每年用量超過4.3萬噸,都是肯德基和麥當勞的功勞,賣了多少雞肉漢堡哦!

再沒有比三明治更好做的食物了,就像蓋澆飯一樣,把菜往米飯上一澆就行。

像鄭小獺我這樣,一個人在家懶得做飯的人,經常吃的就是,自製三明治。

在樓下的蛋糕店,買上一袋切片吐司,取出兩片。

切些小番茄、黃瓜,水果也行,草莓、獼猴桃、蘋果、梨都可以,還可以有,減肥神果,牛油果!

再切上幾片香腸,那個薩拉米香腸就不錯,更好的還是哈爾濱紅腸,那股煙熏味兒特濃!

再有閑情的話,煎上個荷包蛋,不過,只煎香一面就好。

然後,把所有材料,疊放整齊在兩片吐司之間,中間再塗些什麼藍莓醬、花生醬、美乃滋之類的。

最後,往對角線上,那麼豎切上一刀,分成兩半。如果你是女生,嫌太大,還可以往另一個方向的對角線上,再切上一刀。

覺得吐司的外殼太硬,還可以先切掉,只留下吐司的軟嫩部分。

4

種類眼花繚亂

不管三明治,種類多麼眼花繚亂,有多麼「亮瞎人眼睛」,大致上可以分成以下幾種。

雙層三明治。最常見最經典的三明治,雙層麵包夾內餡。

開放式三明治 Open Sandwich。丹麥人的傳統食物,上面沒有「麵包蓋」,就在一塊麵包上放餡料,像是披薩一樣。

不過,美國曾經有一起三明治的官司,最後裁定,包含兩塊以上麵包的才算是三明治,一塊的不能算。

鐵塔式三明治。動輒十幾層高的三明治。

潛水艇三明治 Submarine Sandwich。用長條形的法式麵包,做為「外殼」。

卷輪三明治 Pinwheel Sandwiches。墨西哥卷餅代替麵包,捲成的三明治,口感柔軟輕薄。

總匯三明治,也叫俱樂部三明治 Club Sandwich。很顯眼,總會有一根牙籤,將三明治粘在一起。

曾為美國上流社會而發明,餡料配方百年不變,雞肉、培根、生菜、番茄,還有美乃滋。

迷你三明治,可愛小巧,起源英國,又被叫做茶點三明治 Tea Sandwich ,手指三明治 Finger Sandwich 。

專門作為下午茶的一部分享用,「讓淑女們能夠兩小口吃完」,是它製作準則!

還有一種三明治,是存活在朋友圈照片里的。

無論是再晚期的「懶癌症」患者,廚藝再差,再不想做飯,也能做出一份像模像樣的三明治。

找個好角度,配個好濾鏡,發在朋友圈裡,可以各種「炫」!


推薦閱讀:

TAG:三明治 | 麵包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