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看花」
03-13
南懷瑾先生在《南禪七日》中有這麼一段。
南先生當時十七八歲,聽說杭州城隍山有個道士,會飛劍。於是一遍一遍去拜訪,想學劍。當然,劍沒學成,道士最後貢獻給他一些東西:
第一,看世界上任何的東西要輕鬆,不要嚴重,尤其眼睛要會看東西,一般人都要看花、看風景,把眼神都盯到花上面去,錯了。
你出去看風景,要叫風景跑到你眼睛裡頭來,看花要把花的精神收到自己的眼神裡頭來,看山水要把山水的精神收到自己的眼神裡頭來,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山水上,放到花上,這樣沒有用處,而且對你也沒有好處。」
這番話我記住一輩子,所以我現在眼睛也很好。可是進一步還不隻眼睛,他就是把一個道法告訴你,精神內斂。我一聽肅然起敬地說:「師父,謝謝!」
第二點他說:「我們的心臟只有拳頭那麼大,將來你出去會做很多很多事,我看你前途很辛苦,責任很大,心臟只有這樣大,裝不了多少東西的,什麼事情不要裝進來,痛苦也好、煩惱也好,得意也罷,都不要向心裡頭裝。
痛苦、煩惱、得意...這些東西統統丟出去,都丟出去,什麼都不要裝進來,統統丟掉,你就前途無量,後福無窮!」
---------------以下是個人對這段話的感想-----------
把花的精神收到自己的眼神裡頭來,是「受」。對應於嘴巴,就是「說」;
把自己的精神放到花上,是「授」。對應於嘴巴,就是「聽」。
比如:寫一本書,講一堂課,做完了,大家會感覺比較累;而讀一本書、聽一堂課,感覺會輕鬆很多,為什麼呢?因為寫書、講課很耗神,是燃燒自己,點亮光明,照耀別人,是「授」;讀書、聽課,是「受」。
講話是「授」,相當於你把鈔票給了別人;聽話是「受」,相當於別人把鈔票給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