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MD含金量真的不高嗎
近年來,我們接觸了大量的醫(學)生,並成功將他們送到了德國,在這申請過程中,有的人因為單位不允許他長時間出國而被迫選擇了攻讀Dr.med.,有的人是因為自己不擅長做非常基礎的課題或者更希望回國繼續從事臨床,便放棄攻讀Dr.rer.nat.(等同於英美國家的PhD),選擇了攻讀Dr.med.。整體來上講,Dr.med.相比較於Dr.rer.nat.,時間短,畢業容易,所以很多人就感覺Dr.med.含金量沒有Dr.rer.nat.高。可是這些人忽視了,他們只看見了Dr.med.的短平快(實際上Dr.med.時間跨度很大,通常是2-5年),沒有看見Dr.med.也可以有絕高的含金量,比如也有Dr.med.是4年甚至5年的,包括每年的留學基金委的「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也在不停的派送Dr.med.出國,只不過這個公派過程經過了幾次演變:在2008年首次公派的時候2年制的Dr.med.也給予公派,逐漸的後面只公派3-4年制的Dr.med.。這樣的變化顯然不是否定Dr.med.這個學位,而是因為至少3年的科研時間方能保證學生進行高質量的科學研究。如果你理解了這些,你就不會被一些傳言誤導了。
直到今天我還在看見不少的人在爭論Dr.med.是否受承認,是否含金量高,是否是醫學博士,其實我覺得大家沒有必要這麼爭論,博士學位是否承認的唯一標準就是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給出的認證。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2年以上的Dr.med.認證均沒有問題。何況,拿到Dr.med.可以直接去任何國家做博後(德國非常多的臨床醫學教授均如此)。至於含金量的問題,很簡單,就看你的博士學位證書上面的成績(德國博士學位均註明獲得的頭銜名稱及成績,最好爭取拿到最優秀:summa cum laude)及博士期間發表論文的檔次。
值得注意的是,申請Dr.med.學位的是國內臨床碩士,而申請Dr.rer. nat.學位的則是國內自然科學背景的碩士,研究的課題通常非常基礎,並不一定符合廣大臨床背景碩士的科研背景。攻讀Dr.med.時間上可長可短,取決於導師的態度,攻讀4-5年的Dr.med.大有人在,他們的科研水平不在攻讀Dr.rer.nat學生之下,並且還有臨床的背景,實際上是有更大的優勢。實際上,德國的醫學教育體制決定了臨床類的碩士學生只能攻讀Dr. med. 或者Dr. med. dent.(口腔醫學博士),學位由醫學院頒發;少部分專業允許臨床類的碩士學生攻讀Dr.rer.nat.;自然科學類的碩士學生沒有資格申請Dr.med. 或者Dr. med. dent.,他們只能申請類似於Dr .rer. xxx的博士學位。
在這裡我可以非常坦誠的告訴大家,絕大多數時候我們談論的MD是指2-3年的Dr.med.。這個是中國政府承認的醫學博士學位,但是一般說來,攻讀3-5年的Dr.med.具有時間上的保證,課題深度是有的,高檔次文章的發表也是比較平常的。據我所知,能夠以最優秀成績(summa cum laude)畢業的博士學生都是花費了4-5年的。我還是那句話,我們把所有攻讀Dr.med.學位的學生都視作MD,雖然有一些以偏概全,但是也不用糾結了。
以上是我們這些年在申請Dr.med.過程中的一些理解,看到過網上有很多人去爭論,其實真的沒有必要,只要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給你認證就可以了,加上你能在那裡實實在在的學到東西就夠了。說的再透徹一點,一個MD如果發表了高分值的SCI,那麼他的科研能力能比PhD差嗎?專業學位和科研學位的選擇僅僅是學生申請時候的個人意願,但這並不阻礙你學習知識的主動性,你是一個MD,你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比PhD更高的成就。導師制的博士學習給了你更多的自由,當然這樣肯定很辛苦,但是我們與其爭論兩者的區別和定義,又何不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動力上呢?
(文章來源於公眾號醫學留學:medabroad)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