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靜離婚,張雨綺被前夫爆料:原生家庭影響女兒的一生

作者:原心

來源:育兒進化論(ID:yuerjinhualun)

近日,張雨綺被前夫袁巴元爆料聊天記錄等隱私上了熱搜。

從9月27日張雨綺第二次離婚,到兩個月後又與前夫袁巴元疑似複合。

再到昨天被前夫爆出情人間的聊天記錄,張雨綺不但證明了自己看男人的眼光不行,也再一次論證了原生家庭對女孩的影響有多深遠。

網上有人說:張雨綺的人生就是她媽媽的翻版。

張雨綺3歲時,她的父母就離婚了,媽媽在她七歲時再嫁,在她讀中學時又離婚。

單親家庭,母女倆相依為命。

至於父親,張雨綺說:「雖然小時候沒有父親的陪伴,但是我覺得父親很重要,一個女人能否幸福,真的會受到父親影響。」

包括這次被前夫爆出的聊天記錄里,張雨綺也在強調原生家庭的重要性。

原生家庭對女孩的影響有多大?

最近,在一期節目中,伊能靜也給出了她的答案。

談到第一段婚姻破碎的原因,伊能靜說,彼時自己停留在原生家庭帶來的傷痛、與媽媽沒有和解的緊繃狀態里,沒有足夠的智慧來經營婚姻。

「我個人的問題,真的就是我原生家庭給我的問題。」

伊能靜坦言,離婚後,她花了整整五年的時間才痊癒。

後來遇到秦昊,才選擇走進第二段婚姻。

聽她輕鬆談起過往,我卻忍不住哭了!

恰如一位網友所言:「原生家庭的痛苦,沒經歷過的人永遠都不會懂,那種傷害可以徹徹底底毀掉一個人。」

01

原生家庭,奠定女孩親密關係的底色

原生家庭,指的是我們從小成長的家庭,有爸爸媽媽、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家。

我們結婚後組建的家庭,被稱為新生家庭

心理學研究發現:作為個人習得情感經驗、學習兩性相處方式的最初場所,原生家庭對女孩的擇偶和婚戀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

伊能靜有三個姐姐,當父親看到第四個孩子(伊能靜)仍是女孩,一怒之下便與伊能靜母親離了婚。

在成長的歲月中,伊能靜極少感受到母愛。

母親無數次對她說:「如果沒有你,媽媽可能就會過得好一點。」

因為不忍看母親生活辛苦,14歲時,伊能靜到餐館打工掙錢。

16歲,踏入歌壇,獨自面對複雜的工作環境。

童年缺少父愛和母愛,未到成熟年紀即開始工作的經歷,令伊能靜非常缺乏安全感

因此,遇到一個可靠的人就想牢牢抓住,只是愛情猶如手中沙一般,攥得越緊,散落得越快。

同樣遭遇父母離異的演員春夏,也選擇了另一種比較極端的情感模式。

她說:「我這輩子都沒想過結婚。我們家族的所有女性都離過婚,我沒有看見過婚姻幸福的模樣。」

原生家庭中愛的缺失,令女孩在感情中或將對方視作求生浮木,牢牢抓住;或根本不信任感情,從此選擇逃離。

一項大型調查顯示:婚姻瀕臨崩潰的人,53%受到原生家庭影響,其中,超過50%以上的人來自於父母常年吵架、酗酒、外遇、家暴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中父母相處的模式,是一個人建構親密關係概念的最初模版。

如果女孩未能從中感受到愛和安全,面對擇偶與婚戀,往往更為偏執,加速幸福的瓦解。

02

原生家庭,影響女孩人際交往的格局

前不久,高圓圓在音頻欄目《我,39》中,首次談到自己的母親。

受母親影響,她曾是個「社恐女孩」。參加電影節時,能面對中庭的一棵樹站整整一晚。

高圓圓說:「母親從未教我如何與人打交道。她害羞膽怯,很少出門,不喜歡和人交流。」

幼時的高圓圓覺得母親很奇怪,不敢在母親面前撒嬌,也暗下決心,不要成為母親那樣的人。

然而,她卻漸漸活成了母親的模樣。

心理學上有個現象叫「強迫性重複」,指的是人們容易陷入原生家庭的交往模式,內化父母給予我們的角色定位和性格特徵。

台灣著名心靈導師賴佩霞曾經提問:「如果你的母親一輩子呈現出來的都是哀傷,是落寞,你還敢快樂嗎?」

大家的回答出奇一致:「不敢。」

穆尼爾?納索夫說:「母親對於孩子是第一所學校。」

父母是聯結孩子與世界的第一扇窗戶。父母與世界互動的模式,藏著女孩人際交往的格局,影響女孩的自我認知。

03

原生家庭,影響女孩的親子關係

弗蘭克?卡德勒說:「生命中最不幸的一個事實是,我們所遭遇的第一個重大磨難多來自家庭,並且,這種磨難是可以遺傳的。」

前段時間,張柏芝「官宣」生三胎後,很多人在祝福的同時,也找出她之前的採訪:孩子長大就不再依賴她了,所以她想通過不停地生,來尋找自己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對孩子的渴望,其實是對愛的渴望。

破碎不堪的原生家庭,令張柏芝對「付出」這件事「上癮」,以期通過事無巨細地照顧孩子,來獲得安全感。

我曾經也是這樣的母親。

當別人都感嘆我「三年抱倆」多麼辛苦,我卻樂此不疲地投身其中,失去自我也不在乎。

我把自認為好的東西都強加給兒子,兒子不領情,我不自覺揚起巴掌,導致兒子與我關係疏離。

先生說我沉浸於自我付出的感動中,沒有考慮孩子和他的感受

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我一直重複著父母的「高壓式管教」,只不過裹上了「為你好」的外衣。

好在我開始覺察,並試著去改變,才不至於深陷其中走不出來。

04

原生家庭的傷,女孩要勇敢自我救贖

對女孩來說,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遠比想像中嚴重。

然而,我們並不是無力改變。

電影《風雨哈佛路》中,女孩麗斯出生在貧民窟,父母吸毒,母親患有精神分裂症,她從8歲開始乞討,15歲開始流浪。

在這樣的家庭長大,麗斯有無數個抱怨的理由,然而她沒有,反而在艱難中思考生命的意義。

她一邊打工一邊學習,在2年時間裡修完高中4年的課程,後來考上哈佛大學,並獲得全額獎學金。

麗斯說:「我要感謝生活,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往前走。」

孫儷也有一個破碎的原生家庭,她12歲時父母離婚,母親帶著她生活得非常艱難。

她曾恨過父親,但後來選擇了原諒和釋然。

孫儷說:「原生家庭沒得選,但自己的人生可以。」

當她選擇接納原生家庭的不足,通過努力奮鬥去獲取幸福,才有了我們看到的事業精進、家庭甜蜜的美好模樣。

能夠困住我們的,從來不是原生家庭,而是我們自己。

同樣,能解救我們的,也是我們自己。

原生家庭是一道坎,也是一個契機。

當女孩學習修鍊自己,勇敢進行自我療愈和跨越,規避父母在婚姻和育兒過程中的錯誤,我們就能將創造幸福的鑰匙握在手裡。

恰如伊能靜所言,第一段婚姻失敗,源於自己沒有安全感。

第二段婚姻幸福,是她已經變得足夠強大,不需要別人帶給自己安全感了。

當我們學會與自己和解,就能將愛和溫暖傳遞下去。

05

給女兒最好的愛,從原生家庭開始

如何養育一個自信、優雅、獨立、內心強大的女孩?

原生家庭不妨給她以下三種營養

1、安全感,是女孩的生命基石

心理學上說,女孩對於情緒的感知更為敏感,父母作為女孩的第一參照人,相處方式會給女孩的情緒奠定底色。

如果父母恩愛,女孩最初感受到的家庭環境是溫暖和睦的,她們會充滿安全感,不容易發生內在衝突。

即使父母離異了也和諧共處,給孩子持續穩定的愛,也能給女孩安全感。

比如,王菲和李亞鵬離婚後從不互相詆毀,而是以朋友的身份相處。

沐浴著溫暖平和的家庭氛圍,兩個女兒也成長得愉快而舒展。

竇靖童在《幻樂之城》上表現卓然,令人稱讚;李嫣登上雜誌封面,自信滿滿。

2、自我認同,是女孩的幸福密碼

父母對女孩最深沉的愛,是幫女孩建立自我認同。

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中,吳昕談到一年跨年晚會因為節目超時而刪去她的節目,對她造成致命打擊。

不自信的魔咒一直纏著她,令人心疼。

反觀「赫敏」的扮演者艾瑪?沃特森,人生信條是「我不嫁王子,我自己就是女王」。

24歲放棄成為王妃,25歲登上聯合國演講,活得自在而篤定,這也源於父母對她的肯定和鼓勵,令她敢於做自己,探索無限可能。

當女孩形成穩定的自我認同,她們能夠安心做自己,不會從愛情和婚姻中去找安全感,敢於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3、內心豐盈,是女孩的成熟起點

知乎上有人提問:「那些原生家庭幸福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高贊回答說:「孩子見過好的感情是什麼樣的,擁有對健康的愛的敏銳嗅覺,很容易就往正確的方向跑。」

好的原生家庭,給女孩內心築起溫暖的堡壘。

當她們充滿安全感,學會自我認同,就能充滿力量,勇敢開創豐富人生。

我們不妨從現在開始,一筆一畫描繪,一磚一瓦構建,給女孩創造溫馨美好的成長環境。

當她們見過愛的模樣,就能不畏日後生活的難,從容愉悅地追逐幸福與美好。

End

作者簡介:原心,高校教師,二孩媽媽。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育兒進化論(ID: yuerjinhualun),0-3歲寶寶科學養育,新手媽媽自我解救指南,科學、專業、新鮮、有趣,說的就是我們,歡迎關注。本文轉載已獲授權。


推薦閱讀:

TAG:張雨綺 | 伊能靜 | 原生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