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年間,徽欽二帝是怎麼把大宋玩沒的

宣和五年,宋金締結海上之盟,聯軍滅遼,遼國平州守將張覺先降金國,又投宋朝。

金國統帥完顏宗望非常不爽,當即和北宋宣撫司交涉,命令他們交出張覺。

看到金國大爺找上門來,宣撫司管事的王安中不敢拒絕,就地斬殺張覺,把他的頭顱交給了金國。

聽聞此事之後,燕雲十六州的漢人無不哀嘆,張覺麾下的降卒也為之流淚,之前歸降的遼將郭藥師更是非常憤怒,說:

「金人慾覺即與,若求藥師,亦將與之乎?」

金國人要張覺,你們就把他殺了交出去,如果他們要我郭藥師,是不是也要把我殺了交出去?

王安中聽說這事以後有沒有臉紅不知道,史書上只說他感到非常害怕,趕緊給朝廷上表參了郭藥師一本,想讓朝廷罷免他。

於是宣和七年,金國借口張覺事件攻宋的時候,郭藥師就勢投降了金國。

郭藥師的投降對兩國來說一影響都十分深遠,因為他對宋朝了如指掌。

凡宋事虛實,藥師盡知之。

在郭藥師的指引下,完顏宗望繼續揮兵南下。

金國這次攻打宋朝,宋朝的皇帝還是宋徽宗。

關於宋徽宗,自己人章惇對他的評價是「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外面人脫脫對他的評價是「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就是說,根本不是當皇帝的料。

所以在聽說金軍南下,中山府淪陷的時候,宋徽宗直接嚇昏了過去,醒來就要把皇位傳給他兒子趙桓。

而趙桓也沒好到哪裡去,聽說他爹想讓他當皇帝,這廝竟然開始裝瘋,不肯接「亡國君」這個燙手山芋。只是架不住君命難違和群臣苦勸,他才勉為其難地繼承大統,改元靖康。

這就是宋徽宗把皇位禪讓給宋欽宗的全過程。

金軍這邊,完顏宗望聽說宋朝換了皇帝,一時拿不定主意。

畢竟不管誰來當皇帝,都不可能比宋徽宗更爛了。

宋朝可能已經做好準備了呀。完顏宗望就打算退軍走人。

然後郭藥師阻止了他。

因為郭藥師深深明白宋朝這幫子人的實力。

郭藥師曰南朝未必有備,言汴京富庶及宮禁中事非燕山之比,令太子郎君兵行神速,可乘此破竹之勢,急趨大河,將士必破勝,可不戰而還。苟聞有備,耀兵河北,虎視南朝,以示國威,歸之未晚」

郭藥師跟完顏宗望說了汴京有多麼富庶,宋朝宮廷里玩的東西有多麼高大上。完顏太君你只要兵行神速,就一定可以勢如破竹。

而且退一萬步講,就算宋朝真的有了準備,我們「耀兵河北,虎視南朝」,也足以宣示國威了呀。

完顏宗望為之動心,繼續揮兵南下,靖康元年才過兩天,他就率軍渡過了黃河。

面對來勢洶洶的金國大軍,已經當了太上皇的宋徽宗率先做出表率,那就是——逃跑。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宋徽宗帶了幾個侍從,借著燒香的名義一溜煙小跑,竟然直接跑出了汴梁,跑到了亳州。

皇上都這麼給力了,做臣子的又怎麼能含糊呢?

童貫童公公和高俅高太尉當即帶了三千人,借著護駕的名義一路追趕宋徽宗,最後竟然後發先至,在泗州境內趕上了。

而蔡京蔡太師就稍微差了那麼一點,他帶著家眷去護駕竟然護錯了方向,一路跑到拱州都沒發現。

一時間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文武大臣逃亡者十之三四,汴梁城內民眾為之嘩然。

宋神宗的時候,文彥博曾經說皇帝應該「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

這句話當然很有道理,但是你們要是這樣治理天下,把天下治理成這樣,那也太過分了啊。

於是太學生陳東為民請命,上書請求朝廷誅殺「六賊」,一時應者如雲,連尚書右丞李綱等人也不顧朝廷顏面,公然上書表示支持。

宋欽宗沒奈何,只好處死了誤國的奸臣王黼、李彥和梁師成,但仍然捨不得蔡京、童貫、朱勔和蔡攸,只把他們判為流放。

對這種處理情況,朝野上下當然不會滿意,繼續上書鬧事。

宋欽宗萬般無奈,才下旨砍了童公公、朱勔和蔡攸三個人的腦袋,而蔡太師就比較機靈了,聖旨還沒到他就提前病死了。

惡貫滿盈的民賊都被肅清,汴梁城裡一片振奮,似乎社稷復安,日月重明,但其實並沒什麼卵用。

完顏宗望一天就打下了滑州,三天就對汴梁形成了合圍。

所幸李綱比較給力,率軍守住了最後一條防線,完顏宗望才沒五天就打到宋欽宗宮裡去。

這時名將种師道的十萬大軍正在通過潼關,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趕到汴梁城下,興師勤王。

和完顏宗望一起南下的另一路金軍完顏宗翰則被王稟阻擋在太原。只要假以時日,強弱之勢即可逆轉。

完顏宗望幾次率軍攻城,又幾次都被李綱打退,他感覺繼續打下去也不是辦法,就給宋欽宗送信,說可以議和。

而宋欽宗,馬上就答應了。

李綱對這個決定很無語,但還是決定尊重宋欽宗的意見,就上書說議和可以,讓微臣去吧。

然後宋欽宗不許,說你性格太剛了,不合適。

轟走李綱以後,宋欽宗又找了倆人當使臣。在他們出發前,宋欽宗專門秘密召見,說可以答應金國人每年歲幣三五百萬兩,還有這次的犒軍銀三五百萬兩。

而在一百二十年前,同樣軟蛋的宋真宗打算向遼國求和的時候,心理底線也不過一百萬銀絹。使臣曹利用出發之前,寇準則直接攔住他,放了狠話,頂多三十萬,超出來一分老子就砍你腦袋。

就這樣,宋欽宗只靠自己的實力,就突完美破了祖宗十八代的底線。

他甚至擔心金國人不答應,還讓使臣帶上一萬兩黃金,送去給完顏宗望做見面禮。

面對這樣的傻逼,完顏宗望要是不獅子大開口,就太對不起給他提議的郭藥師了。

完顏宗望一張口就是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牛馬等各萬匹、絹帛百萬匹,此外太原、中山、河間三鎮都要割讓給金國,宋朝還要派親王、宰相作為人質。

郭藥師之前在汴梁城外打過馬球,知道宋朝天駟監里有兩萬多匹良馬,完顏宗望尊重他的意見,連這兩萬多匹馬也要。

這些要求自然遠遠超出宋欽宗所說的底線,宋朝使臣顫慄不敢言,他們回到汴梁,把金國開出的條件稟報給朝廷。

作為當時地位還算平等的雙方,這些條件已經不是騎在脖子上的問題了,而是騎在脖子上拉屎的問題了。

朝廷重臣張邦昌、李邦彥地位尊崇,學識出眾,他們在宋欽宗面前引經據典,侃侃而談,最終得出結論,金國這些條件都能接受。

而李綱就比不上他們了,他是個大老粗,在這一片君臣和諧、其樂融融的氛圍里,李綱站出來大聲疾呼,說什麼賠款太多,天下無力承擔,太原三郡是國之屏障,一旦割去將無險可依。

這種當面打臉的行為自然不能姑息,宋欽宗當場就罷免了李綱的職位。

既然金國開出的條件這麼有誠意,我大宋GDP又佔全世界的60%,那還有什麼理由繼續打下去呢?

所以金軍對汴梁形成合圍是在一月底,而不出二月份,康王趙構就和太宰張邦昌就已經來到金營履行承諾,請求金國退兵了。

期間种師道的十萬大軍已經抵達汴梁,完顏宗望為了避其鋒芒,率軍後撤數十里。李綱曾和种師道商議,趁金軍被議和麻痹的時候派人劫寨,他們甚至說服了怯懦的宋欽宗來支持這個決定。

但是李邦彥懼怕這種行動打破和議,竟派人把种師道和李綱的計劃通報給金軍,最終前去劫寨的精銳西軍落入金國圈套,傷亡慘重。

劫寨之戰失敗後,金軍再次向前,兵臨汴梁城下。

宋欽宗嚇得魂飛魄散,趕緊罷免了李邦和种師道的軍權,跟金國人謝罪說

初不知其事,且將加罪其人

以前我真不知道劫寨這件事啊,現在我已經重罰他們了。

為了避免再節外生枝,宋欽宗乾脆下令以後不得招惹金國人,有個炮手一時忍不住朝金軍放了一炮,最後竟被梟首處死。

經過這一番折騰,宋欽宗也不可能再有膽量違抗金國提出的條件了。

而完顏宗望撈得盆滿缽滿以後也打算撤軍,因為种師道的弟弟种師中帶了三萬精銳正在趕來,再不走就可能被合圍。

种師道和西夏打仗打了一輩子,當然知道這時候該怎麼處理,他跟种師中寫信,讓他看著金國人,等他們過黃河的時候過到一半的時候,就出面痛打落水狗。

李綱也建議派十萬大軍跟著金國人,一旦他們形勢渙散,就縱兵出擊,和种師中的軍隊匯合,擊其首尾於不顧。

然後士大夫們再一次站了出來,他們說love&peace,宋欽宗也深感和平來之不易,就在黃河邊上豎了一排大旗,一切行動到此為止,任何人越過大旗追擊金軍都一律處死。

於是完顏宗望率軍安然北撤,返回金國。

完顏宗望這次孤軍深入,把宋朝全國軍隊玩弄於股掌之上,用極小的代價換回無數金銀牛馬,如此戰績吹成絕世名將也不為過。

他如此輝煌的戰績,宋朝士大夫們自然應該記首功,而郭藥師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郭藥師是遼國渤海郡人,自從保大元年被遼國朝廷招安,他就一直領兵和金國作戰,數年間殺獲甚多,和金國人說是勢不兩立也不為過。

在金宋聯軍攻滅遼國,漢人不再被北遼政權信任的情況下,郭藥師又毅然率八千精兵、五百鐵騎和一州四縣之地投降了宋朝。

這樣的一個人,宋朝用張覺之死寒了他的心,絕了他的後路。

即便如此,在金軍南下的時候,郭藥師仍然鎮守燕京,和金國人血戰三十里,一度還佔據了先機,只是最後援軍潰逃,他才落敗投降。

再之後就是郭藥師一個人的表演了,金軍南下他奮勇向前,金軍撤軍他力排眾議,金軍圍城他千里傳音,指引完顏宗望列出和議條件,最大程度上羞辱趙宋朝廷。

所以史書上說

宗望能以懸軍深入,駐兵汴城下,約質納幣,割地全勝以歸者,藥師能測宋人之情,中其肯綮故也。

這樣的一個人,不知道對宋朝絕望到什麼程度,才會做出這些舉動。

郭藥師當然不能算是個小人物,但是即便是個大人物,圍繞他周圍的謎團,歷史也不會給出答案。

歷史只會推動戰爭的車輪,繼續滾滾前行。


完顏宗望率軍北撤以後,人們才發現宋徽宗已經跑到了鎮江。

宋徽宗在鎮江也沒安生,他不僅大興土木,還對追隨者大行封賞,甚至還給東南各州府發了不少聖旨,調動軍隊。

這是你一個太上皇該乾的事情嗎?

於是朝野上下都有傳聞,說這老東西要在鎮江復辟,重登大寶。

宋欽宗自然不樂意了,我冒著生命危險秀了一波操作,最後秀走了金國人,現在你又想回來當皇帝?

宋欽宗馬上就跟他爹道君皇帝宋徽宗下了一道聖旨,命令他「依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指揮」,讓他好好煉丹吃藥,除了教門以外的事情啥都不要管。

「道君意不可測」 「朕自道君在外,我食不安!」

這還不算完,宋欽宗又把他爹的親信宋煥拉到小黑屋裡談心,讓他勸說宋徽宗重返汴梁。

宋煥對這次談心印象深刻,回到鎮江沒幾天就說服宋徽宗一起北上。

處理完內部的心腹大患,宋欽宗才想起來外部的邊疆大患。

對於金國隨時都能打到黃河邊的情況,种師道坐立不安,他對宋欽宗爺倆的智商深有感觸,自己要是帶著人回了西北,這倆活寶指不定會搞出什麼事來。

於是种師道就跟宋欽宗上書,建議在黃河兩岸屯集重兵,防止金軍南下。

宋欽宗這次難得智商上線,批准了种師道的建議。

但是士大夫們不樂意了,中書侍郎唐恪給朝廷上書,說京城周圍養那麼多軍隊要花多少錢啊?要是金軍不來,這些錢糧不就浪費了嗎?

這個理由的說服力太強了,所以宋欽宗的智商再次下線,又把种師道的建議駁了回去。

种師道聽到這個結果以後,氣得血管爆裂,沒幾天竟然病死了。

氣死了种師道,宋欽宗還不算完,他要繼續作死。

當時金國派了兩個使臣來出使宋朝,對宋朝上次的盛情款待表示謝意。

宋欽宗一看,呦,這倆人以前是遼國人啊。

遼國是被金國滅掉的,我們雖然跟金國一起出了兵,但是也沒打出來什麼戰績,所以從宏觀上看,大宋說不上是大遼的敵人。

大宋是大遼的友軍啊!

宋欽宗相信自己的魅力足夠感召大遼亡國奴,讓他們成為大宋安插在金國心臟的釘子,就派人給他們送了一個蠟丸,蠟丸里塞了一封招降書信。

這倆使臣看到書信以後,被宋欽宗的智慧深深折服,馬上就回國把書信交給了完顏宗望。

而完顏宗望,正好缺一個二次揮兵南下的借口。

以這封蠟丸書信為契機,完顏宗望在九月五號再次起兵,十二月十號就抵達汴梁城下。

這次重返汴梁,距離他上次率軍北返,也不過九個月而已。

宋朝朝廷為之震動,傳檄天下,號令各地精銳王師前來保衛汴梁。

只是這一次,他們沒有那麼幸運——上次迫退金兵的种師道病死了,拱衛汴梁的李綱也被趕出朝廷,遠在夔州(重慶),而鎮守太原的王稟和千里奔襲的种師中也已經戰死了。

宣和七年,金軍第一下南下的時候,王稟就在太原抗擊金軍,前後血戰數月,完顏宗翰麾下的數萬金軍受他所阻,半步不能向前,汴梁也因此免遭兩路金軍夾擊的厄運,种師道的十萬大軍也得以迅速渡過潼關,直抵汴梁。

但是之後宋金和談,宋欽宗竟然同意把這座鐵血孤城割讓給金國,是以兵部尚書路允迪前來宣旨,命令棄城撤軍的時候,王稟拒不領旨,繼續堅守城池。之後金軍對太原圍城,自春初至秋末,前後達九月之久,最終城內糧草盡絕,太原陷落,王稟身被數十創,力戰殉國。

在這期間,王稟未能等到一兵一卒的援軍。

种師中也曾孤軍奔襲,意圖解太原之圍,但終究在太原城外百里處力竭而敗,全軍覆沒。

太原陷落,种師中戰死以後,完顏宗翰西趨洛陽,南渡黃河,上次勤王成功的十萬西軍徹底被隔絕在潼關以外。

十二月十七日,在完顏宗望抵達汴梁七天以後,完顏宗翰率領的金軍也抵達汴梁城下。

形勢雖然危急,但大宋畢竟號稱三百軍州,宋欽宗雖然窩囊,但是畢竟仍是天下歸心,朝廷一聲令下,各地就有無數大軍開出九門之外,日夜兼程地向汴梁進發。

但宋朝君臣還是非常惶恐。

之前的中書侍郎唐恪因為怕花錢,不願意在黃河兩岸布置重兵,結果氣死了种師道。這一功勛不能說不卓著,於是宋欽宗給他陞官當了宰相。

唐恪派人去慰問完顏宗望,說上次金銀也給了,牛馬也給了,為什麼你們又來了?

我不是完顏宗望,我要是完顏宗望,聽到這個問題只怕當時就會笑出聲。

完顏宗望說太原三鎮你們也沒痛痛快快給啊。

原來是這樣,那太原三鎮給你們,你們是不是就不來了?

完顏宗望繼續笑,那當然,大家都是體面人。

於是宋欽宗授意,唐恪召集群臣,說了金人南下的理由,然後大家一致認為:

應該把太原三鎮給金國人!

金騎再來,邀割三鎮,恪集廷臣議,以為當與者十九,恪從之。

自古軍國大事不成,都是因為君臣同床異夢,現在大宋君臣同心協力,那還何愁大事不成?

宋欽宗很快就給金國答覆,太原三鎮給你們,我們不要了,也不往回搶了。

為了讓金國人感受到大宋君臣的誠意,唐恪還通知了各路勤王的軍馬,你們不用來了,沒啥事,回去吧。

這真不是我瞎編,這是寫在《宋史》裡頭的。

使者既行,於是諸道勤王兵大集,輒諭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

當時趙構就任兵馬大元帥,在河北一帶募兵勤王,宗澤踏冰渡河而來求見,說汴梁被圍已久,請趙構儘快起兵。

結果宋欽宗就送了封手諭過來,說和議可成,你們不用來了。

時康王開大元帥府,檄兵會大名。澤履冰渡河見王,謂京城受圍日久,入援不可緩。會簽書樞密院事曹輔齎蠟封欽宗手詔,至自京師,言和議可成。

你看,連皇帝陛下都發話說沒事了。

於是各路勤王的大軍就回去了。

於是完顏宗望就開始攻城了。

宋欽宗和士大夫們嚇壞了,這金國人咋不守信用呢?

好在汴梁經歷代營造,是有名的堅城,宋朝雖然沒有援軍,也仍可堅持不少時間。

只要皇上意識到自己有多傻逼,或者別人意識到皇上有多傻逼,勤王的軍馬就會繼續趕來,大宋就還有一線生機。

——其實已經有人意識到了,那就是平定水泊梁山、滅了宋江吳用的張叔夜,他也收到了唐恪讓他撤軍的命令,但是他感覺這個命令實在太傻逼了,就沒有加以理會,而是率領兩個兒子帶著一萬多軍馬繼續前進,最後經過一番血戰,全軍突入汴梁城中。

但是像張叔夜這種二愣子還是太少,宋欽宗和士大夫們就聰明得多,他們感覺憑人力打不過金國人,於是就打算藉助天神的力量。

皇上有這個想法,做臣子的自當盡心竭力,為國效忠。

於是兵部尚書孫傅四處打聽,最後聽說汴梁城裡有個士兵叫郭京,身懷佛道秘法,可御六甲天兵,就把他推薦給了宋欽宗。

宋欽宗一聽高手在民間,趕緊就把郭京招上金鑾殿,問他退敵之策。

面對九五之尊的無上天威,郭京的表現比秦舞陽強得多。他向宋欽宗侃侃而談,說只要用7777個六甲天兵布陣,使出「毗沙門天王法」,就可以生擒完顏宗望,大破金軍。

聽到這個,宋欽宗激動地手都顫抖了,當場賞賜給郭京金帛數萬,讓他招募六甲天兵。

郭京拿到錢以後,也知道軍國大事馬虎不得,趕緊就去外面找了七千多個市井無賴,然後跟宋欽宗復命,說事情辦妥了。

宋欽宗龍顏大悅,想不到愛卿如此給力,那就準備出兵吧。

到了出兵的黃道吉日,宋欽宗君臣前來城樓觀禮,看郭大師如何以神兵破敵。

而郭大師畢竟是郭大師,他先掛起一副天王神像,又行了一套六甲秘法,再命令汴梁守軍撤去城防,打開城門,七千名混混為後應,三百名混混列前陣,向金國大軍發起衝鋒。

金國人愣住了,這是鬧哪樣?

愣完以後,金國人發現這些混混也不過爾爾,就抽刀在手,把他們砍死在當場。

圍觀的宋朝君臣一片嘩然,城樓上一片混亂,宋欽宗君臣互相踐踏,爭相逃命,郭大師也趁亂溜走了。

而城門卻沒有關。

金國大軍趁勢攻城,汴梁守軍堅守了一個多月的外城就此淪陷。

外城即破,內城已是瓮中之鱉。

這一次宋徽宗沒有充分發揮他的特長,自然就和宋欽宗一起困在城內,當了亡國君。

期間宋欽宗也曾短暫想起李綱,就給李綱下了一道旨,讓他趕緊來給大家擦屁股。但是詔書還沒到李綱手裡,汴梁就已經陷落了。

我大宋亡起國來就是這麼快,根本不給人反應機會。

就算你爹是李綱都不行!

再之後,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劇情了。


靖康二年一月,宋欽宗前往金軍大營簽署了降表,大宋正式對大金俯首稱臣。

既然稱臣了,那就得任人宰割。

完顏宗望先命令宋朝交出金一千萬錠,銀二千萬錠,帛一千萬匹。為了滿足金國人的要求,宋欽宗下旨搜刮臣民百姓,連皇后的娘家人都不能倖免。但是民間金銀早已被盤剝殆盡,根本不可能湊出金國人所要求的數目。到月底的時候,也只搜刮到金十六萬兩、銀二百萬兩、衣緞一百萬匹,和金國人要求的數目相差甚遠。

宋欽宗恐懼之下,先後處死了四個負責搜刮的大臣,然後又到金軍大營求情。完顏宗望雖然沒有見他,卻也大發慈悲,指了條明路——拿其他東西來抵數吧。

比如祭天禮器、天子法駕、圖書典籍、大成樂器、百戲服飾,比如諸科醫生、教坊樂工、倡優工匠,比如美貌婦女。

美貌婦女一項,完顏宗望開出要求是一千五百人。

吏部尚書王時雍對這種事情最來勁,到處搜刮婦女送給金國人,人稱「金人外公」。開封府尹徐秉哲也不甘人後,連蓬頭垢面的民女都不放過,找人給她們梳洗打扮然後裝車,整車整車地送往金軍大營。

為了相應他們的工作熱情,宋欽宗甚至拿自己的嬪妃和宮女來湊數,鼓勵大家共襄國難。

「選納妃嬪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人准金一千錠,得金一十三萬四千錠,內帝妃五人倍益。嬪御九十八人,王妾二十八人,宗姬五十二人,御女七十八人,近支宗姬一百九十五人,人准金五百錠,得金二十二萬五千五百錠。族姬一千二百四十一人,人准金二百錠,得金二十四萬八千二百錠。宮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單四人,宗婦二千單九十一人,人准銀五百錠,得銀一百五十八萬七千錠。族婦二千單七人,歌女一千三百十四人,人准銀二百錠,得銀六十六萬四千二百錠。貴戚、官民女三千三百十九人,人准銀一百錠,得銀三十三萬一千九百錠。都准金六十萬單七千七百錠,銀二百五十八萬三千一百錠。」

在王時雍、徐秉哲等人的努力下,最後用來抵價的婦女居然有一萬一千人之多,遠遠超出完顏宗望的心理期望。

只是像王時雍、徐秉哲這樣的治世能臣畢竟不多,所以金國人要求的的人物錢財還是遲遲湊不夠,前去求情的宋欽宗就一直滯留在了金營。

靖康二年二月,金太宗向完顏宗望下旨,廢宋欽宗為庶人。

又過了七天,完顏宗望命令宋徽宗前往金營覲見,宋徽宗不敢違抗,只得前往。宋欽宗與他會面,父子二人抱頭痛哭。

你哭你麻痹?

靖康二年四月,汴梁周遭已經掠無可掠,完顏宗望決定率軍北還。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二人,連同他們各自的皇后,太子、皇孫、親王、駙馬、公主、妃嬪等在內的三千宗室,汴梁周圍的十萬臣民和工匠,無數漢唐相傳和大宋開國的古董文物和圖書典籍,都被金國人裹挾北往,消散在北地的萬里腥膻中,北宋就此滅亡,史稱「靖康之變」。

又稱「靖康之恥」。

在金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宋朝並不是沒有一戰之力,也遠未到城破國滅的地步,更不是說沒有精兵強將。

但金國兩次南下都不費吹灰之力,用不了四個月就能圍城,然後用不了一個月,大宋君臣就會放棄抵抗。

他們葬送了所有匡扶社稷的機會,一起陪葬的是中原的大好河山和千萬子民。

靖康之恥,恥的不是結果,是過程。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宋朝 | 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