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手腳冰冷,怎麼辦?

人是恆溫動物,雖然環境溫度會改變,但人的體溫仍然會維持在一定的範圍內。當寒冷入侵時,人體皮膚為了盡量維持在一個舒適溫度上,會有自然的防禦措施,透過循環、自主神經、內分泌系統以及新陳代謝的調節,使身體產生一定的熱量,一方面是適應寒冷狀態,一方面是避免寒冷對身體造成危害。

比如,天氣突然變冷,身體會顫抖、牙齒打顫,使身體熱能的產生速度加快,皮膚血管則收縮,以減少體熱傳導到皮膚。皮膚對冷的感受十分的敏感,「冷」的接收器數目比「熱」來得多,當皮膚上的溫度感應器察覺到寒冷之後,這些保安就會立即行動,對輸送血液至體表皮膚處的毛細血管進行限流,轉而將血液更多的運往心肺及其它重要臟器。另外,交感神經興奮、甲狀腺素分泌增加,讓細胞代謝速率增加,以產生比較多的熱能,同樣都是身體動員抗寒的方法。

所以,手腳冰冷,是由於人體擁有這樣一種機制:面對寒冷,熱量不斷的從身體往環境散發時,人體會優先滿足體內臟器的血流供應,而犧牲手腳臉鼻子耳朵的利益,因為沒有什麼比保護好重要臟器,先活下來來得更加重要的了。

雖說人體能夠恆溫調節,但是在寒冬里,手腳冰冷仍然是很多人的困擾,尤其是女性。是什麼導致了男女差異,答案是雌激素,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參與調控外面周圍的血管,高水平雌激素讓女性對溫度更加的敏感,而雌激素水平起伏變化也會令敏感度發生變化,所以女性體溫會伴隨生理周期而發生變化。雖然女性平均體溫比男性高0.4華氏度,但她們的手溫卻要低整整2.8華氏度。另外,脂肪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當人體內的脂肪越多,那麼體內器官就會得到更好的物理保護,那體內熱量更多的到達了臟器,那麼就很難到達外面的皮膚了,這就是為什麼胖子的皮膚溫度常常比我們要低的原因了。

手腳冰冷的人,多半屬於中醫口中的虛寒體質,也就是所謂的「冷底」「冷身」。《2017年度國民體質辨識報告》指出,除了平和體質外,我國居民陽虛體質佔比最大(16.4%)。中醫認為,人體陽氣不足,會出現怕冷、四肢不溫、精神萎靡等問題。尤其是冬天,會出現一些癥狀,例如臉色蒼白、手腳冰冷、全身怕冷、腰膝酸軟、常拉肚子而且是未消化的食物,是新陳代謝極度低落的人。

但有時候感覺冷也不一定是真的寒冷,也許是你平時的不良習慣惹的禍。

美國心臟協會會刊《循環》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表明,吸煙會對人體血液循環產生不利的影響,會導致血管收縮,血流量明顯下降,出現手腳冰冷的問題。又或是因為平時壓力大,精神緊張,並不是陽虛,而是陽氣被阻擋無法通透出來,這就是所謂的「陽氣鬱阻」,導致神經性手足冰冷。

就中醫而言,寒冷是百病之源,所以驅寒保暖是中醫養生重要的一環,而手腳冰冷的人,大部分免疫力交叉,容易因為外界的氣候變化而生病,並且手腳冰冷與心臟血管都有莫大的關係,比如心臟衰弱,無法將血液充分輸送到末梢,血液量不夠、血紅素及紅血球偏低。如果血管有阻塞,或感冒、發燒、溫度升高,影響到大腦的中樞神經,使運動神經受到抑制,同樣也會導致手腳冰冷。換句話說,若血液不足,則需要補血;若血管阻塞,則需要活血化瘀;若感冒發燒則需要服用解熱劑。

下面我來說說具體的解決方法:

一:保暖工程

按照理論來說,冬天手腳冰冷的人,其實最重要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做好保暖工作。當冷這個元素不存在時,自然也就不會出現手腳冰冷的情形了。而有些人就是缺乏保暖意識,要風度不要溫度,穿著過少,會使人體代謝變緩,更容易失去熱量。當氣溫降低時,要及時增加衣服,減少身體通過皮膚傳導、散發熱量。

怎麼保暖?WHAT?

就是不要嫌麻煩要多穿啊,再加上帽子啦,圍巾啦,口罩啦,耳罩啦,手套啦,還有在辦公室可以抱抱熱水袋什麼的,只是如果總是抱著熱水袋,很容易讓手上的水分蒸發得更快更多,這個時候美女們就要做好手部的保濕了,及時補塗護手霜是必要的。

TIPS:內衣要薄軟,中間的衣服保暖,外面的防風。內衣穿得過厚,會增加內衣里的空氣對流,使保暖性下降,因為內衣要薄軟的棉製材質為主,並且內衣要貼身。中間的衣服要寬鬆,羊毛、羊絨、純棉的材質都可以。

二:運動

運動是讓血液重新回到肌肉和皮膚中去的好辦法。跑幾圈或者騎會兒自行車,你全身都會暖起來的。而且最好是一早起來就做運動,跑跑走走30分鐘,促進氣血運行,全身都會暖呼呼。也因為一早就讓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加速了,所以你整天都會充滿活力,不容易發冷。

中低輕度運動時,身體產生的熱量是安靜時的3~5倍。長期堅持運動,身體本身儲存熱量的能力增加,能讓身體里的血液如滾滾浪涌般湧向全身,想不溫暖都難。

假如你實在不喜歡運動,沒關係,那就利用簡單的走路、上下樓梯、原地跳動等方式,每天動個10幾分鐘,達到稍稍出汗的底部,有助於強化自己的提問調節能力。工作40分鐘後,最好站起來走動走動、踏踏腳、動動手指、腳指頭,幫助血液循環,並且避免久站、久坐。

三:泡腳

俗話說,寒從腳下起,不管是身體感覺到寒冷,還是寒邪入侵,都是一樣的道理。因此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先把你的下半身熱起來。在睡覺前用熱水泡泡手腳,腳部的溫度上升,也可促進末梢血液循環,幫助入睡。但是要注意,泡腳的水溫以38℃~40℃為宜,每次泡腳的時間為10~20分鐘即可,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泡腳後要立刻用毛巾擦乾,並且穿上襪子保暖。泡腳可以刺激足底的穴位、反射區和經絡,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防禦一些毒素對身體的危害。

(當然,大家可以選擇用生薑泡腳,方法就是把生薑且薄片,要多薄有多薄,然後放到滾燙的熱水裡,讓生薑慢慢在水裡發揮作用,水變溫了就可以拿來泡腳了)

注意: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因為它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長期會造成營養不良;女性經期不要用中藥泡腳;泡腳後不要立刻睡覺;泡腳的水溫不要太熱,時間不宜過長。

手足按摩,擦上厚厚的護手霜,雙手互相揉搓,讓那個皮膚充分吸收,加速手部血液循環,雙手更加紅潤。腳部也是如此,充分按摩腳面、腳兩側、足底(重點)、腳趾間、腳背、腳腕部位的按摩。在易乾裂的腳後跟部位反覆按摩,使血液更暢通,從而達到滋養作用。

四:食補

營養專家認為,適當攝取脂肪、高蛋白飲食,身體才有足夠多的燃料產生熱量,以維持機體的正常體溫。常吃溫補食物,比如人蔘茶、桂圓茶、黑芝麻、牛肉、羊肉、狗肉、雞肉、大蒜、辣椒、生薑等。或者吃面時加一些辣椒醬,喝湯時加一些胡椒粉,都可以讓身體暖和。或者到中醫師那邊配一些補藥之類的。

PS:以下幾種微量營養素是參與能量代謝的重要幫手,一旦缺少也會降低人體的禦寒能力。

①維生素C

攝取大量維生素C,能明顯減少因寒冷而導致的直腸溫度下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有:鮮棗、辣椒、獼猴桃等。

②B族維生素

大部分B族維生素在體內起到輔酶作用,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代謝中起著重要作用。粗糧、動物肝臟、蔬菜中富含B族維生素。

③鐵

缺鐵者外周組織的供氧減少,而缺氧會導致身體的能量代謝發生障礙,自然會產熱不夠而感到寒冷。平時可多吃綠葉菜、動物肝臟、牛羊肉等食物。

④鈣

鈣離子有助調節肌肉的收縮與舒張,增強血液循環,減少四肢發冷的情況。牛奶、蔬菜、海產品中含鈣量高,多曬太陽更有利於人體鈣的吸收合成。

⑤碘

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原料。甲狀腺素能夠促進身體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轉化成能力,抵禦寒冷。海帶、柿子是很好的補碘食物。

改善手腳冰冷的方法是既要扶助揚起,又要補充津液。以上的方法既把體內的「太陽」養起來了,又把輸送熱量的管道給建立起來了,希望大家能有一個溫暖的冬天。

推薦閱讀:

TAG:四肢冰涼 | 養生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