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孩子的簡歷 | 何止輸在起跑線,輸的就是一個馬拉松!

近日,著名的博主「開八」在微博發了一位5歲小朋友為了就讀國際學校而準備的簡歷,看完後明白了,我們何止輸在起跑線,簡直就是輸了一個馬拉松啊!恐怕這輩子都趕不上人家的步伐了!

從PPT里看,小朋友的父母均畢業於中國排名前十的名校——復旦大學!畢業後都在高薪行業的國際公司做高管,而且對孩子的期望很高。

根據父母的觀察總結,小朋友具有獨特的性格:靈動自信! 好奇敢拼!耐挫堅強! 友善貼心!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小朋友的父母細心地把小朋友的成長經歷記錄下來,從學齡前到幼兒園的小班、中班、大班。到中班時,小朋友的年閱讀量從100本上升至500本,這閱讀量已經秒殺一眾成年人了。到大班時,小朋友的識字量已經是小學三年級水平了。

讀萬卷書必要對應著行萬里路。從PPT展示的地圖來看,小朋友隨著父母的足跡遍布南亞、東亞、東南亞、北美洲、南美洲和澳洲。看來確實是去過不少地方,仔細想想,很多成年人都年過而立了,還沒有出過國呢。

除此以外,父母對小朋友的興趣培養也非常廣泛。包括文史、藝術、數理,除了腦力方面的興趣培養外,家長也特別重視孩子體格的鍛煉,在運動方面,包括足球、游泳、圍棋方面也是刻意訓練。看來小朋友從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加以全面發展,身心都「營養均衡」呀!

重點來了!這麼優秀的孩子是怎麼教出來的?我火速拿出我的小本本兒記一下!

多嘗試——不斷試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不要僅僅追求結果,還要充分體會做事的過程,找到其中的樂趣。

少考試——考試不是目的,而是檢驗階段性學習和操作的手段。多體會過程,淡化結果,並且及時復盤,才能取得真正的進步。

小朋友的努力,老師們都看在眼裡,紛紛給出好評,簡直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五道杠的優質少年!

看了小朋友的簡歷,我想起了一句話——爸爸說,人生就是長跑,不要太在意起始點上的細微差距。但是不好意思,我們的起點不是細微差距,那是馬拉松的差距!

細細想想,家庭差異化是肯定存在的,我們每個人,也不過是盡己所能,為孩子提供更好的資源和環境罷了。就算不能給予豐厚的物質基礎,但是不同人群的優點還是可以儘可能地多參考參考。

壹、好好培養孩子的信心,你有嗎?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心大家都能理解,可是能下定決心,抱有十足的信息,一定要好好培養自己的孩子有多少呢?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孩子做好細緻且合理的計劃,並且在時間、精力、金錢和耐心等各個方面都要做好相應的準備,為孩子付出多少也要有提前的心理預期,能做到嗎?

在樹立起孩子的自信前,樹立起家長的自信更為重要!因為家長是孩子最基本的保障和港灣,也是孩子日後發展的引路人。

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羅森塔爾效應」,又稱之為「皮格馬利翁效應」、「人際期望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本意主要是指教師對學生如果預期高的話,一般都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這裡引申到家長身上來也是一樣的,如果家長本身對孩子沒有信心,孩子若是表現出一點遲鈍的或是叛逆的現象,立馬給孩子貼上各種標籤——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腦子笨、不聽話等等,那麼孩子就會向家長預期的方向發展,這是根據科學實驗證明的!

科學實驗告訴我們,家長應該對自己和孩子抱有信心,不斷地暗示自己和孩子,對孩子抱有更高期望,這種期望會指導家長的行為,有意無意地通過態度、表情、體諒和給予更多提問、輔導、讚許等行為方式,將隱含的期望傳遞給孩子,孩子則給家長以積極的反饋;這種反饋又激起家長更大的培養熱情,維持其原有的熱切的期望,並對孩子給予更多關愛和注意。

如此循環往複,可以使孩子的智力、學業成績以及社會行為朝著父母期望的方向靠攏,使期望成為現實。

家長有信心,孩子才能有信心,這就是信心的重要性。

貳、時間、精力、金錢、耐心,你捨得付出嗎?

信心是做事的第一步,如果一個人做任何事之前都沒有信心,做事之前先給自己設限,畫圈,那就沒有然後了。

信心有了,目標定了,接下來就是具體執行的問題了。21世紀走到今天,流行的很多都是快餐文化。手機成為日常娛樂與交際的必需品,編段子,看抖音,回知乎,聊微信,刷朋友圈這些沒有太多營養的東西消耗了我們日常的太多時間。

經常看到遊樂場外,坐了一圈父母在等娃,眼睛不是時刻地盯在娃身上的,而是牢牢地被手機吸引著。刷一條朋友圈可能只需要5秒鐘,看10條呢?看一段抖音也要1分鐘左右,看10段呢?如果抱著手機,2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都不知道幹了些什麼?除了看手機看得頭痛之外,沒有任何收穫。這就是被快餐文化消耗的時間和精力。

孩子重要還是手機重要?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是可以不看手機的,手機只是交通聯絡的工具,而孩子才是我們最重要的人和最應該澆灌的花。父母一定要捨得在孩子身上多花的心思和時間,在對孩子不形成過分管制的情況下,友善耐心,篩選好的學習資源,給他們足夠的互動和陪伴。

育兒先育己,要求孩子的事情如果自己做到位了,那就能起到最好的榜樣作用。

叄、身邊榜樣的力量,你感受到了嗎?

一件事情想要長期穩定地做下去,必定有背後持續不斷的動因,要麼是你的毅力持久、堅持不懈,要麼是你已經沒有退路,要麼就是你有一個強大的激勵對象。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發現小孩子喜歡和大孩子一起玩,小孩子也很喜歡模仿大孩子和成人的行為和談吐。因此,環境和榜樣的作用,對於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曾說過:「榜樣!榜樣!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兒童以任何東西。」

所以,身邊榜樣的力量還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尋找到一個榜樣,儘可能地吸取學習他的優點和努力。榜樣能在你睏倦的時候,刺激你的進取心;能在你焦慮的時候,看到未來的希望;能在你迷茫的時候,給你指明方向。

肆、發現問題,你們會相互埋怨嗎?孩子就如同一張白紙一樣,是非曲直,黑白判斷,都是由後天世界一點一點植入的。

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孩子也和成人一樣,也有叛逆心,也有疲倦感,也有不耐煩。每當這個時候,家長應該怎樣面對。是耐心細緻地給孩子擺事實講道理,還是一頓竭嘶底里咆哮一頓,還是乾脆就冷暴力了事?

從來沒人認為撫養孩子長大很容易,所以父母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拿孩子發脾氣並不奇怪。試想一下,你通常只有很少的睡眠時間,卻承擔著很大的壓力——將另外一個人活著帶大。這絕對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

作為家長,以上的林林總總,帶來的壓力和負擔肯定很重,不僅僅是生理上的,還有心理上的。一旦遇到問題,很難保證不會以此為發泄口,將內心積攢多時的情緒宣洩而出。發泄可以,不過要找到合適的方式和途徑。

除了發泄情緒,找到問題的癥結也顯得尤為重要。面對孩子,教會孩子正確地歸因,自己解決問題,是一個非常有效且有力的手段。

心理學家發現人們抱有的穩定的情感和態度,大多由他們從小習慣化形成的歸因模式所決定。歸因簡單說就是把失敗與成功歸於某種原因。

舉個例子,當孩子不小心撞了桌子,哇哇大哭,你不要說:「桌子不乖,把寶寶撞疼了,桌子該打。」而應該說:「寶寶把桌子撞疼了,桌子沒有眼睛,寶寶有眼睛呀,桌子不哭,寶寶下次一定會小心的!」這就是內部歸因(寶寶的原因),不可控因素歸因(寶寶可以保持注意力)。

父母若注意引導孩子學習進行積極的自我歸因——即凡事主動自己承擔責任,認定事情可以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並積極尋求自己可以解決的辦法,那麼隨著孩子逐步長大,他會學會自己承擔責任,並善於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最終能夠成為把握自己命運的人。作為家長,也可以減少很多因為孩子帶來的焦慮與煩躁。

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家庭成員經歷的過往都不盡相同,一味地羨慕和模仿,沒有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發展方向的方法是不值得被提倡的。


推薦閱讀:

TAG:孩子 | 早教 | 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