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能被徹底治癒嗎?

艾滋病能被徹底治癒嗎?

一位居住在德國柏林的美國人蒂莫西·雷·布朗,是世界上第一位被公認已經治癒的艾滋病人,他的另一個稱呼就是大名鼎鼎的「柏林病人」

當然提到了「柏林病人」的治癒,其他兩起著名艾滋病案例「波士頓病人」和「密西西比案例」就不得不說,待會我會講到。

現階段「柏林病人」的治癒方案是否具有複製性,很遺憾,答案是否定的,但「柏林病人」案例確實給人們帶來一道徹底治癒艾滋病的曙光。

HIV是如何破壞人體免疫系統的?

人體免疫系統是個複雜的大系統,而胸腺依賴性淋巴細胞(簡稱:T細胞)是人類免疫系統中最後一道防線淋巴細胞的主要組分,它擔負著抵禦各種疾病感染、抑制腫瘤形成的重要職能。 在T淋巴細胞分類中,CD4代表T輔助細胞,而CD8代表T抑制細胞和T殺傷細胞。

想弄明白「柏林病人」是怎樣被治癒的,就要先了解HIV感染人體的全過程。

HIV是一種RNA病毒,屬於逆轉錄病毒家族一員,結構如圖所示:

當HIV進入健康的人體後,會選擇性的侵犯有CD4受體的淋巴細胞,其中主要以CD4+ T淋巴細胞為主,當HIV的包膜蛋白gp120與CD4+T細胞表面的CD4受體結合後,在gp41透膜蛋白的協助下,HIV的膜與細胞膜相融合,病毒進入細胞內,並迅速脫去病毒外殼。

進入宿主細胞後,HIV病毒開始瘋狂複製。首先兩條單鏈RNA在病毒逆轉錄酶的作用下逆轉為DNA,再以DNA為模板,在DNA多聚酶的作用下複製DNA。這些DNA部分存留在細胞漿內,進行低水平複製,部分與宿主細胞核的染色質的DNA整合在一起,成為前病毒,此時感染進入潛伏期。

經過2-10年的潛伏性感染階段,一旦受染的細胞被激活,前病毒DNA在轉錄酶的作用下轉錄成RNA,RNA再翻譯成蛋白質,經過裝配後形成大量的新病毒顆粒。這些病毒顆粒從感染的CD4+ T細胞中釋放出來後,會繼續攻擊其他健康的CD4+T淋巴細胞。

被HIV感染後,患者一般首先出現CD4+ T細胞數量一過性降低,而後CD4+ T細胞總數可持續數年不變。經過一段時間後,CD4+ T細胞數量逐漸下降,當降至200/mm3時就會出現各種機會性感染,此時病人正式成為艾滋病病人。

「柏林病人」是怎樣被治癒的呢?

早在1995年,「柏林病人」蒂莫西·雷·布朗就被診斷出患有艾滋病,並開始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到了2006年,他相繼又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白血病確診後,醫生給「柏林病人」的治療方案是先接受自血病治療,包括誘導化療和鞏固化療。「柏林病人」在骨髓移植之前,先停止了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AART )的治療,停葯的結果是體內的HIV RNA載量快速反彈,不得已很快他又恢復了HAART的治療, 治療3個月後其體內的HIV RNA載量重新回到低於檢測下限(50copies/ml)。

到了2007年,經過長達七個月的精心準備,「柏林病人」在停止HAART治療後,馬上接受了第一次骨髓移植。在第一次骨髓移植之後的第391天他又接受了第二次骨髓移植,等到第二次骨髓移植後,醫生髮現雖然柏林病人體內仍含有CXCR4類型的CD4+ T細胞,並且沒有再接受HAART治療的情況下,已經無法在其血液、骨髓和直腸粘膜中檢測到HIV。

到了2009 年「柏林病人」被醫生宣告其艾滋病已被 「徹底治癒」 了。

為什麼「柏林病人」能被治癒?

分析「柏林病人」能被治癒的關鍵在於其移植的骨髓。一般而言,人體內的CCR5受體是R5 類型艾滋病毒進入細胞必需的輔助通道,但是給「柏林病人」移植的骨髓里含有一種罕見的基因突變—德爾塔32突變,這種突變可以產生CCR5受體缺失的CD4+T細胞。

為艾滋病病人移植具有CCR5變異的幹細胞,能夠「重塑」病人的免疫系統。新的免疫系統可以切斷了HIV 病毒進入細胞的通道,其結果就是即便不再使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 患者的免疫系統也能控制並消除剩餘的艾滋病病毒。經過基因測定,全人類中攜帶德爾塔32突變基因變異的人群數量很少, 即使在突變比例最高的北歐人中也僅占 8%,其他地區的出現幾率則則更低,「柏林病人」非常幸運的獲得了這樣的幹細胞。

考慮到攜帶德爾塔32突變的人很少,移植造血幹細胞本身費用又很高。手術開始前,首先要進行精準配型,手術階段還有很高的失敗率,即便手術成功,後期的恢復過程中身體也可能出現各種「排異」反應……因此,一般人想依靠移植骨髓來根治艾滋病根本不現實。

有沒有其他「功能性」治癒艾滋病的案例?

說完「柏林病人」就不得不提「波士頓案例」,在2013年7月3日,兩位美國艾滋病研究者也曾向全球宣布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兩名感染艾滋病病毒並同時患有淋巴癌的患者在接受幹細胞移植後, 停止使用抗艾滋病病毒藥物後, 已有數月之久仍檢測不到HIV的存在,這兩位的艾滋病人可能已被功能性治癒。但該消息宣布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其中一位就檢測出了HIV,另一位不久後也被檢測出了HIV。

追究「波士頓案例」失敗的原因,是因為這兩位「波士頓病人」接受的骨髓移植和「柏林病人」不同,他們移植的是來自於普通人的不具有CCR5基因變異的幹細胞。 手術後,患者通過持續服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其體內艾滋病病毒被發現不斷減少,最終已無法被檢測到。但此時HIV只是在身體某個角落潛伏了起來,一旦停葯一段時間,HIV就會捲土重來。

第二例被功能性治癒的艾滋病患者是「密西西比案例」,在2013年3月3日,美國的一家醫療研究小組宣布,經過治療,1名出生時即因母嬰垂直傳播而攜帶艾滋病病毒的兩歲半患兒,已經實現了功能性治癒。

「密西西比嬰兒」採用的治療方法比較激進,2010年7月嬰兒出生30小時後,醫生們便開始對其進行治療,使用了3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用注射器進行液態注射。1個月之後,嬰兒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水平降到了常規實驗室測試無法發現的程度。 定期複診1年後,孩子中斷了半年用藥和就醫,此時嬰兒以將近兩周,醫生在複查的時候發現,所有HIV檢測結果仍然為陰性。但後來的報道顯示,密西西比嬰兒同樣複發了。

「柏林病人」被治癒帶給人們什麼啟示?

基於「柏林病人」被治癒,2015年,我國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有一個課題「CRISPR/Cas9 核酸酶靶向修飾治療艾滋病」成功立項,並因此獲得了國家 1289 萬的課題經費。目前該研究已成功製作過人源化鼠模型,具備完成項目的基礎。

對於艾滋病,早發現早治療,早一天治療就多一點治癒的希望。

以上~


推薦閱讀:

TAG:艾滋病 | HIV | 防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