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科幻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Chapter 1 科幻如此迷人,而它究竟是什麼?

科幻到底是什麼?

有誰為科幻二字下過定義?

科幻作家雙翅目與主持人四十二、西蒙談論的第一個話題:科幻是什麼

今天我在這裡談科幻是什麼,但首先想要說明的是:沒有人真正清楚科幻是什麼。

科幻概念最早建立在上世紀初。在此之前很多做科幻理論的人可能會從歷史的角度對科幻進行追溯,例如在古希臘時期,既有神話性質亦有技術性質的故事均被稱為科幻。

當我們提到科幻的時候,大家都有一個普遍的看法:它是關於技術的小說。而事實上,如果你去翻閱各種各樣的科幻書籍或者是科幻理論,會發現有幾十個各不相同的定義,還會發現許多小說類型在科幻裡面都可以被覆蓋到。

本期會從西方的幾位著名科幻編輯、作者、研究者的角度為大家介紹他們所提出的科幻定義。

先說一個來自英語文學專業對科幻的基礎定義:科幻是試圖去預測未來技術進步對社會影響的一類故事。既提出要有預測,又講到技術進步,最後還要對社會有影響,僅三塊便完整概括了我們看科幻作品時想要的點,這是對科幻第一感官上的普世定義。

而這個定義的來源是 20 世紀兩位科幻編輯:雨果·根斯巴克和約翰·坎貝爾。他們是黃金時代的開創者,也是他們,使科幻成為一個有意識的文學潮流。

雨果·根斯巴克:科幻是凡爾納、威爾斯和愛倫坡

雨果·根斯巴克

首先談到雨果·根斯巴克——第一本真正的科幻雜誌《驚奇故事》的創辦者,也是最早將 science fiction 這個詞語敲定下來的人。

作為開創者,他所遇到的難題是:如何將以前各種各樣的科幻小說歸攏起來?我所查到的來自他的定義非常有趣:科幻是凡爾納、威爾斯和愛倫坡類型的故事。

凡爾納是大男孩的冒險,威爾斯偏重文學性,而愛倫坡的故事根本不被現代讀者當做科幻小說。但依照根斯巴克所言,這些故事既包含科學內容,又預示未來,還帶有迷人的傳奇色彩,三位一體。閱讀時趣味橫生且飽含教育意義——你看,科幻是帶有教育性的,以饒有風味的形式傳遞了知識,科幻中描繪的新發明,在未來均可能成為現實。

以上均是來自根斯巴克的定義。利用枚舉法來解釋,足夠廣泛,卻不夠明確。對科幻史不熟悉的讀者或許會對此一頭霧水。

約翰·坎貝爾:科幻是寫在紙上的夢

約翰·坎貝爾

繼根斯巴克之後是編輯意識更強的約翰·坎貝爾。海因萊因、阿西莫夫都是從他這裡走出的科幻作者,他一眼相中海因萊因的第一部小說《生命線》,以此為契機將作者逐漸培養成出色的科幻大家。

坎貝爾給出的科幻定義更為簡潔:科幻小說包含了對技術社會的希望、夢想與恐懼。你會感受到他的定義帶有一定情緒,有些感性化。

他還給出了一個更加浪漫的定義方式:科幻小說是寫在紙上的夢。這個定義更體現出他對於科幻的理解的宏大感,充斥著黃金時代那種氣象萬千的感覺。

因此,他旗下的選稿極具傾向性,他在雨果·根斯巴克基礎上,形成了一股黃金時代產生的巨大推力,整個黃金時代的主流審美均是依照他的邏輯進行。他對於科幻小說如何去展現其獨特美學和世界觀的設定非常明確,在他的定義之下,要求作者去寫真正的科學,用現實手法去寫超現實的題材。

他對作者說過:你要用英語的過去式去寫將來的事務。處於這個操作層面上,經他之手的作品讀起來有一種時間的錯位美學。

坎貝爾是第一個建立範式的人,將科幻的邊緣刻畫得更為明確。從此,以美國開始的科幻文學變成一個有意識的文學運動,隨之迎來了科幻的黃金時代。

講完編輯之後,便可提到黃金時代的三巨頭:克拉克、阿西莫夫和海因萊因。

其中克拉克是英國人,阿西莫夫是後來才到美國的俄羅斯人,而海因萊因是位地道的老美。

他們身上有著蠻有意思的共同點:均參過軍,克拉克是空軍,阿西莫夫是陸軍,海因萊因是海軍,正巧湊齊了海陸空三軍。三位共同經歷了二戰,也都完整經歷了冷戰。這是兩個對技術推動極強的歷史時期,是所有人對社會本身結構反思非常強烈的時代,所以他們的作品背後都會有很強的時代印記。這也是再很難產生和科幻三巨頭所匹配人物的重要原因。

往後,我們便繼續討論這三位對於科幻的定義

克拉克:先進技術就像魔法

阿瑟·克拉克

克拉克是其中最放飛自我的一位,來自他的定義直到現在還是所有幻想類文娛作品的設計信條:任何足夠先進的技術,看上去都與魔法無異。

克拉克本身寫下都是非常硬派的東西,但表現手法卻是光怪陸離。例如我最喜歡他的作品《與拉瑪相會》,讀時覺得很硬,但是仔細回想後發現他其實沒有給你什麼結論,沒有結局的結局,顯得很縹緲。

阿西莫夫:科幻小說是文學的一個分支

阿西莫夫

阿西莫夫是一位科普作家,也是一位學者,和克拉克關係蠻好。他專門寫過關於科幻小說的書,其中對科幻的定義稍微收斂一些:科幻小說是文學的一個分支。

在阿西莫夫看來,科幻小說主要描繪虛構的社會,這個社會和現實社會的區別在於科技發展的性質和程度。在他的作品中,不僅多講科技發展,還會探討社會性問題。他提出「科幻小說就是在紙上的社會實驗」,所以他的《基地》更像是一個社會實驗的推演,而這點在《基地 1》的中的體現尤為強烈。在他作品晚期,更是偏向社會化去書寫,而不是一個純粹的科技點子。

海因萊因:科幻是推斷性文學

海因萊茵

海因萊因和其他兩位的不同在於,他是較早提出「推斷性文學」這一概念的人,科幻是推斷性文學,英文就是 speculative fiction。近幾年在國外,無論是幻想方面,還是整個文學領域都會提起這個概念。而國內既有將其翻譯成「推測」,又有譯作「思辨」、「推想」,從這些翻譯中便可感覺到,它是講究推斷性的、有邏輯的。

海因萊因說:推斷是對未來事件的一個現實主義的推想或是演繹。他的創作思路也是如此,具有非常明確的創作目的。他的推斷性是一種極具科學性卻又不局限於此的邏輯,他往往會從思想的角度去說明一切。

四十二老師提出,阿西莫夫和海因萊因各有很強的思辨性,而側重點卻不盡相同,在此輔以一例來說明他們的社會思想實驗性。

阿西莫夫作品具有極強的史觀感,其通過改變變數導致社會向前流動,逐漸開枝散葉,轉變成不一樣的場景。《基地》便是一部典型的作品,讀完四本之後再回到第一本,便會發現他是一部嚴絲合縫地將初始變數推至面目全非的作品。

海因萊因的作品則是包含所有有衝突的觀點,最集體的、最民眾的、最男權的、最女權的,他把所有東西都放在一起,而不是去推其中的某一個觀點,這是他文字中的社會實驗性。思辨性最強的作品推薦《異鄉異客》,這部相關於倫理,類似一個自省的過程。

讀海因萊因的東西時,最有意思是去猜測不同矛盾的觀點背後,作者本人可能是什麼觀點。而閱讀阿西莫夫的快感則來自於跟著他的邏輯去走。從他們作品中能夠獲取到的是不同的閱讀樂趣。

勒奎恩:what if

勒奎恩

黃金時代之後便是新浪潮了。來自女科幻作家勒奎恩的定義:what if,這是我認為比較標準,而且到現在仍有意義的關於科幻的說法。她說幻想就是一種如果,一種「what if」,是一種帶有虛擬性的概念,是一個針對現實的思想實驗。

這點在勒奎恩的作品裡就表現明顯。不管是《黑暗的左手》對於性別的實驗,還是像《一無所有的人》公有制相關的實驗。

比起黃金時代的社會推演,新浪潮擁有更集中的思想實驗感。四十二老師講到,新浪潮在科幻觀上是有帶有叛逆性的,像阿西莫夫常常改變變數,而勒奎恩卻是顛覆變數,例如在《地海》中,她探討白人中心思維的方式是對調主人公的膚色,將文明種族的膚色設為棕色或是黑色,而反過來將白人塑造成外圍的蠻荒民族,這種激烈的對調使得對去白人中心化的討論變得非常鮮明。

說起新浪潮,我最喜歡迪克的一本書是《高堡奇人》:假設納粹獲得勝利,美國被瓜分,世界將會出現怎樣的走向?他這本書非常的「what if」,把世界架構感很強的東西也能寫的非常文學化。

其實整個新浪潮無論文風、個體性如何,其本身體現出的純思想性、革新性要比黃金時代更強。

岡恩:科幻小說拯救世界

岡恩

岡恩,一位美國非常著名的科幻作家研究者和編輯,和威爾斯握過手。在此,我推薦他的《科幻之路》這套書,他從最早被劃分為科幻的作品開始梳理,直至今日。這套書是非常棒的科幻入門書籍。

他對科幻小說的定義特別直接:科幻小說就是社會小說。甚至說到,在現代社會,可能科幻小說可以拯救世界。

《科幻之路》從理論上過了一遍科幻史,並且在每個時間段給出一個作品,使得讀者既有直觀的歷史感受,又能體會那個時代的科幻小說文風。他挑選的作品不僅限於科幻作家,也有一些文學家、科學家,比如說開普勒以及博爾赫斯。於此便可給讀者展現出科幻在文學和科學上交錯定位的狀態。


Chapter 2 科幻 VS 科普,科幻小說中的技術真的會實現嗎?

科幻是否就是具有強故事性的科普呢?科幻與科普的區別究竟在哪裡?本節中,科幻作家雙翅目與主持人四十二、西蒙談論了第二個話題:科幻和科普之間的關係。

我們最先討論下,如果科幻等同於科普,那科幻群體為什麼沒有和科普的群體重合呢?

科普讀者為什麼去讀科普,什麼樣的讀者是科普讀者,大家對此都有相應的概念。

那麼,是科幻讀者又是怎樣的讀者呢?

中二期小孩:好奇心之王

其實初中二年級這個年齡劃分也不夠精準,我認為這個年紀標準還在下放,許多小學生就看過不少冒險故事。

這個時期正是小朋友建立世界觀、好奇心最為旺盛的時候,再加上對文學還沒有形成概念,不會因為書本的文筆好壞決定是否閱讀,只要故事讀起來有意思就足夠了。如果在這時被科幻深深擊中,基本上便會對科幻抱有長期的興趣。

我小時候便是從凡爾納開始接觸科幻,去閱讀市面上《科幻世界》、《科幻海洋》之類的雜誌,逐漸對科幻開始入心、走心,長大後也對其懷有持續興趣。但是如果那時候沒有著迷於此,那長大後也很難再去沉下心來閱讀科幻作品。像現在 80 後、70 後的科幻讀者群體,基本已經定型,很少有再出現的新鮮血液了。

中產階級人群:未來樂觀主義

關於這個群體的信息來自於美國的一個調查,結果顯示:在開口期之後還會持續接觸科幻的人,一般都受過大學教育、正處於人生上升期或是對人生上升期有所期待。他們一般來自社會的中間階級,會對未來抱有一定的憧憬。而很多科幻的核心觀點就是:雖不知未來是怎否會往好的方向發展,但未來是值得去想像的。

一般情況下,生活壓力特別大的受壓迫階級不會讀科幻,極有地位及權利的資本家不一定會真正從興趣上去讀科幻。讀科幻的群體在社會地位上處於一種具有期待值的狀態。

從以上兩個例子可以明顯發現,讀科幻和讀科普的群體是不一樣的,在讀者群上就出現了科幻和科普的一個明確區別。原因在於,即使大家不知道科普是什麼、科幻是什麼,從審美上也會給他們一個心理定位。

科幻小說的內容會成為現實嗎?

我們再從內容上探討一下,科幻到底是不是科普?之前在科幻的定義中提過,科幻是「what if」,是一個假設,那這些假設放在物理學、生物學中能否成立呢?

首先為大家介紹兩本相關的書籍:一本是《巫師、外星人和星艦:科幻與奇幻中的物理數學》,這本書是一位物理學家所寫,他在書中探討了一些重要幻想小說(其中還包括了哈姆雷特)里的假設情節;另一本為李淼老師的《三體中的物理學》,梳理了《三體》中提到的物理問題有多少是可能的、有多少是不可能的。

他們二者得出同一個結論:小說中所提及的基本都是不可能之事,基本都是偽科學。

《巫師》中提到,科幻作者描寫的外星人相貌及生活習性,覺得彷彿能自圓其說,但若把其放在一個生態鏈中,就無法實現了。像地球生態鏈中,哪怕出一點差錯就會導致一個物種的滅絕,這種生態學問題大家幾乎是不考慮的。

更有趣的是,我們在黃金時代時講外太空,三巨頭基本會寫在 21 世紀時人類已經無比厲害,征服了太陽系,甚至征服了宇宙。然而真實生活在 21 世紀的我們,還在眼巴巴等待中國的下一次登月。除了技術瓶頸之外,更多的是整個政治形態以及資源配比的問題未被考慮。

科幻作品設定里的外星人實際難以生存

物理學家明確指出,所有科幻小說講起時間穿梭幾乎都會提到的相對論、超光速粒子之類的概念,細究起來都是有漏洞的,是錯誤的。既然所說並非正確的科學概念,它就不是科普。不過他也說到,「量子」是唯一可能實現的領域。所以,若是讀到專門寫量子的科幻小說,大家可以嚴肅地想想這是否會成真。

最近,科幻作者和理論家都認為,現在的時代背景非常適合寫「意識」,因為意識目前還是處於黑箱之中。另外還很適合創作「社會假設」,當代社會演變到如今的狀態,做社會假設將會相當有意思。

由此可得,科幻因基本全為謬誤而非科普,但它是具有啟發性的。它不站在知識普及的一方,而是從認知啟發的角度講起。

四十二老師提及,科幻不是在你身後推著你的身體,而是由你主動把腳步邁開朝它而去。不會告訴你科學知識,但會激發你的科學精神。這種感覺是科幻最重要、最本質的一個東西。


Chapter 3 科幻亦文學:科幻小說是未來嚴肅作品的土壤

科幻在文學作品中處於怎樣的地位?

為什麼不同人群對於科幻小說分歧極大?

科幻作品該被劃分到哪一類?

科幻作家雙翅目與主持人四十二、西蒙談論的最後一個話題是:科幻的文學性如何體現?

《牛津通識讀本:科幻作品》最近在國內翻譯出版,其中這樣定義了科幻文學:將科幻當成一種類型文學是錯誤的,若仔細閱讀,科幻本身雜糅各種各樣的文類。

科幻的維度包含極廣,在定義上和其他分類學不太一樣。科幻一直有想定義自己的內在衝動,卻總是難以實現,其實科幻小說作者的寫作過程也是科幻不斷被再定義的過程,科幻的定義是隨著整個市場的演變在不斷變化的。

有一種比較學術的說法:科幻是一種副文學、一種少數派文學。

科幻分類之難:踩在技術與藝術的交叉線

與其糾結於科幻是什麼,不如先講一下文學是什麼。

目前,若是翻看西方的哲學理論或偏文學的理論,都會講到「詩學」這個概念,講求所有文學應該是有詩性的。

亞里士多德最先提出情節的重要性

當今社會,大家開始更多地看電影、連續劇,若是要成為一名編劇,就要讀一本叫做《故事》的書,而只要講到結構情節,就會提到亞里士多德的《詩學》。這本書開始就提到:詩有六個要素,第一便是情節。

亞里士多德是最早將情節放在首位的,而中國的文論卻不是如此。

自然科學發展至今,人文科學的知識體系發展跳躍度很小,可以直接追溯到其源頭。那我們現在直接去看「詩學」的核心源頭——古希臘。

古希臘人的詩叫「poesy」,這個詞和現在的詩「poetry」相似度很高,但是那時的古希臘人並不把它理解成我們現在意義上的詩,而是偏向於「創作、製造」的感覺。

我們對比「技術」的詞根「technology」來理解上文。「technology」在那時被翻譯為「技藝」,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古希臘時期,繪畫、雕塑或者製造一個什麼東西都是技藝,而我們現在卻把繪畫和雕塑歸為了藝術。通過這個區別可以發現,那時並不是根據藝術與否去劃定,而是按照操作方法來進行分類。

古希臘雕刻家菲狄亞斯的作品《命運三女神》

在西方的源頭我們便發現,詩和操作性技術(繪畫、雕塑)已經分開了。

所以現在我們理解「技術」和「藝術」時,潛意識中會認為二者有很大的差別,實際上在歷史上大家已經覺得他們差別很大了。這就是為什麼科幻難以定義,它把這兩者擰在了一起,原本技術和藝術的邏輯不盡相同,而科幻將它們連接起來了。

比如大家可能更多了解遊戲和電影,它們均有很強的技術性和藝術性。若說科幻是將兩套思想糅合,遊戲和電影就是實打實的既存在「技術」上,亦存在「藝術」上,所以就會出現要往哪邊分類的巨大矛盾。這些綜合性強的東西之所以難定位,是有一個歷史源頭的。

遊戲、電影同科幻一樣難以定義

因此,科幻的難定義,實際上是在一個大學術背景上的難定義,我們並不用特別去深究,並不一定要去跨過這個鴻溝。

文學也不是固定的。比如小說就是一個很晚才出現的門類,尤其是長篇小說,現在的類型文學也是一個逐漸演變出來的東西。文學就像一部進化史,所有東西都是在慢慢向外生長的。

科幻的微妙點:精英小說?通俗小說?

對於科幻屬於精英還是通俗類小說,當下存在各種分歧。

若讀者是更喜歡讀類型通俗類的、不太動腦子的文學作品,會覺得科幻小說倒蠻精英,因為讀科幻時往往要帶著腦子去讀,甚至需要讀者具有一定的科學背景,不能夠完全放鬆地隨便翻翻。而對於主流文學領域,科幻又屬於通俗小說,畢竟科幻在最黃金的時期也佔據了二三流通俗小說市場的大部分。

在通俗領域被看做精英小說,在嚴肅文學理被看做通俗小說,科幻便處在這樣一個兩邊不靠的尷尬定位。

在文學界,精英和通俗小說被稱為嚴肅文學和非嚴肅文學。真正傳世的作品都是較為嚴肅的,科幻里是有足夠的嚴肅作品。而非嚴肅作品,是供給大家娛樂的、偏通俗化的,我們肯定也是需要這類作品的。

「將來最嚴肅的文學作品恐怕就是要到科幻小說中去尋找。」此話來自英國天文學家弗雷德·霍伊爾,是他寫在克拉克小說的前言之中的,也是科幻從業者最喜歡引用的一句話。無論主流不主流、精英不精英,科幻是可以產生嚴肅作品的。比如《三體》,就是一部嚴肅作品兼主流作品。

天文學家弗雷德·霍伊爾

吳岩老師在《科幻文學論綱》中所提到,主流作品是那些被時代中佔據統治地位的知識分子所框定的經典。由此見得,嚴肅作品和主流作品是有區別的。嚴肅作品無論在哪個時代讀都是嚴肅的,而主流作品卻被框定在它特有的時代和階層。

在現代,主流知識分子並不將科幻小說作為經典,這個是科幻在主流和通俗文學上徘徊的要點,而此要點不在於科幻是否生產出足夠嚴肅的內容,而是在於時代劃分的變化。

從科幻的誕生到如今,已經產生了足夠多的嚴肅內容,在我看來,科幻是未來嚴肅作品的溫床。

《科幻文學論綱》:中國特色科幻學術著作

本書雖是一本學術作品,但易讀性、分類型非常強。下面摘出書中所寫的部分觀點。

  • 科幻到底是什麼?

書中提到「兩個構思」,姚忠環老師介紹:科幻小說和普通小說不太一樣。普通文學作品有一個文學構思,雖然我不確定文學構思是什麼;科幻小說有一個科學幻想的構思,雖然我不太確定科學幻想的構思是什麼,但是至少說科幻有文學性時還得加一個新詞——「科幻性」。這就是兩個構思,特別符合中國時代性。

也是為什麼說科幻作為類型文學並不容易定義,它是一個嵌套結構,而不是並行結構。

吳岩老師

  • 中國科幻從何時開始?

吳岩老師專門提到,中國的科幻起源是歷史上動蕩最大的民國時期。

那時,很多文學家、理論家開始關注科幻。像魯迅和梁啟超,他們兩個人對於中國人為什麼需要科幻的理解正好是不一樣的。

魯迅先生看到的是這些作品中的科學精神,以及它開民智的作用。依照他的思路,通過科幻可以讓人民群眾去接收科學思想,他將科幻當做成一個傳播工具,是對普通民眾思想進行革新。

梁啟超是另一個角度,他將科幻說成是帶哲理性的小說,把它放在了一個比較高的地位,在他看來這類小說是對中國文化的革新。

魯迅及梁啟超:最先在中國開始關注科幻作品

魯迅所說的小說是凡爾納類,而梁啟超所說的是威爾斯類,正好是那個時代科幻的兩個分支。當今,梁啟超類別的典型應該是特德·姜。

特德·姜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地獄是上帝不在的地方》,將宗教描寫極好,屬於宗教哲理了。這種哲理性便是梁啟超所要強調的,吳岩老師在書中說:哲理科幻小說是一種專介小說,以發明哲學及格致學得一個讀物。

特德·姜作品集《你一生的故事》

特德·姜作品集《你一生的故事》

要有宇宙和人生的深層規律,亦要去講自然和社會,將現在科幻所要求的宏大主題全部概括。

梁啟超還有一點特別厲害,他去強調科幻本身作為文學的一個文體,其實是有不一樣的表達手法和敘事空間的。先不看哲學和文學如何理解時間,科幻小說玩起時間穿梭、多重宇宙等應有盡有,它作為一個敘事手法,具有很強的先鋒性。而在那個時期,梁啟超已經看見了科幻小說的這個層面。

魯迅和梁啟超的視野,一個是自下而上,一個是自上而下。這兩條放到現在也是適用的,作為讀者、作者、研究者,都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分支去閱讀,去寫作。

科幻小說=邊緣群體

我認為吳岩老師這本書最有意思的一點就在此處,從目錄上就將科幻小說邊緣性按照不同的分類方法進行劃分。他提出作家組的概念,去查找這些人之間的共性和差異,而差異其實均指向了科幻小說鮮明的鬥爭性。

比如他會專門提到女性中的大男孩型(永遠長不大的凡爾納類型),包括威爾斯、迪克、馮內古特的底層邊緣作家型,第三世界國家的全球落伍者型。

底層邊緣作家馮內古特

吳岩老師的探討充滿唯物史觀,他明確提到了科幻的內部動力:科幻作品往往會鮮明地指向一個方向,不管這個方向是否和時代相同,它總是激烈而極端的,因為沒有溫和的客觀作品,科幻才能如此打動人心。

像是美國主流科幻,更多是講述少數族和女權,這也是一個時代性特點。吳岩老師在女性作家族中提到,科幻足夠強烈的思辨性使得它很適合為少數群體發聲,而且在閱讀上,它具有讓讀者放下偏見的先天優勢。

吳岩老師的分類往往是被壓迫的、不具有完整性的群體,被他排除的地方倒是有和科學同樣的完整性。這種用邊緣群體來做完整邏輯體系的「what if」,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如果做出的文字足夠優秀,它的可實行度、啟發度就會變得極高。

有許多科幻作者本身就是邊緣群體,這也是科幻為什麼成為邊緣群體集中發聲之處的原因之一吧。

例如克拉克就是一個純邊緣人口,他本身是一個同性戀,後來獨自在斯里蘭卡快活度日,但全世界人都愛他。

科幻作者一般都會愛科學家,這是一個層次遞進的愛。像克拉克就很愛錢學森,而錢學森也是一個處於邊緣的偉大科學家。克拉克對錢學森的愛至何種程度呢?他在小說中用錢學森的名字命名過宇宙飛船,還專門寫作抨擊美帝國主義構陷錢學森,說這是美國罪過最愚蠢最可恥的事。

克拉克作為一名鐵粉,他來北京領取國際宇航學會的馮卡門獎時還想去醫院看望錢學森,但並沒有成功,只讓他送了兩本簽名書進去,也不知道錢學森有沒有收到。

邊緣人口總是真摯地惺惺相惜,而且是跨越各種的惺惺相惜。

最後便用克拉克的墓志銘作為結語:他從未成熟,但是一刻也沒有停止成長。

其實科幻也只如此,永不可能被定義,卻一直在成長。


點擊「機核鋪」購買雙翅目首部中短篇小說集《公雞王子》

點擊《 GADIO pro vol.422 什麼是科幻 ·上期 》收聽本期節目

點擊《 GADIO pro vol.424 什麼是科幻 ·下期 》收聽下期節目

圖片來自網路/本期編輯:阿浮

文字內容整理自機核電台節目音頻????


推薦閱讀:

TAG:科幻 | 科幻小說 | 科幻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