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飯的人群更易患上結石
人體從亞健康→亞臨床→臨床癥狀的出現,要經歷一個相當長的過程,CT體檢的作用就是要把疾病狙擊在亞臨床階段,尤其是腫瘤在原位時,也就是所謂的早期,血液中的一些檢驗指標尚未發生改變時,只要形態學上有改變就可以被CT檢出,對疾病治療與預後的意義不言而喻。CT健康體檢就是基於這個疾病的進程。
膽囊炎、膽囊結石是CT健康體檢常見的病變之一,而且發病年齡也越來越小。筆者在和這些病人的交流中發現,大部分人都是不吃早飯,尤其是年輕人,工作、學習緊張,忙碌了一天,晚上大吃海喝(這種習慣容易得糖尿病,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
那麼不吃早飯為什麼會導致膽囊病變?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下吧。
正常膽囊
在談膽囊病變之前,我們先看一下正常膽囊的CT表現:
膽囊充盈,囊壁不顯示,囊內為低密度,且均勻一致。
正常膽囊位於右上腹肝臟膽囊窩內,呈梨形,長5~8cm,寬3~5cm。囊壁由外膜、肌層和黏膜組成。黏膜由高柱狀細胞組成,具有吸收作用。底部小管狀腺體,可分泌黏液。膽囊內的眾多黏膜皺襞,能增加濃縮膽汁的能力。空腹狀態下正常膽囊是充盈的,囊壁不顯影,囊內密度均勻。為了更好地觀察膽囊,腹部CT檢查一定要空腹。
膽汁淤滯、膽囊炎、膽結石
病例1: 女,26歲,經常不吃早飯,偶有上腹部不適,以為是胃病。腹部CT顯示為慢性膽囊炎。
膽囊縮小,囊壁增厚。
在空腹狀態下,這些徵象結合病史就可以診斷膽囊炎。膽囊炎使膽囊壁水腫增厚,炎症刺激膽囊收縮致膽囊縮小,膽囊充盈不佳。這種膽囊改變在CT腹部檢查中很常見。有的病人甚至沒有癥狀,體檢偶然發現。
膽囊炎和膽石症往往互為因果,二者又常同時存在。
病例2:女,35歲,體檢。經常不吃早飯。右上腹間斷性隱痛1年。腹部CT顯示膽囊炎、膽囊結石。
膽囊壁增厚,囊壁清晰可見,囊內看見高密度影。
相當一部分病人膽囊結石也是體檢偶然發現,平時幾乎沒有什麼癥狀。我們現在要探討的是膽囊炎、膽結石的發病機制。首先先看一下膽囊的作用。
膽囊是用來儲存膽汁的。膽汁主要由肝細胞分泌,膽汁的分泌是持續的,肝細胞分泌約佔膽汁分泌量的3/4,膽管細胞分泌的粘液物質,約佔1/4。膽汁中97%是水,其他成分主要有膽汁酸與膽鹽、膽固醇、磷脂和膽紅素等。成人每日分泌膽汁約800~1200ml,膽囊容積僅為40~60ml,但24小時內卻能接納約500ml膽汁。這是因為膽囊黏膜吸收水和電解質的功能很強,可將膽汁濃縮5~10倍儲存於膽囊內。
膽汁的排放則隨進食而斷續進行。當進食時,通過神經系統和體液因素的調節,膽囊平滑肌收縮和Oddi括約肌鬆弛,把膽汁通過膽道排入十二指腸,促進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如果不吃早餐,空腹時間過長,膽囊內膽汁貯存時間過久,導致膽汁中的膽固醇過飽和,進而引起膽固醇沉積,逐漸形成結石。調查表明,不吃早餐者膽結石的發病率大大高於飲食有規律者。筆者在臨床實踐中發現也的確如此。
急性發作的膽囊炎、膽結石容易診斷,常在飽餐(尤其是油膩飲食)後的晚上或清晨,出現右上腹或上腹部疼痛,疼痛可以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常伴有噁心、嘔吐,而慢性則容易被忽略。體檢發現的膽囊炎、膽結石大多說不清起病的時間,詳細詢問病史才發現經常上腹部不適,或者隱痛,甚至沒有癥狀。這樣的慢性病例最可怕的就是進一步發展成膽囊癌。
膽囊癌
其實病變發展到這個階段,出現癥狀後到醫院就診,可以說大多都是晚期,這和膽囊周圍豐富的靜脈吻合和淋巴迴流有關。
女,42歲,大小便不暢20天。腹部CT顯示膽囊癌伴腹膜腔積液。追問病史,病人認為一直有胃病,也沒有做過檢查。其實好多膽囊病變都是當成胃病治療的。
膽囊壁不規則增厚,膽囊周圍可見液體密度影。腹膜腔內亦可見液體密度影。已經是膽囊癌晚期。
看這例,女,65歲,膽囊癌伴肝右葉轉移。
膽囊增大,膽囊壁不規則增厚,鄰近肝臟密度減低。
有癥狀來就診的病人,大多失去手術機會。流行病學顯示,70%的膽囊癌與膽結石有關。膽囊癌合併膽囊結石是無結石膽囊癌的13.7倍,直徑3cm結石發生膽囊癌的比例是1cm結石病人的10倍,而膽囊結石至發生膽囊癌的時間為10~15年。這說明膽囊結石引起膽囊癌是長期物理刺激的結果,可能還有粘膜的慢性炎症刺激。
結論:不吃早飯→膽囊炎←→膽囊結石→膽囊癌,理論與實踐證明,這個過程是成立的。不吃早飯是導致亞健康的不良習慣,CT健康體檢可以把處於亞臨床的膽囊炎、膽結石檢出,避免進一步發展到膽囊癌。
吃早飯除了可以避免患膽囊炎、膽結石,吃早飯的好處還有:
1.供給大腦及肌肉的葡萄糖,使身體有能量來運作;
2.選擇含有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食物,讓人有精神,不易疲勞,也不容易發胖;
3.為了健康與長壽。
早飯既然這麼重要,不但要吃,還要吃的豐盛些,再忙也不能透支健康!因為沒有健康一切都等於零,是不?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