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5日的「主題沙龍·斷舍離」中,一位慢友的一句話無意點中了「慢友之家」的存在感。
她說:在這裡感受到的是「人情味」,在其他地方感受到的都是「人脈」……
後來這兩個詞就扎進腦海中,人脈較於人情,或許更加功利化。
我們有時太過於注重自己與外界的鏈接,而忽視了內心對自身的感知力。
有時我想,如果你的內心是一片花園,你向外輸出的定然是一片芬芳~
「斷舍離」告訴我們的,並不是數字與傳統的好壞,而是觸發我們,在可能選擇的範圍內,可以更加瞻前顧後地選擇一種最好最舒服的方式。
在活動現場,每一個慢友的分享了自己關於「斷舍離」的看法以及相關的困惑。主要分為物質、精神、情感等方面的。大家的分享都有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這裡可以以關鍵詞形式列舉(按辭彙出場順序),供未參加本活動的慢友自我檢視。
照片、舊衣服、朋友圈、刷抖音和知乎、收藏夾、信箋、同學錄、書籍《斷舍離》、中醫和西醫、生活習慣、興趣愛好、扔和別買……
關於如何做到真正的斷舍離?
每一位慢友都有各自的答案!
慢友墨明說:只有騰出空間,才能放最好的東西!
慢友小鈺說:有舍才有得。在捨得的路上,不忘初心!
還有的慢友說:
生活上,定期清理;
哪首歌傷你,就單曲循環1000遍。
……
總而言之,求助某個人/某個社群,藉助書籍,自我經歷體驗,這些都是為了成為更好的我們自己,願最後留在身邊的,都是我們最愛的!這個過程雖然很慢,但我相信,來得慢的東西,去得不快!
如果你也喜歡這樣的慢生活,或者有很多新奇有趣的活動創意想要落地見慢友,歡迎私信慢小雎(微信:mxj20171011),我們一起發現並創造屬於我們的武漢美好人、事、物!
TAG:生活方式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