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家長如何對待孩子的口吃

作者|袁運錄

(原文刊登在中國《心理與健康》雜誌2018年第一期)

口吃,通常是指說話中斷、重複、不流暢的一種語言現象,在兒童時期比較常見,約佔兒童總數的5%。大部分兒童口吃長大後會自愈,只有少部分轉為習慣性口吃和病態性口吃。所謂習慣性口吃,就是對口吃習以為常,不再感到痛苦。而病態性口吃,伴有口吃的心理問題,如痛苦,恐懼和焦慮不安等。

不光孩子會口吃,大人也會有口吃。就像走路跌倒一樣,人人都會發生口吃。大多數人對說話口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即使知道了,也認為是極其平常的小事,不屑一顧,最多笑笑而已。

但有些家長聽到自己孩子口吃卻如針扎一般難受。這些望子成龍的家長非得要把孩子培養成像主持人一樣伶牙俐齒地說話。一旦發現孩子有口吃,就會焦急萬分,孩子口吃成了天大的事。

她們生怕孩子無視口吃的存在,因而不停的提醒孩子要注意說話。其實,孩子口吃時也因為難以表達自己的真實意圖而著急,如果再加上家長的提醒和訓斥,孩子就會對自己的語言表達力不從心而感到不安。本來孩子對口吃毫不介意,也沒有自我意識,但在家長不斷提醒和責罵中強化了口吃意識。

為了不被家長責罵,孩子也會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式,努力防止發生口吃。家長們更是摩拳擦掌想方設法幫助孩子糾正口吃。但適得其反:越是提醒注意,越是努力防止或糾正,孩子的口吃越重。

這讓家長百思不得其解,開始為孩子的未來憂心忡忡。孩子開始的確以為口吃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經過多次較量,漸漸嘗到了口吃的厲害,故而對口吃產生了恐懼和困擾。

最初孩子多半是由恐懼、驚嚇、忘詞、模仿等因素引起口吃,後來是因害怕口吃而導致口吃。前者是人皆有之的常態性口吃,後者是伴有心理問題的病態性口吃。

常態向病態轉化,與家長的過度「關心」不無關係。

遇到家長詢問孩子的口吃問題,筆者總是說:「有問題的是家長,不是孩子。」可家長不解地說:「我們又不口吃,怎會是我們的問題?」我只能說:是你們誤導了孩子。對待兒童口吃,不用任何方法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家長們更是疑惑不解,不用方法去矯正?難道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口吃下去?

在她們看來,口吃僅僅是一種不良說話方式,如不及時管教,就會形成口吃的「惡習」,長大後就很難改過來。

家長們的擔心似乎不無道理。然而許多口吃,如恐懼性口吃,並非語言習慣。因為世界上沒有越改越嚴重的習慣,而且任何習慣都是習以為常、司空見慣。但口吃卻越改越嚴重,讓人恐懼不安,怎麼會是習慣呢?

其實,孩子也想把話說好,以免家長不高興,但夾在「想說」與「怕說」之間,左右為難,以至腦部活動過於劇烈,使正在發育的語言中樞處於紊亂狀態,久而久之就會對大腦語言功能造成影響。

有位大學老師訴說:她的女兒平時背唐詩,讀兒歌很流暢,可就是一次背誦詩詞時出現了幾次口吃,讓她驚訝萬分,憂心如焚。她給筆者傳了一段孩子詩歌朗誦的視頻,請我「鑒定」一下孩子的口吃情況。

我聽了幾遍卻沒有發現孩子有口吃問題,而這位母親竟然說「發現了幾次口吃」。這讓我很驚訝。顯微鏡下,纖毫畢現,豈有完美無瑕?與其說孩子有口吃,倒不如說家長太挑剔。

筆者的女兒三歲之前說話伶牙俐齒,可上了幼兒園中班卻突然口吃很厲害,且持續了較長時間。親友都認為孩子一定是受我的口吃感染,有人甚至建議我和孩子分開一段時期。

為了防止我的悲劇在孩子身上重演,妻子對女兒實行監管:讀課文時有點結巴,就會嚴加訓斥,甚至用毛線針抽打,罰她重讀。因為害怕責罰,女兒每次發生口吃,就像做了壞事一樣膽戰心驚看著媽媽的反應。

那時候我很少在家。一次,回來看到女兒一邊寫作業一邊流著眼淚,我就問原因。知道情況後,我就和妻子講了許多關於口吃的道理,她答應再也不管孩子的口吃。

每當孩子口吃時,我們不再訓斥,也不再提醒「有話慢慢說」,就當放了個屁一樣毫不在意,最多幫她接下卡殼的話。

由於我們的寬容和「漠視」,孩子慢慢就放下了心理包袱。兩三個月後,說話就恢復正常了。

有個媽媽向筆者陳述了孩子的口吃情況——

我的孩子27個月了。上個星期,由於他不好好吃飯,我就打了他,並且一直在罵他,罵得很兇。孩子哭了一聲,很害怕的樣子,從來沒有過的害怕。第二天孩子說話出現口吃,而且這幾天特別的厲害。我特別後悔。我怕孩子會一直口吃下去,這幾天吃不下睡不好,聽兒子口吃的聲音我心如刀絞,卻又一直壓抑著自己讓他好好說,可是他太小了,根本不接受我的教育,我可怎麼辦啊,人都快發瘋了!

可以看出,那次口吃是因為媽媽打罵造成恐懼所引起的。這本是正常的心理和語言現象,過不了多久就會消失。但細心的母親聽在耳中,記在心裡,引起了高度關注。雖然她也懂得不該給孩子添加心理壓力,也假裝若無其事,但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適得其反。因為她低估了孩子對大人表情的解讀能力。不知道自己的焦慮,會通過表情傳遞給孩子,讓孩子背負了心理壓力,導致口吃越來越重。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難免會受到外來因素干擾而導致口吃。打罵、驚嚇、歧視、疾病、不良環境等外部刺激,沖其量不過是口吃的誘因而已,若沒有心理因素從中作祟,是不大可能變成口吃的心理問題。但幼兒尚未具備獨立的認知能力,所以外部壓力構成了幼兒心理問題的主因。

對孩子來說,最大的壓力往往不是來自別人,而是孩子最親近的人。雖然發生口吃難免受到嘲笑,但這些傷害對孩子來說簡直微不足道。因為孩子最在意的是他最親最信的人的態度。如果這些「最親近的人」都不在乎孩子的口吃,孩子就不大可能會形成口吃的心理問題。

由此可見,父母善意的「關心」、「提醒」和「訓斥」無異是壓在孩子心頭上的「三座大山」,讓孩子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些壓力必然會加重孩子對說話的恐懼,使說話變得更加困難。

所以,家長對孩子的口吃不能太敏感。當兒童開始口吃時,切勿提醒和不當的暗示,更不能嘲笑和責罵。對孩子說話盡量要輕要慢,句子短一些,並認真傾聽孩子表達的內容。

當孩子因口吃陷入迷茫時,如果採用適當的語言暗示,能有效中止「口吃習慣」的形成。比如您可以這樣暗示自己的孩子:「口吃沒有什麼,大人也常這樣。你這麼聰明,嘴巴肯定跟不上你的小腦筋的轉動,這樣就會結結巴巴。就像寶寶跟著媽媽在街上跑,你跑不過媽媽,會怎麼樣啊?寶寶會跌倒吧?那些科學家、大英雄,和電視里長得好看的叔叔阿姨們,他們說話有時也會結巴幾下。爸爸和媽媽以前也有口吃,現在不也正常嗎?」

聽到這樣的暗示,孩子一定會很高興。孩子會覺得:既然自己的偶像都有口吃,我在意它幹什麼啊?所以,當別人嘲笑他的時候,就不再把口吃當回事了。

沒有了心理因素,病態性口吃就會不攻自破。

有家長說:我孩子是模仿來的口吃,也要聽之任之嗎?

兒童出於好奇,喜歡模仿結巴者說話,久而久之就「學會了」口吃。模仿了口吃的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大多都會漸漸變得不口吃,也有一部分人長大後仍然口吃。

對待這種模仿性口吃,要麼不管;家長要管,就要因勢利導,激發孩子學習新的言語方式的興趣,營造新的語言環境,慢慢地影響孩子。如果採取強逼,不僅改不了口吃,反而轉變成病態性口吃。

【參考資料】

張景暉.口吃的矯治[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2.

袁運錄,袁媛.口吃原理與康復[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15.

【附】

作者簡介

袁運錄,1965年出生.江西上饒人.秋水理論創立者.

中國社會心理學會會員.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

江西上饒心理諮詢師協會副會長.

余干關工委講師團講師.

研究取向:口吃、社恐、強迫、抑鬱等心理問題.

代表著作:《口吃原理與康復》(江西教育出版社).

正在撰寫《情緒管理學》《創傷心理與康復》《恐懼概論》.

座右銘:打開一個心結,溫暖一戶家庭,和諧一片社會。


推薦閱讀:

TAG:口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