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去年我拍攝的一個小記錄片,企圖窺探這一代孩子的童年
一、我們引以為傲的科技和文明正吞噬童年
如今,幾個月大的孩子就懂得用手滑屏幕。
我經常看見小區里,很多奶奶抱著孫子,自己騰不出手拿手機,就讓孫子雙手抱著比它頭還大的手機,孫子瞅一會手機屏幕,就開始用小手在屏幕上「滑」,兩下就把手機解鎖了。
這時候,奶奶就像發現新大陸似的,從不敢相信到樂開了花,對著旁邊的孩子媽說,
「你快看,這小傢伙也太聰明了吧,這麼點(小)就知道開手機」
結果讓奶奶更不敢置信的是,十幾個月後的孫子,玩手機遊戲的能力遠超於她。
我的小外甥尚不足十歲,可以一邊寫作業、一邊看電影、旁邊還掛著《絕地求生》(一款吃雞遊戲),時不時瞥一眼戰況。
它們分明已經進化成一種具有驚人帶寬的「怪物」,載入的信息密度遠超前人,他們用行動更改了傳統觀念的那句「一心不可二用」。
他們是兒童2.0。
2017年8月5日,在某商場秀場上,數十名女童,踩著頗為彆扭的高跟鞋,身著比基尼、畫著妖艷的濃妝,後背上掛著天使翅膀。
在閃光燈下,擺出自信且誘惑的pose,視頻中,台下的圍觀群眾不時傳來陣陣喝彩聲。
其實類似這種的兒童維密秀已然屢見不鮮。
部分媒體甚至給予這些3至15歲的尚未發育的小女孩「大放異彩」「氣質不輸大人」的讚譽。
試想,在那些站在台下拍照圍觀的成年人眼中,台上這些「模特」真的還可以稱作「兒童」嗎?
事件一:2016年5月19日,西安某學院17歲女生遭同宿舍5名女孩群毆,受害人每當看到陌生人靠近,就會渾身發抖,蜷縮起來說「別打我」。
事件二:2016年6月21日,江西永新縣發生一起多人圍毆女生事件,涉事女生有9人,其中小學生有2人,中學生4人,3人已輟學,年齡都在12至16歲之間。
事件三:2016年9月21日,延安吳起縣中學,6名高二女生持刀威逼5名學妹脫光衣服集體猥褻。
事件四:2017年2月28日,北京市西城區某職業學院,五名女學生脫光了一名女同學的衣服,並用手機拍攝了羞辱、毆打視頻,事後還在自己的微信群內小範圍進行了傳播。
調查顯示:在校園霸凌事件中,施暴者的年齡普遍集中在10歲—16歲之間。
被我們稱之為「花一樣的年齡」;
被成年人視作「孩子」的年齡。
看看微信群里流傳的那些校園霸凌施暴者,他們的話語、神態,這儼然和我們想像中的「兒童」「青少年」的形象相差十萬八千里。
可像這樣的事件,並不是個案;像這樣的孩子,也不是個例。
眾多媒體認為校園暴力頻發的原因之一是:施暴者不懂法,才會衝動行事。
或許善良限制了人們的想像:他們正是因為太懂法,才會如此囂張。
在一個霸凌視頻中,我分明看到一個13歲的孩子一邊扇跪在地上的同學,一邊趾高氣昂的說:
「我今天就是打死你,法律也不會判我刑」(我國法律規定:14周歲以下稱為無行為能力人,14周歲以下故意殺人,並不會被判刑。)
這其實可以類比為成人世界的那句話: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一個兒童身上所帶的攻擊性和一隻獵豹是沒有區別的,而判定是否是「成年人」,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是否懂得控制人的天性。
當我們都在稱頌霍去病20多歲平定匈奴的偉大功績時,深思後反而後背發涼:
十幾歲的兒童,反而成為一個殺敵的好手,正是因為他們不知死,所以也不怕死。
互聯網時代,兒童擁有了和成人在信息獲取方面幾乎絕對的平等權。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我們90後這一代獲得成人內容的年齡(家長和老師認定的淫穢內容)平均在12歲左右,大概是在小學升初中時候。
根據我對三個小外甥的釣魚執法,最終得出的信息:不足十歲的他們,在幼兒園已經有女朋友了,而且六七歲就了解並聚眾觀看過成人內容了。
兒童與成人重要的分界點是:成人掌握自認兒童不宜知道的信息,並分階段向兒童展示,直至性啟蒙。
假如我們90後是互聯網的原住民,那麼,幾個月大就知道用手滑屏解鎖的嬰兒。
10年後的他們,簡直就是互聯網的地頭蛇。
上面出現的:兒童校園暴力、12歲穿著比基尼,擺著成人誘惑姿勢的模特比賽、大逃殺類的槍戰遊戲……
兒童隨著科技的發展、文明的進步,也被迫提前進入到充滿著上述暴力、情色、戰爭、權謀的成人世界。
法國大教育家盧梭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
可是今天的兒童,哪裡還有盧梭講的「兒童」的樣子?
二、「吃雞遊戲」正吃掉孩子的童年
2017年12月19日,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GPC)、伽馬數據(CNG)、國際數據公司(IDC)聯合發布了《2017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
2017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2036.1億元,其中移動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161.2億元。
中國遊戲用戶規模達到5.83億人,這意味著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遊戲用戶。
我對遊戲的印象還停留在:班主任帶著家長怒氣沖沖地衝進網吧,像狼在搜尋獵物一樣,瞅准了坍縮在某角落的一個身影,家長一個箭步衝上去,就像藍翔學校里用挖掘機開酒瓶般的精準,一雙大手穿過障礙物,精準地鉗住目標的耳朵,就往外拽。
家長一般會先胖揍一頓孩子,然後推到老師旁邊,臉上掛著尷尬的微笑,擠出一句:不好意思張老師,又給您添麻煩啦,孩子該打您就打。
今天的孩子,每人一部全面屏手機,隨時隨地、開戰吃雞。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玩遊戲不方便啦。
2017年,每天有上千萬人會在遊戲上面消耗6個小時以上,有過遊戲體驗的人都知道,如果一次玩6個小時,結束遊戲時,整個人是非常不舒服的。
但遊戲設計師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下一次依然讓你心甘情願的交出時間和精力。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有錢的地方,就有人。
上千億的利益驅動,必然會裹挾一大批人工智慧專家、科學家以及各種家,他們的唯一作用就是讓你心甘情願交出時間。
遊戲界的行為設計學專家滿腦子都是人性的弱點,別說10歲左右的兒童,就算是成人,那也是小白鼠一枚,因為你在對抗是幾十、上百位認知神經專家。
遊戲的進化就是不斷縮減讓你興奮地時間。
從魔獸世界到王者榮耀,再到今天的吃雞遊戲,你發現遊戲帶給你的嗨點,正從每小時嗨一次過渡到每分鐘嗨一次。
一直進化到今天,每10秒鐘給你一次嗨點,未來這個時間將會越來越短。
你以為你玩的是遊戲,實則是遊戲玩了你。
遊戲構造的這個虛擬世界,耗費的不僅僅是心力、時間,遊戲最大的魅力是在於補償機制,你每成功一點,都會給你一點獎勵,每完成一次任務,都會給你添置點傢伙事兒。
我們就像巴普洛夫的那條狗,永遠在跟著誘餌走,當這種補償機制越來越頻繁時,我們就會把付出和能接受的收穫時間無限壓縮,我們甚至把遊戲世界的狀態無縫遷徙到真正世界,我們還美其名曰「遊戲化思維」。
我們越來越接受不了付出卻沒有反饋的東西,兒童將會變得越來越沒有耐心,渴望極少的付出和更快的成功。
兒童正在被遊戲化策略,規訓成只有獲得小紅花才會努力學習的不明生物。
看著外甥埋頭吃雞(吃雞遊戲),我只能祝願他:以後成為一名靠遊戲吃飯的人,千萬別成為一個因為遊戲,荒廢了人生的普通會計師。
我也真的很慶幸:自己的童年沒有這麼發達的網路、這麼便捷的科技。
當我在教室里學到「棉花」這個詞,只需要騎上10分鐘的自行車,就可以采上一朵,掛在身上。
上周,我和外甥逛朝陽大悅城,路過一花店,我發現:一種巴西棉花居然被當成花,賣幾十塊錢。
外甥駐足,也在一旁驚嘆。
「我的天,這就是棉花啊,好棒哦」
三、父母,別成為童年的劊子手
我家小外甥不到10歲,那個人情世故皆學問,遠在我之上。
讓我想起了《孔乙己》裡面:那個講述故事的小夥計,大概也就12歲左右。
他所看到的老闆、鄰居、孔乙己以及那個悲涼的世界。宛如一個成年人的視角,懂得察言觀色,完全喪失了天性中的童趣、好奇、悲憫。如果說那個小夥計是因為生活的貧困,學會了生存法則。
那麼眼前這個不到10歲,衣食無憂的小外甥,又是從哪裡學到的成人法則、江湖習氣呢?
教育家說:過早的智力開發反而會透支兒童的生命力。
老師和家長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於是,當上海維密剛剛落下帷幕,一些培訓機構開始緊鑼密鼓地開展「兒童比基尼模特訓練班」。
我身邊很多家長看到刷遍朋友圈的上海維密秀,指望著自家的孩子能靠比基尼模特這一技能,彎道超車,紛紛報名。
「現在不學,早晚得學……」
「人家都學,你不學,之後你就得聽人家領導……」
「也不知道有沒有用,藝多不壓身,多一門技術,多一份保障……」
「茲(就)當是給孩子找個託管所,孩子還能學點藝術,我們倆都忙,一舉兩得……」
上面是我在北京海淀一所兒童書畫培訓班外面,聽到的幾位家長的談話。
可是,當我詢問了幾位孩子們的感受時,我卻得出了另一種答案。
「不怎麼喜歡學,可是爸爸媽媽沒有時間陪我……」
「老師和媽媽都喜歡學習好的孩子……」
「我偷偷告訴你,我喜歡這裡的一個女孩,我指給你看……」
絕大多數小朋友和短片中的小女孩一樣,平均有5個課外培訓班加持。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開頭那個短片中的這段對白:
「不上培訓班,學習跟不上別的小朋友,你有沒有這個擔心啊?」
「有,沒有,有,沒有」
「到底有沒有呢?」
「沒有,有,有,有」
「為什麼啊?」
「因為結婚要找學習好的,學習不好,就嫁不出去」
這個答案是遠遠超出我預料之外的。
我間接知道,其實小朋友之間也是在攀比的,他們攀比的不是誰懂得知識多,而是誰獲得的老師和家長的認可更多,知識甚至成為他們諂媚的工具。
我們90後這一代如果比的僅僅是學習優劣,那麼00後和10後比的是:我不只是學習好的孩子,而是學習好,畫畫也好的孩子。
尚不足10歲的孩子,學會以外部參考,逐漸修正自己的喜好,以此獲得想要的獎品和讚譽。
有一次,我和幾個朋友聊《爸爸去哪兒》,大家竟然一致喜歡陳小春的兒子Jasper。甚至連喜歡的理由都驚人的一致:這個孩子好乖,好聽話啊,多省心啊。
轉念一想,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聽話」這個詞,看上去那麼刺眼。
作為90後,我們反而用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一套要求下一代,期望它們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那麼兒童成人化的今天,我們成人是否也在巨嬰化呢?
此起彼伏的虐童事件中,我們除了反思教育系統本身的問題,也必須承認,由於社會壓力、時代變遷等原因。
如今乃至將來的成年人,正在面臨共情能力下降,巨嬰化的發展態勢。
奪走孩子們童年的,不僅僅是遊戲、電子產品、還可能是父母,甚至我們每一個成年人。
兒童不是比賽機器,切不可讓他們贏在起跑線,卻輸在了終點。
當你發現自己的孩子越來越聽話時,
有可能是被老師「教育」了;
有可能他們學會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成人法則;
也有可能他們只是用剪刀,剪掉自己多餘的部分,讓我們看上去更順眼。
既然文明和科技的進步,已經將凱撒的還給了凱撒、上帝的還給了上帝,也務必請將童年還給孩子們……
作者 | 老周
未 經 授 權 請 勿 轉 載
歡迎關注我的weixin公號「狗鳥」
http://weixin.qq.com/r/wkNeRpPEOM5Hrdcl9xbQ (二維碼自動識別)
TAG:童年 | 遊戲化思維(書籍)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