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上士聞道

上士聞道,僅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上士聞道,僅僅會去依道行之,不疑有他;中士將信將疑,下士則大笑。在現實中,大多數人都是「下士」,對「道」的態度是「大笑」。為什麼「大笑」呢?

一是因為「道」的高深,所謂「夏蟲不可語於冰,井蛙不可語于海」,大多數人被外物束縛,無法穿過現象看本質,更有甚者囿於常識,從不懷疑常識之可靠性,殊不知一切約定俗成之物本就有著極大的不確定性;

二是思想高度的不同,上士往往站在超脫於萬物的角度來清醒地看待問題,比較客觀,但客觀真理又往往比較殘酷,常人往往選擇自我麻痹而對清醒者嗤之以鼻。正因如此才更彰顯「道」之偉大,故「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下士」「大笑」的一個主要原因即囿於常識,被外物束縛,而事物的屬性常常通過其相反面展現出來,因此我們不能片面以表象來推斷事物的屬性,最大的物象可能並無形體,空氣無處不在,不可謂不大,然並無形體。空氣的例子只是就有行之物而言,而「道」作為本源,更具有普遍性,可以說是至大了(「強名之曰大」),然而卻「道隱無名」。

人有認識世界的能力,但宇宙浩渺,無邊無際,我們誰也不敢說窮盡了真理。因此,我們應該對自然有一份崇敬,不僅僅以我們的所知為標準。「大方無隅」,最大的方形是沒有角的,按常識論,這怎麼可能呢?然而既然誰也不知道最大的方形,又怎麼能輕易否定?好比初中時我們以為平行線是永不相交的,但隨著我們知識的增長,我們知道,平行線在一定條件下也是可以相交的?故莊子曰:「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而「道」啟萬物,成化萬物,「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超脫於萬物,並不因世人之好惡而


推薦閱讀:

TAG:道德經(書籍) | 道家 | 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