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與我 2018

2018,低開高走的一年。

上半年,縫匠肌拉傷,造成了唯二沒有pb的比賽。2月底東京馬拉松(卡洛斯馬:馬拉松戰記7——東京折戟#2018東京馬拉松),大滿貫首戰,計劃中第一次衝擊三小時,本想開年紅,然而17年底受傷後,帶傷訓練導致比賽後半程爆炸,唯一的幸運是目睹了白衣白袍的設樂悠太的槍挑了當時的亞洲紀錄。賽後不得已徹底休整,僅保持一些嘗試性的跑量,維持肌肉的緊張感。4月底,上海半程馬拉松賽復出,全場跑下來腿是沒有什麼問題,受限於訓練量和肆意的肥肉,成績自然就隨它去了。

5月份復訓,訓練質和量緩慢提升,熬過了一個漫長而又激情的夏天,頂著當空烈日不斷單刷lsd,10月底10K精英賽遊刃有餘地跑到了39分,十一月中旬攢足馬力的上海馬拉松(馬拉松戰記8——上馬破3#2018上海馬拉松)賽當天遇到了很多不利狀況,最終頑強破3,下半年以破竹之勢刷新萬米半馬全馬PB,成功完成全年計劃,打開了2020年波士頓(BQ)的大門。


我是從不掩飾自己對比賽的渴望和成績的追逐,事實上迄今為止,我全馬8戰7PB,半馬3戰2PB,萬米4戰4PB……自稱大賽型選手。

這都源於我非常享受在賽道上追求自身極致的過程。從2015年李寧10K首賽開始,在賽道上跟素不相識的跑者們競爭,超越或者被超越的瞬間都會讓我進入一種模式:

感受從頭皮傳遞到指尖的發麻感覺,略略放低下頜,松解繃緊僵直的背肌,自然而然放低重心核心略略前傾,咧嘴擺出類似笑的動作活躍面部的神經,讓我更好地感受迎面而來的風,這是我最舒服的攻擊跑姿。然後肆意妄為地衝刺。這個感覺就好像做一個道貌岸然的人久了,好不容易剝開這層皮囊,露出野獸的獠牙和利爪——痛快,舒爽。

內心在喧囂:誰能與我一戰!

日常跑步的樂趣卻又完全不同。

跑步以後經常被朋友稱讚是一個自律的人,其實本人沒有自覺的。跑步對於我就如一日三餐,一種習慣罷了。每天從手環地震動中醒來,靜悄悄地穿好準備好地跑服跑鞋,開啟我的馬錶,昏天黑地風雨無阻地去外面跑個十公里。偶爾機緣巧合地數天沒跑步,身體就會出狀況,滿滿地饑渴感會逼著自己出去溜達兩圈兒,就和半夜擼個串一樣愉悅。

因為出差所以跑過大半個中國,見過了每一個所到之處的清晨,作為唯一移動的物體,穿梭在似乎凝滯的時空里,感覺世界都是你的,會去思考平時想不明白的東西,工作中生活上家庭里,甚至那些「假大空」的問題,時而喜怒哀樂,時而嬉笑怒罵,畢竟一個戲精的內心是多姿多彩的,其間有所得或求而不得都是一種修心,平淡抑或激情都是一種修性。當然很偶爾的也會準備一些工作或寫作相關的思路,自嘲終究是受累於凡塵俗世。

這是我每天的第25個小時,像阿甘的一小時。

跑步和比賽讓生活更有使命感儀式感。因為跑步,所以更有競爭力去的比賽,因為比賽所以跑步不再平淡,如圍棋長考的LSD(長距離),如拳擊互毆的間歇跑,如苦修參禪的力量訓練,我簡直」愛死」了那180bpm的心跳。

享受過程,追求極致。


2018年,還有一場重要賽事,女兒的3km佘山越野賽。這是我第一次從第三人稱角度去專註跑步。作為一個跑者,享受孤獨;作為指導者,享受他人奔跑。準備這次越野賽,我帶著女兒訓練了三次,平均三公里。跑步時,眼中不再有其他,取而代之的是女兒奔跑時的姿態和表情,聽著她呼吸的節奏,去感知她奔跑的狀態、強度,看著她征服上海的第一高峰。

而心情無法用文字去表達。


這就是我的2018,一個多出的跑者的世界。


推薦閱讀:

TAG:跑步愛好者 | 跑步 | 馬拉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