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性格會吃虧?真相跟你想得不一樣!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頻道)

有了孩子以後,你人生中最尷尬的是哪一刻?

我有個讀者程程媽,跟我講了最近發生的一件事。

剛開學,幼兒園安排老師來家訪。看見家長群里,家長們發的小視頻,在家裡見到老師們,孩子們別提多高興了。有的往老師包里塞零食,有的坐在老師膝蓋上撒嬌,有的一個勁兒圍著老師,小嘴說個不停。

幼兒園裡程程最喜歡瀟瀟老師,總跟媽媽說,要把最喜歡的托馬斯小火車送給她。

可是當瀟瀟老師來家訪的時候,程程卻怯生生地說了句「老師好」,然後躲在客廳門後任憑爸爸媽媽怎麼呼喚,就是不出來。

程程媽跟我說,「這是我人生中最尷尬的一刻,沒有之一。」

是啊,老師跟家長關係微妙自不必說,孩子這種表現,會不會被老師解讀為「不歡迎」呢?

瀟瀟老師倒是善解人意,她把程程的表現歸結為:內向。

根據她觀察,程程經常獨自搭積木,玩滑梯;看得出來,他也想跟其他小朋友一塊兒玩,經常默默站在一邊,不知道怎麼加入。上課時,明明知道答案,眼神里渴望老師叫他來回答,就是主動不舉手……

程程媽問我,「我家程程太吃虧了,明明很喜歡瀟瀟老師,卻不懂得表達;明明想回答問題,卻不主動發言,你說他這麼內向,要不要幫他改改啊?」

聽了程程媽的描述,我想給她講講我閨蜜嵐雪的故事。

我剛回北京創業那年,遇上一件棘手的問題。經朋友介紹,我認識了嵐雪。她比我小一歲,是北京一家知名律師行的合伙人。

第一眼看見嵐雪,我心裡就犯了嘀咕。她看上去安安靜靜的,話不多,可律師給人的印象,不都是外向、能言善辯,八面玲瓏的嗎?

嵐雪一張口就把我震著了。她的分析客觀又冷靜,幾句話就把亂糟糟的局面理出了頭緒。簡直跟剛才判若兩人。

後來私下請她吃飯,她又切換成安靜、內向的模式,一點都看不出來,她是一位叱吒風雲、所向披靡的大律師。

等我們熟悉了,我把對她的印象講給她聽。

嵐雪告訴我,從小到大,父母、親戚、老師,都評價她「太內向」:

  • 遇到熟人,害羞不好意思打招呼;
  • 話不多,總是安安靜靜的樣子,別人不主動說話,她永遠不會先開口;
  • 不喜歡聚會,有「社交恐懼」症;
  • 最喜歡一個人獨處,翻翻書,做做手工,看場電影,能把獨處的生活安排得豐富多彩;
  • 身邊的朋友不多,但是每個都很知心;

嵐雪姑媽這樣說過,「嵐雪這孩子總是這麼悶,又不會說話,將來沒什麼出息的!」

每逢家人聚會,嵐雪的姑媽總會這樣給她貼標籤。姑媽這麼說,還又一層隱含的炫耀,她有一個值得驕傲的,外向開朗的女兒朵朵。開口踩著嵐雪,必然有人會拿朵朵去比。

果然,馬上有人見縫插針,「嵐雪啊,你多跟朵朵表姐學學。你看錶姐多會說話,女孩子還是開朗點兒受歡迎!」

就連嵐雪的媽媽也經常唉聲嘆氣,恨鐵不成鋼,「你這孩子,將來可怎麼辦呢?」

嵐雪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越發沉默寡言了。她跟我說,

「所有人都說我不行,我就真的以為自己什麼都不行,做什麼事都沒自信。越來越不敢說話,因為怕說錯,怕別人嘲笑。」

嵐雪一生的轉折點出現在高一。新生入學軍訓,學校為鼓勵新生,舉辦了一場關於《紅樓夢》辯論會。

帶隊的教官詢問班裡誰最了解《紅樓夢》,僅有幾個舉手的同學,要麼就是只讀過一半,沒讀到結尾;要麼就是讀過之後記不清了,連元、迎、探、惜四個人都分不清楚。

《紅樓夢》是被嵐雪快翻爛的一本書,對於情節倒背如流不說,對書里出現的各個人物性格、命運走向也了如指掌。而且就在入學的暑假,她讀了海量紅學論文。

嵐雪有過參賽的念頭,但是一瞬間就打消了,「我能行嗎?不不,我肯定不行。要是比輸了,家人肯定又會嘲笑我不會說話了。」

最後還是嵐雪初中同學,高中跟她分在同一個班裡的笑笑站出來,「教官,讓嵐雪去吧。我估計,咱們班沒人比嵐雪更熟悉《紅樓夢》了。」

教官同意了,全班同學也如釋重負。嵐雪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去參賽。

那次辯論會,嵐雪一路過關斬將,居然闖入決賽。雖然最後獲得第二名,輸給那個開朗自信的女生,但是這次小小的經歷對嵐雪來說簡直是一種顛覆:

原來我不是「沒出息」;原來我也可以很優秀;

辯論會讓班主任注意到嵐雪。又觀察了一個學期,家長會後她跟嵐雪的媽媽講:

「嵐雪看起來內向文靜,她不是沒想法,而是不善於表達;內向的孩子專註力強,思路清晰,缺點是缺乏自信。家長多給她點鼓勵吧!」

這段話嵐雪的媽媽沒當回事,嵐雪聽了簡直震驚:

內向也有優勢,內向不像大家說的那樣一無是處,更不是沒出息!

通過嵐雪的經歷,我想告訴程程媽,還有家有內向寶貝的父母:

1. 外向和內向,沒有好壞之分,內向不是性格缺陷

根據Marti Olsen Laney博士在「內向兒童隱藏的禮物」中的說法 ,我們的氣質(內向或外向)是天生就具有的,它在我們的生活中通常保持不變。研究表明,大多數孩子在四個月左右開始展現的氣質。

為什麼內向的人很難轉變為外向呢?這是由生理結構決定的:內向的人前額皮質中有較大、較厚的灰質,所以內向的人看起來更加謹慎和穩重。

在傳統觀念里,內向有各種各樣的缺陷:

內向=沒能力

內向=懦弱

內向=不懂得為自己爭取

內向=庸碌無為

這些都是對內向的誤讀。蘇珊·凱恩的TED演講中提過,世界上有三分之二到二分之一的人屬於內向性格。

大家都有這個錯誤的認知:內向性格的人註定無法從事外向型工作。可在美國,有60%的律師屬於內向型人格。這種職業需要在別人面前說話時有相當的信心。

微信之父張小龍從小就不善交際,喜歡遠離人群,躲起來看書或者一個人思考。張小龍湖南老家的表哥這樣回憶他:「文靜的像個妹子,與我們合不來。」

J. K.羅琳,她創作的的哈利波特系列風靡全世界,她是第一個靠寫作成為億萬富翁的作家,比英國女王還要富有。」J.K.羅琳曾自爆:「當《哈利·波特》的點子出現在我腦袋裡時,我正在旅行中手邊並沒有筆可以記下來,可我真的太害羞了,連跟別人借一支筆都不敢開口……」

2. 千萬別因為內向給孩子貼標籤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標籤效應。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認為:「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成為標籤所標定的人。」

「標籤」具有定性導向的作用,無論是「好」是「壞」,它對一個人的「個性意識的自我認同」都有強烈的影響作用。給一個人「貼標籤」的結果,往往是使其向「標籤」所喻示的方向發展。

就像嵐雪,要不是老師一句話,她永遠以為自己不行。

內向≠沒出息。但是要真的給孩子貼上「內向」「沒出息」的標籤,那他可能真的就沒出息了。

3.內向孩子的獨特優勢

MBTI (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 16型人格對內向性格的定義:專註於內心世界,透過仔細考慮信息、觀點、概念來獲得滿足感,而不是透過與人相處、團隊合作來獲得滿足感。

外向的人的大腦在能量消耗的神經系統上運行,而內向的人的大腦則在一個節能的神經系統上運行。所以內向的孩子通過讀書、深度思考來獲得快樂。

所以內向的孩子喜歡獨處不是壞事,他們會把時光安排得井井有條,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兒,讓他們更專註。

他們可能只有一兩個親密的朋友,並將其他人視為熟人,因為內向的人在關係中尋求深度而不是廣度。他們同樣可以很有人緣,因為懂得傾聽,值得信賴。

4. 鼓勵孩子勇敢表達 、敢於爭取

拿前面嵐雪的案例來說, 明明有想法,卻不敢爭取,如不是別人推薦,她可能跟這次辯論會失之交臂了。

不少文章把內向性格寫得無所不能,簡直是捧殺。內向的孩子內心世界豐富,有很多想法。家長多多陪伴,多多鼓勵,給孩子自信,他們才能勇敢表現自我,敢於爭取。

最後再給大家推薦兩本書:

一本是蘇珊·凱恩的《內向性格的競爭力》

作者蘇珊·凱恩TED最受歡迎的演講人之一,這本書乾貨滿滿,講述了內向者和外向者該如何溝通;內向者如何建立社群關係,以及在商場中談判;如何教養內向的小孩建立自信;內向者如何找工作、伴侶,解決家庭、婚姻中的衝突。

一本是《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

作者馬蒂·奧爾森·蘭妮 ,心理學博士,在書里她講述了內向孩子的諸多優勢,父母該如何引導,實用性很強。

我給米粒讀過一本繪本《獨一無二的你》,在小魚丹尼即將出發去探索世界之前,爸爸媽媽告訴丹尼他是獨一無二的。是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對於內向的孩子來說,最好的禮物就是讓他們做自己!

PS:昨晚上跟一個讀者聊天,她說女兒5歲了,性格有點內向,想問我怎麼鍛煉。我覺得鍛煉口才、鍛煉演講能力是個挺不錯的方法。關於演講,我寫過一篇文章,鏈接戳??《演講能力對孩子究竟有多重要?關鍵時刻它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參考文獻

  • quietrev.com/15-ways-to
  • introvertdear.com/news/
  • quietrev.com/6-illustra

推薦閱讀:

TAG:性格 | 孩子 | 內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