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身體的物理學與心體的放鬆學
本文與大家分享站樁的體會,希望站樁造福更多有緣人。筆者持樁四年多,所談不免鄙陋,並以此求教於方家。
前邊的幾篇文章已經介紹了身體的放鬆和心體的放鬆。站樁可以達到身心俱松的功效,是性命兼修的法門,可以達到健身、養生、修身養性的功效。本文所說的樁功出自王鄉齋(下稱王老)意拳的基本功。
樁從木從庄,形似木樁,像木頭一樣莊嚴肅穆之站立。站樁,王老有過一個定義:立穩平均之站立。「立」乃是立志,孔子說「三十而立」、「十五有志於學」都是說的立志。不立志則無以恆其心,瞭然無味。立志可以是鍛煉身體、也可以是修鍊武功,更可以是獲得心神之寧靜,甚至就只因為喜歡。不論立何種之志,只有立志方能逐漸體會到站樁的奇效。「穩平均」不但指形體上的四平八穩,全身均整,也指心體上的安穩、平和、均勻。具體言之,頭直、目正、神庄意靜;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腰提肛、膝蓋微曲、後跟著地。頭頂虛領頂勁,下巴回收,好似夾著個雞蛋;舌頂上顎,牙齒似合非合,眼睛似閉非閉。雙手猶如抱了個氣球,用力不得、放鬆不得。恰如,孟子所言「勿助勿忘」。雙腳也似夾著個球,輕不的、重不的,這樁又喚混元樁、矛盾樁。持樁時間長了才知道混元、矛盾之微妙處。全身上下、前後、左右無處不混元,無處不矛盾,在這六合之間找平衡點。當意念一動,就有了,不必在形體上做太多的動作。一做便是「助」,意念中沒有即是「忘」。因此,在持樁的過程中要時時提點,又不能過。無時無刻不在尋找中的位置。這是持樁的形體的要點。
持樁的心體的要點在於孟子言說的「養浩然之氣」。《大學》中說,「知止而後定,定而後靜,靜而後安,安而後慮,慮而後得」。浩然之氣生於定、靜。老子提出「致虛極,守靜篤」的修養方法。心體的浩然正氣同樣生於虛。問題是如何能讓心體靜極到虛的地步。通常情況下,人們的心體無時無刻不在念頭的洪流之中,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永無止息,即使是在睡眠中,也會有念頭的流動,我們做夢即是明證。心體放鬆的第一步乃是止,先讓自己的念頭止住,或者是降低念頭的流速,進而定、靜,靜極致虛,心體里什麼也沒有,這時就到了心體放鬆最高的境界。你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即使時間只有短短的幾秒、十幾秒,卻猶如歷經了幾個世紀,恰似如佛家所言「一念萬年,萬年一念」。
止念非常困難,有人窮其一生都未必能夠達到虛的程度。沒關係、不要緊,只要能夠暫時放下念頭或者讓念頭的流動速度暫時緩慢下來也是可以的。倚天屠龍記里說的,「他強任他強,明月照大江;他狂由他狂,清風拂山崗」。你只要將身形站定,任憑念頭之流隨意流淌,任憑他洶湧澎拜。如果確實要干預,就想一想藍天白雲、清風拂柳。身形的定能使心體逐漸安靜下來。等靜到一定程度,念頭的速度會放慢,一個念頭會定格,雖然時間很短,但心體也能獲得很好的休息。
站樁是身體的物理學,是對身體自由主義式的治理,以取得「效益最大化」。首先,人們以樁的形態站立時,人體呈現流線形的姿態。頸椎、腰椎受力最小,通過形體的設置將身體的重量、空氣的壓力消解掉。身體進入最省力的狀態。其次,靜下來後,外靜而內動。形體雖然靜止了,但體內的氣血、白細胞、新陳代謝卻加快的運行起來。因此,持樁不久的朋友很快會感受到手腳發抖,這是氣血要貫通手腳。時間稍微長一點會感受到肩窩、背部和腰腿部的氣感強烈,這是氣血通暢的感覺。如果身體不靜下來很難感受到。再次,身體的放鬆逐漸帶領心體進入安靜的狀態,但心體的不安、躁動也會讓身體無法長時間保持靜、定的狀態,進而放棄站樁。剛開始可以採取觀息的辦法使心體放鬆。即心裡什麼也不想,數呼吸。數到自己站不下去,然後看看時間,下次增加數呼吸次數,隨著持樁時間的增長,慢慢的忘掉呼吸。
在此特別要說明,站樁不是修習氣功,不需意守丹田,不用刻意導引,一切順其自然,讓身體自然放鬆。在放鬆的狀態下,身體的氣血會根據人體的需要自動運行,有病治病,無病修身。但站樁不包治百病,要與就醫問葯結合起來。
持樁是一項艱苦但收穫又非常大的修鍊法門,非立志者不能持久。
個人公眾號:蒙正學苑(MZXY_DD),微信:lcs201701
?m??W??3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