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關注與自我覺察:兩種完全不同的內心狀態

自我關注」、「自我覺察」,兩者都有「自我」這個詞,因此,有些人會以為兩者是同一回事。恰恰相反,兩者有著本質的差異,自我關注往往伴隨著強烈的情緒,很多時候令人痛苦,而自我覺察則可以帶來輕鬆和自在。

首先來談一談自我關注。我們一直是在被關注下生活的,從小到大的,人的容貌、身高、成績、行為等被關注和評價了無數次。長大成人之後,收入、房子、車子、孩子......新的關注內容出現了。因此,自我關注可謂是人的自動習慣。我們既關注著自己,也關注著別人。

自我關注往往會干擾一種正常的心理活動,讓人產生心理痛苦。比如,你正在津津有味的學習著,突然你的母親跟你說:「你怎麼看書效率那麼低,這麼長時間了還只看了這一點?」此時,你不免陷入一種自我懷疑中:「為什麼我看書效率低」,「是不是別人比我高很多,自己太笨了?」這些思考讓你很難再專註地學習了。

在這個例子里,母親的關注中充滿著評價和擔憂,孩子的自我關注也同樣如此。一種自我關注的活動,代替了一種忘我的專註活動;一種憂心忡忡的情緒,代替了一種「心流」體驗。

孩子經常會有發自內心的快樂,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多的自我關注,能夠陶醉於遊戲或玩耍中。在外界評價和關注不斷地作用下,天真爛漫的孩子逐漸變成一個又一個過度自我關注的焦慮者,失去了體驗快樂的能力。

一個心理寓言故事,同樣說明了這種轉變: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操場上打籃球,叫聲連天,玩得不亦樂乎。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

他興高采烈地給了每個孩子10塊錢,開心地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很歡迎你們來,每次我都會給你們每人10塊錢。」

孩子們很高興,一如既往地打球、嬉鬧,這樣持續了一周,每次都可以拿到10塊錢,他們開心極了。

一周後,老人告訴孩子們說:「最近身體不好了,去醫院看病花了不少錢,因此,只能少給一些,每次給每人2塊錢」。孩子們心裡有點生氣,不過想著2塊錢也能買點東西,仍然有點高興。這樣又持續了一周。

到了第三周時,老人又對孩子們說:「我的老伴身體也不好了,去醫院看病花了不少錢,零花錢更少了,因此,每次只能給孩子們2毛錢了,請你們別介意」。

「什麼,一次才2毛錢,知不知道我們打球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再也不會到這裡來打球了!

最初,在這邊打球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跟結果無關的活動,孩子們樂在其中。老人對這個行為進行評價後(以錢作為獎勵),其性質逐漸發生變化,從純粹的娛樂,轉變為一項為了獲取額外回報的任務。當回報減少後,來這邊打球的動力明顯減弱了。一種自然的興趣變質了,自我關注以及相伴的得失心取而代之。

看來,長大往往是以失去忘我的快樂為代價的,難怪有些人覺得自己最幸福的時刻是在五六歲前,一旦進入學業競爭之後,快樂的體驗好像越來越少了,自我關注吞沒了發自內心的快樂。成人對兒童的喜歡,也許是羨慕他們那種忘我而投入的狀態。

神經症患者有一個特點,就是過多的自我關注。關注自己的利益得失,關注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位置,關注別人喜歡不喜歡自己,關注身體不良反應,等等。他們把結果看得太重要,感受不到過程中的樂趣。他們丟失了純真的樂趣,缺少一種投入的體驗。

比如,失眠患者當快要入睡前,會突然冒出「啊,我快要睡著了」的念頭,這個念頭讓他興奮起來,睡意全無。如果他忘記了結果(不再關注是否失眠),那麼,失眠就不會有了。所以,很少會有真正的失眠者,更多的是失眠焦慮症患者。就像很少會有真正的陽痿者(器質性陽痿),更多的是陽痿焦慮者(心因性陽痿,往往是對結果過度在意所致)。

或者一個抑鬱症患者,心情正在慢慢改善,剛剛有了點信心,但突然陷入「我之後會不會複發」、「這個好轉是不是一種短暫的現象,是不是馬上就會再一次陷進去」、「我不可能好起來的,不用抱太大希望」,這些自我關注的念頭重新把正在上升的情緒打壓下去。所以抑鬱患者的康復,往往會有一個波浪式上升的過程。

社交焦慮者是那些在社交情境中不斷地進行自我關注的人,關注自己的表現,害怕表現不得體,讓人看不起,因此,他們無法在社交情境下忘我,無法體驗到社交的樂趣(只有在忘我的情況下,才會有更多樂趣的產生),總被一些潛在的擔憂和焦慮左右著。

一個年輕人時刻在做著計劃,這一刻想著下一刻要做的事情。比如,晚上有一個約會,他在白天不斷地想起這件事情,怕自己忘記了,要不斷地提醒自己。其實,他應該更多的相信自己,無需提醒,到了點,自然會有相關的記憶浮現出來。如果真的忘記了,可能意味著你並不看重這次約會,這何嘗不是一個結果?為什麼不讓心理活動更自動自發些?

忘我是一種很可貴的心理品質,忘記長相,忘記表現,忘記名次,忘我能夠帶來心理上的解放,也能讓人頻繁地體驗到「心流」,走出各種心理癥狀或抑制的困擾,使人更有魅力。相反,關注長相、關注表現、關注名次,讓我們患得患失,鬱鬱寡歡。

但問題的關鍵是,神經症患者也知道不應該過度自我關注,也知道要忘我,但就是做不到,那種自我關注的念頭會自動地冒出來。此時,他們會很著急,重新陷入心理鬥爭之中,試圖壓制這些念頭,情況卻越來越糟糕。

對治的辦法之一是培養一種自我覺察的習慣。自我覺察與自我關注雖然都有對自我(身體、想法、情緒)的注意,但其性質有很大的差異,主要表現在:

  • 自我關注是一種強迫性的注意,而自我覺察是一種溫和的注意。
  • 自我關注聚焦於結果,渴望好的結果,害怕壞的結果;而自我覺察無論好壞都予以同等的注意,並不刻意選擇好的結果或迴避壞的結果。
  • 自我關注忽略過程,直奔結果;自我覺察則去注意過程、活在當下。
  • 自我關注充滿著評價、好壞、對錯、判斷,伴隨著強烈的情緒(興奮、擔心、沮喪等);自我覺察時,平等、接納、非評價、初心等心理品質更多,能夠避免強烈情緒的捲入,體驗到更多的愉悅和平靜。
  • 自我關注背後有一種強烈的匱乏性的慾望(自戀的、性的、攻擊的),自我覺察則被一種成長性的需要所驅使,能節制住慾望的牽絆。

舉個例子。如果這篇文章發布之後,我經常打開看看有沒有人點贊或評論,因為獲贊而興奮,因為沒有贊而受挫,這是自我關注。如果我知道我有了想看點贊或評論的想法和衝動,並與它們保持距離,這是自我覺察。自我覺察能夠給自我關注的衝動踩一下剎車,減弱自我關注的強迫性力量。

當然,作為長久形成的習慣,以及文化無所不在的壓力,自我關注難免的。自我關注有著自我保護的作用,只不過它經常像一個膽怯的小兔子,容易進入自己嚇自己的狀態,反而得不償失。另外,未被滿足的匱乏性需要為自我關注的行為提供強迫性的力量。

但自我關注是一個「無明」的人錯誤的選擇,就像一個有強迫性清洗習慣的人,以為把手洗乾淨了就好了,這個行為雖能換來短暫的平靜,但最終形成了強迫性癥狀。自我覺察是一種正確的解決方式,它是一種心理解放,是一種專註與忘我的精神狀態,讓人「復歸於嬰兒」般的純真與專註。自我覺察能夠恢復心理平衡,緩解各種心理癥狀的強度,最終走出癥狀的控制。

正念練習是培養自我覺察的方法,我在以往的文章有已經有過介紹。隨著自我覺察力的提升,成熟的心理品質也會越來越多,專註的能力得到提升,能經常感受到發自內心的快樂,脫離內在匱乏性需要的控制。因此,自我覺察是更值得追求的狀態。

做個小廣告:最近我推出了一個正念冥想的課程,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參加,參加後會進入一個微信群,在群中我會與群友們互動,共同探討正念冥想,一起督促練習,逐漸提升自我覺察的能力。詳情點擊:

我的正念冥想課程 | 壓力大到掉頭髮,焦慮到手抖,失眠到天亮:特朗普女兒同款解憂指南送給你?

mp.weixin.qq.com圖標

——

更多心理成長類文章,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俞林鑫心理工作室


推薦閱讀:

TAG:正念 | 冥想 | 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