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型人格真的那麼可怕嗎?
問題如同標題
對我而言很可怕(我是高中生),因為我就是討好型人格。我不知道別人,剖開我自己看的話,自卑是最大的原因。我很接受我物質上不如別人,也很愛家人,可就是覺得只有我付出才能讓別人看到我的好。武志紅的《巨嬰國》里寫了一篇中國式好人,也就是討好型人格,我看哭了,又氣憤又悲哀,因為他說這種人極度熱情的付出會讓別人感到負擔,並且這種人索取的不是物質,是人的關注,是心裡的分量,偏偏這東西是最寶貴的,以及這種人如果得不到回報,內心會堆積怨氣........
我無法反駁呀!可我也無法接受討好型人格是錯的這一說法!我想我事事考慮別人,儘可能寬容,儘可能善良,委屈自己幫助別人,我努力不給任何一個人帶來傷害,憑什麼不能給我我最需要的理解!我希望你是喜歡我的,我希望你可以好好對我,不是最好的朋友也沒關係,有錯?難道人不是根據自己利益的得失判斷來人的真誠么?別人對你好,在你明白他不是害你的情況下,不應該心懷感激么?可是我身邊,太多理所當然索取幫助,然後當什麼都沒發生。
矛盾的是我也贊成「真正的朋友是共性與吸引,一味付出和捆綁只是愚蠢的自我感動」可這樣的朋友能有多少!所以我不停重蹈覆轍,不停傷心,堆積怨氣,討厭自己。
我怪那個作者,為什麼就沒人站出來說,如果你遇到討好型人格的人,能不能對他回予愛,可惜我讀書少,沒看到過。
不知道別人覺得我可不可怕,反正我覺得,有點像受虐狂一樣,哈哈,總是鼓不起勇氣拒絕別人,總是懷疑自己的選擇是不是錯的,跟神經病一樣,人是自私的呀!那我是在干?
總之,我後來明白了,不要指望別人會變,把自己的感觀寄生在別人身上,只是天真,我現在遇到一個很溫柔善良的人,她是真正的願意無條件給別人愛的那種,活出了我最夢想的模樣,我只是稍微離她近一點,就想一輩子捆住她,我知道自己不可能成為她那樣,所以,我現在儘力按本心來做事,盡量。。。自私。。
我還在擔心我的自私會不會真的有用,會不會把我帶進另一個。。沼澤?
討好型人格真的很可怕,也很可憐,所有的沒主見,委屈,懦弱,憤怒,失望,眼淚,明明自己感受最深,然後。。。。沒有然後了。
願每個討好型人格的人都能遇見懂自己的人,願每個討好型人格不斷強大,強大到不需要付出也可以得到幸福。
謝謝邀請,看了一個討好型人格的回答。我對我之前把討好型人格當成一種病的認識,感到抱歉。我決定重新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討好型人格,在心理學中與之最相像的術語就是迎合型人格障礙。在網上達成的共識是討好型人格有五大特徵。第一害怕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第二喜歡主動道歉,第三喜歡迎合他人,第四不懂拒絕,第五沒有原則和底線。
其實仔細想想這五個特徵,難道不就是當今為人說話處事的做人之道嗎?不就是家長一直教育我們的話嗎?不就是大家為了立身於新環境一直採取的明哲保身之道嗎?
第一個,害怕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社會教給我們人心隔肚皮,畫龍畫虎難畫骨,非真心人、真心朋友,不敢吐真言。
第二個,喜歡主動道歉。這個其實還是好事兒,能夠避免矛盾的進一步擴大,說句好聽的話有助於構建和諧社會呀。另外,這也說明了,是個敢擔責任的人。因為誰都知道光道歉是沒用的,還需要後續負責、承擔後果。
第三個,喜歡迎合他人。沒有人喜歡阿諛奉承他人,相反都喜歡他人恭維自己。之所以這麼做,要麼是為了利益,要麼是為了關係。這也是周圍人逢迎上級的處事之道。
第四個,不懂拒絕。例如其實作為一個公司的新員工,你膽敢給我拒絕試試看。即使不是新員工,上級布置的加急任務,各種加班,你敢拒絕試試看。有時,不是人不懂得拒絕而是不能拒絕,拒絕的代價可能過於沉重。
第五個,沒有原則和底線。看看那些販賣假貨假藥,做假疫苗的商人,有沒有什麼原則和底線。不要美其名曰為變通,實則害人害己。但是討好型人格真的沒有原則和底線嗎?這一點我怕是其他網友強加的吧。
前四點我都認為合乎情理,第五點不敢苟同,而且怕是杜撰出來的一個特徵。
所以綜上所述,討好型人格並不可怕,相反的,這是一種社會現象,一大群人被冠以討好型人格,由此很多人被對號入座。
既然探討,我也不打算就這樣結束。我想分析一下這背後深層次的原因,為什麼會造成討好型人格這種社會現象?
一、傳統文化使然。古代傳統文化教給我們的是趨利避害,教給我們的是為人處事的經驗。這些都沒有錯,錯的是這個時代的特徵逐漸發生了變化。大家開始追求的是平等、互利、公平、自由等。要求的是大家要敢於講實話,干實事兒。之前這樣的經驗,現在拿出來被批評,也是理所當然。例如《銅牙鐵齒紀曉嵐》裡面紀曉嵐與和珅關於清官與貪官的對話,可能會讓你對清官與貪官有重新的認識。
二、功利性社會,效率最大化優先。有句比較粗鄙的話,這是一個在外面與人合夥開公司的大學老師說的,「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畜生用」。當然他們公司為了排解這個壓力,每周都會組織員工,一起去唱歌喝酒,搞了個大項目就組織集體去旅遊。也不能說完全不人性化。再比如,華為這家公司,不是被譽為民族之星嗎?高工資高加班高壓力,有新聞報道,超過34歲的員工,要麼被辭退,要麼發往非洲去開拓市場。我相信這絕不是什麼空穴來風。所以你能拒絕嗎?要麼捲鋪蓋走人,要麼強制接受。
三、個人為了明哲保身。不敢說真話,不敢反對他人,不敢拒絕,不敢不接受,都是為了降低社會生存的風險。如果你有了1000萬,一個億,甚至更多,還會是這種情況嗎?至少有了一定的底氣,多數不想做的事都敢於拒絕,而且不怕拒絕。例如,王思聰剛創業就拿一兩百萬去市場試手,在一檔節目里,王健林曾開這樣的玩笑,拿五個億讓王思聰去創業,讓他試錯20次,干不好就回萬達。一般人有這個底氣和機會嗎?所以他們能夠拒絕大多數,自己不想乾的事,但他們也有自己不能拒絕的對象,你看看今年他們多低調。由此可見,大多數人都活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生怕犯一點錯誤。
四、網路時代,人情冷漠,利益至上。人與人之間的見面少了,通過微信qq相互聯繫,通過朋友圈空間了解他人的訊息。彼此之間的溝通見面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文字與機器。人人都帶了一張面具作為穿梭網路的保護傘。想方設法避免受到網路暴力。利益至上的觀念深入人心,貧窮成為了一種原罪。例如今年那個考入北大的女孩,寫了一篇感謝貧窮的文章,遭到了大家的嘲諷與誤解。還例如最近發生的,在一個學校里,單獨給800名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劃分一塊地方,並用圍牆或者是鐵門隔著等等。這些揪心的事情,要麼讓人成為網路噴子在網上謾罵,要麼在現實社會中默默的忍受,養成一個歷來順受的性格。
暫時,只想到這麼多了,以後如果有新的想法,我可能會補充。如果各位還有其他角度和思路,也可以在評論中提出來,不吝賜教,謝謝!
對自己來說很可怕。
1
和朋友在一起聊天,朋友表情有一點點不對,就會反覆想「我剛說的這句話是不是不對?」
之後對自己的話各種內心解讀,然後憂心忡忡「他會在意我這麼說嗎?我是不是該說點什麼彌補?」
之後開始懊悔「下次說話就該多動點腦子!」事實上人家根本不會在意一句無足輕重的話。
2
坐地鐵時,對路人一個停留時間較長的眼神都糾結半天「他為什麼那樣看我?我哪裡做錯了嗎?」
然後拚命找自己身上的錯「我是不是該洗頭了?我頭是不是特別油?」
最後開始懊悔「下次一定弄好再出來了!」
3
去家旁邊的小診所打點滴,水掛完了要喊一聲,於是從紮下針開始做心理準備「一會叫醫生時要控制好聲音,不要破音了也不要小的聽不見。」
水掛一半了「我一會叫醫生萬一破音了怎麼辦?破音了別人會笑我嗎?」
水快掛完了「啊啊啊一會就要叫醫生了怎麼辦呀怎麼辦。」
最後醫生路過看見水快掛完了就順手換了,然後接著做下一瓶水的思想工作。
4
朋友要借錢,不敢拒絕。「我不借的話他會怎麼想我?會嫌我小氣嗎?他會生氣嗎?」
借錢不還,也不敢討要。「他會嫌我小家子氣吧?會生我氣吧?他估計是忘了吧?」
看看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你就知道有多可怕了。
對於葉藏這種雖然意識到了自身問題,但是無力也無心改變的人來說,確實很可怕。
但其實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存在討好型人格,也活的好好的,
要麼是受益於這種人格,被周圍人認可,自己也樂在其中,不會覺得對自己有什麼傷害;
要麼就是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有這種人格,而認為這是正常的。
但其實,討好型人格會讓你慢慢挖空自己,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得到認可,不會為了自己的喜好而做什麼,通俗地說就是對自己太差,對別人太好。
這樣長久下去就會抑鬱,就會覺得自己廉價,覺得生活沒有意義,生活在自我貶低,自我否定中不可自拔。
但這也不能怪自己,而是與原生家庭有關的,小時候獲得的認可太少,長大後就會特別需要他人的認可。
意識到有這種問題,要及時更正,告訴自己,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比你自己更重要。
就像那句話,今後做人,學會自私,學會孤獨,學會認可自己,學會不再關注別人怎麼看你。
只有這樣,才能成長。
討好型人格並不可怕。人格只是一個人的一種特徵。除了反社會型人格和偏執型人格會有一定危險,其他人格並不可怕。討好型人格的人通常是和早年教育有關,這是這類型的人獲取生存的模式。在他以往的經驗中,用討好的方式是可以獲得對自己最大利益的方案。
所以會習慣用討好的方案為自己獲得利益,雖然有時候對自己傷害很大,也會導致他人反感,但總體來說社會適應還是很好的。甚至在有些群體或者職業活動中,討好型人格的人還很受歡迎。
蟹邀。它的可怕就在於討好型人格習慣後經常會衍生出微笑抑鬱症 而且是不知不覺的 甚至自己一開始都不會發現 只覺得這是一貫付出的難受而已 而等到發現自己患上了抑鬱症的時候 就已經難以自救了.更沒有辦法告訴別人 因為你知道他們習慣了你的付出 你的陽光.
im fine–help me
至於為什麼不敢對別人傾訴自己的痛苦還有一個原因 討好型人格經常安慰別人 其中不乏有抑鬱症的朋友 你知道抑鬱症會使人喜怒無常歇斯底里 所以討好型人格經常吃力不討好 明明花了好多夜晚默默陪伴ta 最後卻被
人家刪掉斷了聯繫 心裡還會不停自責 同時潛意識裡植入了「對別人傾訴痛苦只會讓雙方都不快樂」甚至更隱蔽的「對別人傾訴痛苦的人不要臉」的想法。(正常人的應激反應) 所以當他們想要吐露心聲時 潛意識就扼住了ta的喉嚨 於是便會在微笑抑鬱症里惡性循環。
但討好型人格真的可怕么?
討好型人格真的無解嗎?
討好型人格只是反映了你內心對別人評價的過分在意 只是反映了你對自身關愛的缺乏。
它像一把新穎的尺子 第一次讓人意識到自己這方面的問題
但尺子只是尺子 不要把自己從此禁錮在一個小小的刻度上。
魔鬼有一張床 他在四通八達的大道上擄來無辜的人類 讓他們一個個躺在床上看是否合適
身材高大的被砍去了腳 身材矮小的被狠狠地拉長了身子
所以 你想做自己的魔鬼嗎?這樣血腥野蠻地閹割自己?
尺子只是尺子。
度量衡的作用在於讓我們發現了個體間的差異 世界的多姿多彩,同時也有自身的歸省與向標準看齊的努力。
所以 討好型人格不可怕呀!善良是你的優點
同時 不妨再改進掉那些讓你不舒適的過度付出 因為善良的對象 也包括自己。
你的善良 要帶點鋒芒。因為這是對自己的善良。
最後附上我很喜歡的一首歌 韓國女歌手李夏怡的《breathe》里的歌詞 (這首歌無論曲調還是歌詞都非常治癒)
很可怕,你要是討好一個人,這個人就會慢慢的欺負你
這是人的本性
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十足的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對別人來說沒什麼可怕,只是對自己太殘忍了,為了維護平靜和在大家面前的形象,犧牲了自己的想法。漸漸的越來越不像自己。我很討厭這樣的自己。
推薦閱讀: